紫玉金砂(37)非典型紫砂壺

意文


【正見網2023年07月31日】

以底槽清紫泥為基底燒至的捂灰壺

(1)紫砂工藝:捂灰

早在清代干隆嘉慶時期,就已經出現紫砂捂灰技術。制壺名家程壽珍(1865-1939)有多件作品就採用捂灰技藝製作的。

傳說名匠時大彬(1573—1648)燒制了一批壺,待從窯中取出後卻發現全部花泥(注1)了,失望之餘正欲將之銷毀。一年輕人卻將其攔下,稱自己可挽回補救,只見其將碳粉放入匣缽內,緊緊包圍住壺身,又放進窯中重新燒制,出窯冷卻後一看,壺身色澤如墨,卻又有著別樣的美麗,捂灰壺就此誕生了。

「捂灰」這一種工藝,在紫砂來說是作為一種掩蓋泥色不勻的裝飾手法,比如燒成後壺身顏色不均,或有黑暈,那就可以使用「捂灰」來補救。

紫砂壺經過捂灰後,壺通體成為帶藍的黑色調,色墨而高冷華貴,越是好的泥料燒出的效果越好,泥色愈加溫潤,質地也似鐵石。現在也被作為裝飾手法,成了一門獨特的工藝。

以底槽清紫泥為基底燒至的捂灰壺

1.捂灰的原理

紫砂壺的「捂灰」工藝是利用紫砂壺泥料中含有的鐵元素,進行「還原反應」來改變顏色。(註2)

這是基本的化學常識,所以使用優良紫砂礦的捂灰壺是安全的。捂灰不需要加入金屬氧化料,只是鐵元素改變了存在的形式而引起了顏色變化,所以也不會褪色,只有當把捂灰過後的壺放進窯裡重新燒制,捂灰壺就會還原成原先的底泥色彩,只是顏色要略深而已。且紫砂捂灰壺的透氣性也不會在焐灰過程中變差。

2.捂灰的方法

1、茶壺必須燒成以後再進行捂灰。

2、古時是用稻穀的谷糠掩埋在匣缽裡封好,放在龍窯的爐頭部分再燒一次。現在都是用木炭粉放在已燒好的壺的匣缽中,其作用是將壺與空氣隔絕開,使其處於缺氧的狀態下二次燒成。溫度控制在1000度以下。

3.提醒

*泥料進行捂灰,焐出的顏色可能會有一些差別,有的是灰中泛青,有的偏灰色、偏墨色……不一而足。

紫泥類的最適合來做捂灰。朱泥結晶程度高,捂灰的成功幾率極低。段泥(團泥)的含鐵較少結構鬆散,捂灰後顏色不好看,所以並不建議使用。

*不宜隨意選購燒制好的捂灰紫砂壺,因為無從知道使用什麼泥料為基礎,又一些商家為了追求快速和數量,使用「石墨粉」等化學物質作為捂灰介質,這樣的捂灰壺就建議不使用了。還有很多是用化工黑料壺來冒充捂灰壺,本身就不合格。

*在使用新捂灰壺時,把殘留的茶水放在新捂灰紫砂壺裡過夜,為何第二天茶水就變渾濁了呢?這是因為茶湯中的茶鹼和壺上殘留的炭粉中的酸性物質中和造成,是正常的現象。可以用清水多泡養幾天,再把壺身上殘留的炭粉徹底洗掉,就不會有這類問題了。

(2)紫砂工藝:柴燒屬殘次品


正統紫砂需避免窯灰、殘釉、汽化鹽等飄附、覆蓋、腐蝕茶壺

前些年台灣和大陸很流行柴燒茶具,在各類茶博會及陶瓷博覽會上看到此類茶具,所謂柴燒概念是前幾年最先由日本或台灣陶瓷從業人員引進大陸的,產品表面布滿了不規則顏色,有些還有凹凸不平的現象,說柴燒的茶具能改變茶水的性質云云⋯⋯那麼,紫砂壺的「柴燒」與它有何不同呢?

宜興的紫砂壺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基本是龍窯松枝燒成,50年代末,在龍窯尾部開膛改用塊煤加熱,採用隔焰燒,即紫砂壺與火之間檔著一層匣砵,使火苗不會直接射到茶壺上,保證紫砂壺表面的光潔與純粹,過去漏火了或不小心,部份燒成了還原焰,就會出現一些火疵,這類壺就會被打下成為不良品,是不能當正品銷售的。

60年代末從燒柴的龍窯改為燧道窯,70年代中期燃料從煤燒改為重油(練制汽油的渣渣),80年代窯爐改成推板窯(燧道窯小型化),至90年代初,台灣人製造出使用液化氣的梭式窯(抽抴窯),90年代完全禁止使用柴燒陶器,並立法來規定,2000年後為了進一步減少排放煙塵全面禁止燃煤,全部採用液化石油氣和管道天然氣,至此,宜興的窯爐柴燒煤燒已經絕跡近30多年了。

那麼,現在的所謂的柴燒,又是那裡來的呢?其實根本不是以柴燒成的。
燒成陶瓷,有兩種窯爐燒成氣氛,氧化與還原。氧化燒是爐內空氣壓力大於窯外壓力,使爐內氣氛很乾淨,因為窯外的雜質灰塵無法進入爐內,所以,燒出來的紫砂壺表面很乾淨光滑,紫砂壺表面肌理自然美觀,這也是幾百年來紫砂歷史人們所要求和希望達到的標準。

還原燒,是把窯內空氣壓力調到比窯外的空氣壓力小,能使窯外的空氣包括氮氣惰性氣體和灰塵雜質,甚至一些不好的射線能進入窯內,從而使窯內產生高溫還原反應,使陶瓷產品表面產生落灰等現象,為了使產品表面有更多的表現,在燒到一千度以上的時候,會加進一些工業鹽,使鹽液化產生霧氣附著在產品表面,在高溫中吸附窯內雜質,故燒出來的產品呈現不規則的顏色並附著不一樣的雜質現象,由於鹽液化後就是一層釉附著於紫砂壺的表面,使紫砂壺喪失了雙氣孔結構而不再透氣,改變了紫砂的根本性質,從而讓紫砂壺優秀的泡茶功能不再。

用還原氣氛燒成紫砂壺,來冒充柴燒是一個騙局,與追求純樸自然美麗的紫砂肌理背道而馳,與紫砂壺追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藝相悖,更與紫砂藝術的審美追求相左,一些人利用消費者追求新奇的心理,大肆炒作所謂的柴燒紫砂壺,並使之宣染成高價的理由,混淆觀念給消費者。

為什麼「柴燒」可謂是古法的殘次品,但是我們在故宮博物館、中國紫砂博物館、各大拍賣會,看不到一把所謂「柴燒」的茶壺呢?從來沒有!

原因就是:從古到今,紫砂壺在燒制過程中,要放在匣缽,然後再放入龍窯,為的就是避免窯灰、殘釉、汽化鹽等飄附、覆蓋、腐蝕茶壺。都是要極力避免出現這種所謂「柴燒」的彩色斑駁痕跡,因為這種窯變對紫砂壺的特性是致命的:

1. 附著了大量的雜質,茶壺表面發生了特殊的釉化,堵塞了紫砂的氣孔結構,完全破壞透氣性。
2. 讓紫砂工藝變得毫無價值。由於表面有一層附著,工藝師「明針」功夫的水平便變得不再重要。
3. 茶壺包漿不易。即使包漿也會變的又髒又亂,毫無美感;所以自古被紫砂匠人所不齒。

(3)紫砂工藝:水磨壺(「拋光壺」、「車光」)

水磨拋光的技藝是中國幾千年來早就存在的工藝手法,運用於陶瓷裝飾方面則可見於漢、唐遺器。但將此種裝飾手法運用於紫砂作品的案例卻是相當晚期,據悉最早的水磨壺當在道光年之後,究其因緣應是外來訂貨之因。紫砂「拋光」工藝不僅豐富了紫砂裝飾藝術,且提高了宜興紫砂在海外的知名度。

清末民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宜興紫砂行業也蕭條。適逢暹羅(泰國)國王拉瑪五世訂製一批紫砂壺,鑒於當時特定的社會,紫砂界能有國外訂單生意,整個紫砂行業都十分重視,商家網羅了很多的制壺名家參與製作(如蔣貞祥、俞國良、程壽珍、王寅春)等。名家薈萃成就工藝精良的紫砂茗壺,成品水準自然不同一般。

紫砂茗壺運至暹羅後,當地人們如獲至寶,由於民俗習性和審美觀的不同,在暹羅人心目中,紫砂器完全等同於珠寶,尊貴而稀有。當地的名工巧匠完全沿用珠寶加工工藝對紫砂茗壺進行了水磨拋光加工,使紫砂器表面形成一種光可鑑人的玻璃相光澤,並在口沿、蓋鈕和蓋沿等處用金、銀、銅進行包鑲,使之產生一種特殊的類似於珠寶的感觀效果,以致泰國皇室及富商也都爭相收藏。也是賞賜給暹羅的皇家寺廟和一些大廟高僧的重要禮品。

這種拋光水磨壺除了泰國,其他東南亞、日本,或是歐洲國家或地區都是沒有出現的,蘊涵著濃厚的異國情調。迄今的泰國公主或泰五世皇宮博物館內,都還珍藏這批宜興紫砂水磨壺。

使用紫砂器追求的是質樸的美,泡養後呈現如寶玉般的溫潤。明朝周高起說:「砂壺,有晶光者,最為上乘,有潤光者,上乘也,和尚光者,最為賊相」。短短几十個字,精妙絕倫。拋光後的紫砂器失卻了質樸的肌理,透氣性也盡失了。但卻與泰國的加料的喝茶習俗相應合。

與宜興紫砂相反的屬,「雲南建水陶」及「廣西欽州陶」的大部份產品均要經過拋光處理,先用研磨料製成的砂石均勻磨去製品表皮的粗糙面,然後用高速布輪或氈輪沾粘些拋光輔助劑進行拋光,即可達到光可鑑人的效果。因為兩地的泥料性能與紫砂截然不同,泥坯的工藝的可塑性太差,只能依靠成品加工。

(4)紫砂工藝:爐鈞釉

清 黃玉麟制紫砂掛爐鈞釉壺

爐鈞釉始於雍正時期,因低溫爐內燒成仿宋鈞釉而得名。爐鈞釉是清代單色釉中格調極高的品種。這種帶釉的陶器,由於這類產品和宋鈞窯有某些相似之處,故稱 「宜鈞」。

明代後期,宜興燒造「宜鈞」最為成功者為歐子明,世稱 「歐窯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宜興丁山葛明祥、葛源祥仍繼續生產宜鈞器,製品以火缽、花盆、花盆和水盂為最多,釉彩豐富,鈞釉獨絕,色澤藍暈,比歐窯大有進步,世稱「葛窯」。

爐鈞,是在紫砂胎上施滿釉的手法,基本釉色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形成十分美麗獨特的肌理。較深者稱為「天藍」,較淡者稱為「天青」。

1970文革紫泥製成的爐鈞壺

收藏家對於天藍的爐鈞較為喜愛,其製作的技巧甚高。爐鈞和一般陶瓷釉不同,是典型的二液相分釉,懸浮著無數圓球狀小顆粒,也偶爾有蚯蚓走泥紋。宜興窯爐鈞釉茶壺用氧化氣氛燒成,並非像宋均用還原氣氛。

目前存世的爐鈞釉紫砂器多以方器為主,主要代表為爐鈞釉漢方壺,融入了高超的製作技藝。

註:
一、「花泥」,業內用來形容紫砂壺表面塊狀膚色不均的專業術語
二、紫砂泥主要的著色元素是「鐵」,而捂灰主要就是利用其中的鐵元素在不同狀態下呈色不同的原理,在第一次燒成是有氧氣氛中進行鐵元素和氧充分反應變成氧化鐵(Fe2O3),呈現紫、紅色,而捂灰則是在缺氧狀態下(還原氣氛)燒成,鐵元素在缺氧狀態下,在木炭粉(元素C)發生反應,碳元素(C)結合了氧化鐵(Fe2O3)中的氧離子,變成二氧化碳逸出,而氧化鐵(Fe2O3)也被還原成氧化亞鐵(FEO),氧化亞鐵呈黑色,所以捂灰的作品呈黑色。

(待續)

(圖片來自網路與私人收藏、唐韻紫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藝術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