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心曠神怡

大法弟子 天源


【正見網2014年04月25日】

解釋:

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出處: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典故: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們兩個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進士。公元1044年(宋仁宗慶曆四年)滕子京擔任了岳州知州,次年就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范仲淹為他寫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請求,寫成了《岳陽樓記》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文中寫到了在不同的時令、氣候條件下,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的感受。“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寫的就是在春風和暖,陽光明媚的時候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通過寫上一自然段“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形成對比。這時,你就會覺得心胸開闊,豁然開朗,精神十分愉快;這時,所有的一切榮辱得失全都忘卻,這時舉起酒杯麵對清風,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

注釋:

心曠神怡,心曠是前提神怡是結果。只有心胸開闊了,精神才會愉快。這也是很有道理的。修煉人都知道心的作用,還有心想事成的道理,人的神經常在心裡,心開闊了,神自然呆著舒服。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