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2年01月10日】
0 引言
人類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回顧人類科學發展的歷程,我們發現,當我們認識得越多、越深入,我們的知識似乎越貧乏,自然界的難解之迷、未被認識的新生事物也越多。在新世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或許應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人類科學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思考一下我們應該把怎樣的一個新科學帶入人類歷史新紀元。
科學沒有終極的真理。不斷求索、不斷地推翻舊理論、建立新理論是科學發展生生不息的內在動力。縱觀人類科學的發展史,任何一門新興科學從產生、發展到完善,都是一個突破傳統科學體系的過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會受到傳統觀念與成見的責難、扼制。作為一個真正的、嚴肅的科學家,應該以理性的態度、不抱成見地面對新生事物,以實事求是、求真唯實的科學精神去探索。否則,人類的科學就不會有發展,人類就不會有進步。
法輪功的經典著作《轉法輪》(李洪志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12)是一部論述人體修煉的宏偉巨著,但同時也在生命、宇宙、時空等諸多領域給了我們許多珍貴的啟示。《轉法輪》所闡述的理論是一門超常的科學,可使人類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傳統的科學體系,為人類探索宇宙真理,為科學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啟迪。本文將從史前文明、宇宙時空、人體科學、生命現象、科學發展史等方面談一談我們對《轉法輪》、人體科學及現有科學體系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1 人類文明的周期論
《轉法輪》第一講「氣功是史前文化」一節中有這樣一段話:「國外許多大膽的科學家已經公開承認它是一種史前文化,是我們人類本次文明以前的文明,就是在我們這次文明以前還存在著文明時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從出土文物看,都不是一個文明時期的產物。所以認為人類多次文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只有少數人活下來了,過著原始生活,又逐漸地繁衍出新的人類,進入新的文明。然後又走向毀滅,再繁衍出新的人類,它就是經過不同的這樣一個個周期變化的。」
近一百多年來,大量的考古發現充分證明了這一論斷。
1.1 史前人造工具及遺蹟
近代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史前人造工具及人類遺蹟,並測定了它們的年代(測定地質年代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據化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來測定)。這些考古發現的年代測定結果表明,人類的歷史要比我們原先想像的古遠得多。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Glen Rose的拉克西河(Raluxy)河床中發現了生活在白堊紀的恐龍的腳印。考古學家們吃驚地在恐龍腳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時發現了12具人的腳印化石,甚至有一個人的腳印疊蓋在一個三指恐龍腳印上。把化石從中間切開,發現腳印下的截面有壓縮的痕跡,這是仿製品無法做到的,顯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層還發現了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鐵錘,鐵錘的一截手柄還緊緊留在鐵錘的頭上。這個鐵錘的頭部含有96.6%的鐵,0.74%的硫和2.6%的氯。這是一種非常奇異的合金。現在都不可能造出這種氯和鐵化合的金屬來。一截殘留的手柄已經變成煤。要想在短時間內變成煤,整個地層要有相當的壓力,還要產生一定的熱量才行。如果錘子是掉在石縫中的,由於壓力和溫度不夠,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過程。這說明岩層在變硬、固化的時候,錘子就在那兒了。發現人造工具的岩層和恐龍足跡所在岩層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層都沒有恐龍足印和人造工具。這說明人類和恐龍的確曾生活在同一時代 。
三葉蟲是2.8-3.2億年前的生物,早已絕跡。美國科學家麥斯特(William J. Meister,)在猶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紀沉積岩中竟然發現一隻成人的穿著便鞋踩上去的的腳印和一個小孩的腳印,長約10.25英寸,寬約0.5英寸,嵌在岩層中,就在一隻三葉蟲的化石上面。經猶他(Utah)大學著名的化學家Melvin A. Cook鑑定這的確是人的腳印。
1976年,著名考古學家瑪麗・D・利基(Mary. D. Leakey)領導的研究小組在非洲坦尚尼亞北部、東非大裂谷東線,一個叫利特裡(Laetoli)的地方發現了一組和現代人特徵十分類似的腳印,這些腳印印在火山灰沉積岩上,據放射性測定,那火山灰沉積岩有340-380萬年的歷史。腳印為兩串,平行緊挨著分布,延伸了約27米。從這些足跡可以明顯地看出,其軟組織解剖特徵明顯不同於猿類。重力從腳後跟傳導,通過腳的足弓外側、拇指球,最後傳導到大腳拇指,大腳拇指是向前伸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直立行走時,重力從腳後跟傳導,但通過腳的外側傳導到腳中指,且大腳拇指向側面伸出 。
1817年,考古學家Henry R. Schoolcraft和Thomas H. Benton在美國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塊石灰岩石板上,發現了兩個人類的腳印,長約10.5英寸,腳趾較分散,腳掌平展,與長期習慣於不穿鞋走路的腳印相近。腳步強健有力,腳印自然,各種跡象均表明:其壓痕是在岩石很軟時踩上去的。據鑑定,這塊石灰岩石板有2億7000萬年的歷史 。
1880年,地質學家J.D 惠特尼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波山的地下300英尺的地方挖出的各種石器工具作鑑定,發現有類似現代的杵一樣的工具。據測定,發現這些工具的地層年代是在五千五百萬年前。
1887年考古學家 Florentino Ameghino在阿根廷的海濱、一個叫Monte Hermoso的地方,發現了350萬年前的燧石、雕刻的骨頭化石及古代壁爐等,證明那時就有人類生活。
1999年5月27日《科學時報》第二版報導,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在該國北部布爾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區,發現了30萬年前的史前人類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同日該報在第一版配發圖文報導,在中國浙江考古發現的、7000年前的水稻種子,已被中國科學院植物所標本館保存。
1998年美國權威雜誌《Science》11月20日報導了考古學家Tim Appenzeller、Daniel Clery等人在亞洲西部半島安納托利亞(Anatolia)發現一個9000多年前的城市遺蹟。1998年5月該雜誌還報導,在澳大利亞New South Wales的Mungo湖、Willandra湖附近發掘出2萬6千年之前的135個人類骨骼、壁爐等史前古器物。在Mungo三號坑出土了一具完整的3萬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塗抹著赭石染料,手臂疊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禮儀式埋葬的 。
1965年,考古學家Bryan Patterson和W. W. Howells在肯亞的Kanapoi發現一件經鑑定為400萬年前的人類上臂肱骨化石。加州大學的Henry M. McHenry和Robert S. Corruccini教授稱,此肱骨和現代人的肱骨幾乎沒有任何差別。1972年在肯亞的Turkana湖發現的大腿骨化石也和現代人類形態十分相似,其年代是在200萬年前。1913年德國科學家Hans Reck在坦尚尼亞Olduvai峽谷發現一具完整的現代人類骨骼,它處在約100萬年前的地層中。
1998年4月6日《人民日報》在第四版以「科學家對『巫山人』遺址鑑定證實我國200萬年前已出現古人類」為題報導:97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北京圖書館徐自強教授率領考察組,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巫山人」遺址進行挖掘考察時,發現了大量舊石器。經過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等學者的鑑定,這些在與「巫山人」同一地層裡發現的石器一樣,都帶有人工打擊的痕跡,是古人類所使用的工具,這一結果,再次有力地證實了200萬年前「巫山人」的存在。巫山人類化石首先是由黃萬波於1985年在龍骨坡發現的。從1988年到1996年,美國Iowa大學、北京大學考古系、中科院地質所等5個單位先後運用古地磁、電子自旋共振、胺基酸測定等3種方法對這些化石進行鑑定,顯示其地質年代距今約為200萬年。1995年美國古人類學家石漢博士和黃萬波合作在權威科學雜誌《Nature》第6554期上發表了「亞洲的早期人類及其人工製品」一文,報導了他們的發現。由於當時只挖掘出2件石器,當時學術界對「巫山人」是古猿還是人存在爭論,這次最新發現結束了這次爭論。這一最新發現不僅把中國人的進化史向前推進到200萬年前,動搖了現有人類進化理論,而且為在中國境內尋找更為古老(200萬到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以及文化遺存,從而揭開人類起源之謎,提供了更為紮實的科學依據。
1999年6月2日中國中央電視台以「我國發現迄今最早人類遺存」為題報導,中國古人類研究又獲得重大突破。中國考古學家在對安徽繁昌人字洞進行發掘時,發現大量石製品和骨製品。經專家聯合鑑定,確認這批石器是200萬年至24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遺存,從而把人類在亞洲出現的歷史又提前了至少30萬年。新聞配發的評論指出,人類起源問題,多年來一直是考古專家和古人類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各國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最早人類化石;隨著大量化石的出現,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認識也在不斷修正。
以上事實表明,史前人類是存在的。不僅如此,考古學的證據還證明人類的史前文化是十分發達的,在史前建築、天文、地理、物理、冶金、醫學、藝術等方面均取得驚人的成就,有的甚至連現在的科技水平也達不到那種程度。
1.2史前建築學
在建築學方面,地球上有很多史前巨石建築群,其特點是非常高大宏偉,用非常龐大的石塊砌築而成,而且拼接得非常完美。而這些巨石要用現代化的機器才能搬運,有的甚至連現代化的工具都無能為力。這些建築中往往都運用了十分精確的天文知識。建築物的三維尺度、角度和某些天體精密對應,蘊涵著很深的內涵。
比如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平均每塊重達2.5噸,最大的達250噸。其幾何尺寸十分精確,其四個面正對著東南西北,其高度乘以109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乘以43200倍恰好等於北極極點到赤道平面的距離,其周長乘以43200倍恰好等於地球赤道的周長。其選址恰好在地球子午線上,金字塔內的小孔正對著天狼星。另外,法國化學家約瑟夫・大衛杜維斯從化學和顯微角度研究,認為金字塔的石頭很可能是人工澆築出來的。
基沙高原的獅身人面像,正對著東方,經最新天文分析和地質分析,其建築年代可能要比考古學家早先的估計要久遠的多。美國地質學會修齊教授說,獅身人面像的身體受到的侵蝕似乎不是風沙造成的,風沙造成的侵蝕應該為水平、銳利的,而獅身人面像的侵蝕邊緣比較圓鈍,呈蜿蜒彎曲向下的波浪狀,有的侵蝕痕跡很深,最深達2米。另外上部侵蝕的比較厲害,下部侵蝕程度沒這麼高。這是典型的雨水侵蝕痕跡。而獅身人面像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1000多年,其餘時間被掩埋在沙石之中。如果真是建於埃及卡夫拉王朝而又被風沙侵蝕的話,那麼同時代的其它石灰岩建築,也應該受到同樣程度的侵蝕,然而古王朝時代的建築中沒有一個有獅身人面像受侵蝕的程度嚴重。而從公元前3000年以來,基沙高原上一直沒有足夠造成獅身人面像侵蝕的雨水,所以只能解釋這些痕跡是很久遠以前、基沙高原上雨水多、溫度高時的時代殘留下來的。另外根據天文學計算,公元前11000年-公元前8810年左右,地球上每年春分時太陽正好以獅子座為背景升上東方的天空,此時獅身人面像正好對著獅子座。根據以上分析,考古學家推測獅身人面像很可能建於一萬多年前。
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與秘魯交界處的蒂亞瓦納科(Tiahuanaco)文化遺址位於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距離的的喀喀湖不遠,是由重達幾十噸甚至數百噸的巨石嚴密砌成。考古學家還在巨石的縫隙中發現了一些小金屬釘,其作用是固定石頭,據推測,這些金屬釘是把金屬熔化後再倒入鑿出來石頭模子中製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整塊岩石鑿成的石門,它矗立在長30英尺、寬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門是用同一塊岩石雕鑿而成的。在蒂亞瓦納科古城的太陽門上雕刻有1萬2千年前滅絕的古生物「居維象亞科」(跟現在的大象類似)和同期滅絕的劍齒獸。太陽門上還雕刻有既繁複又精確的天文曆法。在蒂亞瓦納科遺址挖掘出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貝殼、飛魚化石,顯示它過去曾是一個港口,擁有完善的船塢和碼頭,其中有一座龐大的碼頭可供數百艘船舶同時裝卸貨物使用。而建造這座碼頭所用的石塊每塊大致在100-150噸之間,最大的達440噸。根據畢生研究蒂亞瓦納科文化的玻利維亞學者Posnansky教授用天文黃赤交角推算,該古城可能建於1萬7千年前。
在南美州安第斯山區印加國首都庫茲科北郊有一古老的薩克塞華曼城堡,由重量超過100多噸的巨石堆砌、精緻雕鑿而成,其中有一塊巨石高達28英尺,估計重達360噸(相當於500輛家用轎車)。
位於古巴比倫遺址的、建於5000年前的巴比通天塔,長寬各91米,用巨石砌成,共七層,高達上百米。在英國西南索・爾茲巴尼平原,豎立著高大的巨石圍欄,一般認為已有4000年的歷史,其中巧妙地隱含了很多天文知識。這樣的巨石建築世界上還有很多。
1.3史前天文學
在天文學方面,古代瑪雅人不知道望遠鏡,卻知道天體的精確運行周期,並和現代極為相近。比如,太陽年(即一般意義上的一年)現代的精確測量值為365.2422天,而古代瑪雅人卻知道太陽年的長度為365.2420,比準確數字只少0.0002天;同樣瑪雅人概念中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29.530588,而現代的測量值為29.528395。瑪雅人對金星的會合周期的計算能精確到每6000年只差一天。在瓜地馬拉Quiriga出土的一塊石碑,標明了4億多年前某一天的日月位置,其計算過程清楚。在非洲有一個叫「多汞」(Dogon)的部落,在他們的思想概念中,對天狼星具有十分詳細的了解。而天狼星是如此的難以觀察,以至於現代人直到1970年才獲得它的第一張照片。在多汞人的傳說中天狼星是雙星系,而現在天文學家用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天狼星果然有兩顆伴星。多汞人還早就知道土星有環,木星有4個主要的衛星 。
1.4史前地理學
在地理學方面,土耳其人哈基・亞哈馬德早在公元1559年所繪的地圖上就標明了南北美洲的海岸線,但是旅行家和地圖繪製者發現美洲卻是整整兩個半世紀以後的事。另外在距今3500年的西藏古文書也有關於美洲的記載。土耳其人奧倫奇・費那烏斯在公元1532年繪製的南極地圖海岸線與現代南極地圖極為相似,另外他還精確地繪出了南極在8000年前冰封前的大陸形狀。而現代人知道南極冰封下的地形是公元1958年科學家通過穿透冰層的勘測才知道的。上面所有這些16世紀的地圖都是他們依據更為古老的地圖臨摹下來的。
1.5史前物理學
在物理學方面,在非洲加彭共和國的奧克洛(Oklo)鈾礦區,發現了一個大型的核反應堆。1972年6月,進口奧克洛鈾礦的法國一鈾提煉廠驚奇地發現,運來的鈾礦石中鈾-235的含量不足0.3%,而其他任何鈾礦中的鈾含量都在0.72%左右。後來很多科學家去考察,最後確認為是一個20億年前的古老的核反應堆,運轉時間達50萬年之久。1975年6月23-27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加彭的利布維裡專門召開了奧克洛現象專題學術研討會,大會收到共有來自19個國家、2個國際組織的74位代表的40餘篇論文。
1.6史前冶煉技術
在冶煉技術方面,在南非的克萊克山坡,礦工們發現了幾百個金屬球,而這些球所處的地層據考證有大約28億年的歷史。環繞鐵球的凹槽十分精緻,制鐵技術專家認為很難解釋成是自然過程形成的。1968年,考古學家Y.Druet和H.Salfati在法國的一個叫Saint-Jean de Livet的地方,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了一根金屬管。1871年考古學家William E. Dubois在美國伊利諾斯州(Illinois)的Lawn Ridge旁鑽井時,在距地表114英尺深處發現了一枚類似於錢幣的東西,據伊利諾斯州地質勘探局(Illinois State Geological Survey)鑑定,其所處地層屬於更新世(20-40萬年前)。1852年6月5日《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 )》以「過去時代的遺物(A Relic of a Bygone Age)」為題報導,在麻薩諸塞州Dorchester地區6億年前的前寒武紀岩石層中發現了金屬花瓶,是一種呈鋅白色的合金,經測定,含有大量的銀成份。1966年夏,美國地質勘探學家維吉尼亞・麥金泰爾博士在墨西哥鑑定了一批在麥阿科勒克出土的鐵矛。起先估計這些鐵矛的歷史不到兩萬年。但測試結果表明是25萬年。豎立在印度新德裡(New Delhi)一座寺院裡的、一根估計至少有4000多年歷史的古代鐵柱,至今沒有任何生鏽現象,磷、硫、風雨侵蝕對它都不起任何作用 。
1.7史前醫學
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含有《素問》、《靈柩》等共18卷162篇,論述豐富,除醫學外還涉及天文、地理、物候、氣象、曆法等。內容大致包括攝生、陰陽、髒象、經絡、論治、運氣、藥性理論等。經絡已經被現代科學證實其客觀存在 ,並在此基礎上製造了腴穴探測儀,耳穴探測儀等儀器,來探測穴位。儘管很多穴位十分隱蔽,即使現代的儀器都很難探測準確,古人已經發現並熟練地利用它們來為病人治病。中國的針灸被西方人稱為「東方魔針」,被譽為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蹟。一根銀針可以從人的頭頂插下來,從下顎處穿出,不流血,不疼,而且還可以針對病症多穴位進針。古人是如何知道經絡、穴位及針灸術的呢?
1.8史前藝術
在藝術方面,秘魯納斯卡荒原上雕刻有神秘的巨型圖案,最大的一個圖案長度達5公裡。這些圖案栩栩如生,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清晰地看出它的全貌。圖案溝紋的深度寬度是根據旭日斜射率精密計算過的,使圖案恰好在晨曦中躍然地面。1997年5月17日《中國科學報》發表《我國發現億萬年前的太古石畫》一文,報導中國考古工作者在廣西寶山的一個採石場發現栩栩如生的石畫,據地礦部國家專業試驗室鑑定,這些石畫距今已有4億5000萬年。該文配發了一幅名為「早春」的石畫照片,評論指出:「每一幅都是無可仿製的絕世珍品」。考古學家Eric Wendt用C14測定非洲納米比亞南部阿波羅11號洞出土的一小片石刻藝術,確定其年代大約是2萬7千年前,與歐洲的古代巨石藝術(the Supper Palaeolithic Art)大致是同時代的。1998年美國《Science》雜誌11月20日報導了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史前雕刻、壁畫藝術。如在法國Grotte Chauvet發現的3萬2千年前的壁畫,刻有懷孕的婦女、各種動物,如獅子、熊、犀牛等。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家Alexander Marshack,在對德國Vogelherd出土的3萬年前的象牙雕刻的動物研究後,認為這些動物雕刻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很高的工藝水平。在匈牙利的Tata出土了一塊5萬到 10萬年前、用猛獁象的牙拋光製成的牆壁裝飾板。在中東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發現的一塊25萬年前的、被稱為Berekhat Ram的史前古器物上,刻有一配戴精緻頭飾的婦女頭像 。
類似以上的考古學證據還可以開出很長很長的單子。傳統觀點認為現代人類出現文明最多也不過幾千年歷史,幾千年前還處於原始社會,那麼以上這些古老民族是從什麼地方獲得的這些與當時科學發展水平極不一致的知識呢?幾萬年前、幾十萬年前怎麼會有人類文明的遺蹟呢?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幾十萬年前、幾十億年前的猴子怎麼可能具有如此發達的科學知識、人類文明?這些啟發我們去重新思考一下傳統的關於人類文明歷史的學說。
1.9 達爾文進化論的質疑
史前文明的科學證據向達爾文的人類進化學說及生物進化學說發起了有力的挑戰。
首先,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套漸進式(Gradualism)的理論。然而,這一漸進的理論卻有相當多的「失落的環節」。達爾文理論認為:自然選擇必須通過極度微小、並對生物有利的遺傳改變長期不斷積累才能發揮作用。他給賴爾(Charles Lyell)的信中說:「如果我的自然選擇論必須藉助……突然進化的過程才能說得通的話,我將棄之如糞土。……如果在任何一個步驟中,需要加上神奇的進步,那自然選擇論就不值分文了。」主張進化論的人說,每次遺傳改變必須是極其微小甚至是不能覺察的改變,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動植物才能漸漸進化出新物種來。高等動物由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生物界全體的關係好比是一棵大樹,同出一源,低等的生物好比樹根,高等的種類好比樹枝,如此這般,進化是連續不斷的,漸漸改進的。這是生物學上有名的「進化樹」。
如果真是這樣,從一種簡單低等生物進化到另一種複雜較高等生物,中間必須經過無數代具有微小差異的不同形態的生物;但是迄今為止,考古學界並沒有這樣的發現。任何種類的生物都是各從其類,找不到任何中間生物。進化論說動物演化過程是這樣的:原始的單細胞微生物、多細胞微生物、海中低等生物、有殼生物、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靈長類、猿、人類。但考古學界從來就沒有發現介於兩類之間的生物,那麼從一類進化到高的另一類,是如何慢慢進化的?如何解釋這些「失落的環節」?
例如,如果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從類人猿到今天人類的各個階段歷史時期,都應該有其特徵的證據――包括各階段的化石和相應的文化遺址、工具等。可是類人猿時代的化石找到了,人類的化石找到了,而從類人猿進化到人類中間階段的化石卻沒有發現。如果沒有這些證據,那麼所謂人從類人猿進化來的假說只能成為「空中樓閣」。1892年「嘉伯人」的例子曾經轟動一時。考古學家杜波瓦在嘉伯發現了一塊很象猿的頭蓋骨的骨片,在40英尺以外又發現了一塊大腿骨。他說,顯然這是屬於同一個生物的。這個生物象人一樣直立行走,又具有猿一樣的頭骨,這一定就是那個過渡環節。但後來證實這分別屬於是一百萬年前一起生活在嘉伯的一個猿和一個人。由唐納德.喬漢森在東非大裂谷發現的 「露西」,曾被認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現在科學家已經鑑定其為一種絕種的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跟人沒有關係。
又如,在長達38億年的化石記錄中,最令人費解的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指絕大多數動物門類在寒武紀就像「爆炸」一樣突然出現)。1995年5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了紐惟恭的報導:《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矚目》,文中指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是全球生命演化史上突發性重大事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可能動搖傳統的進化論。1995年7月19日《人民日報》又發表《向進化論挑戰的澄江化石》一文,作者丁邦傑指出,達爾文進化論的中心論點是:生物種是逐漸變異的。但是距今5.3億年的寒武紀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現了從單樣性到多樣性的飛躍。
「中國澄江化石群」的考古發現引起世界媒體的強烈關注,震驚考古界和生物界。澄江化石群屬於早寒武世化石(前5.5億年),此外在加拿大布爾吉斯發現的寒武世頁岩(前5.3億年),其中也有生命「爆發」的大量地質資料。可見,在寒武紀(約前5.7億-前5億年),幾乎所有的已知動物門類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紀之前,不僅多細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動物群為代表的、迄今所發現的新元古代的各種化石中,尚無一種可以確認為已知動物門的祖先。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動物門類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寒武紀出現多細胞動物必然在其前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早期演化過程,然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任何一個中間演變過程的證據 。化石記錄是否可能不完全呢?但事實上化石記錄是隨機的,為甚麼單單就漏掉了中間環節呢?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當他讀到進化論的文獻時,馬上發現裡面充滿了邏輯上有問題的雄辯與遁辭。所以他以法官的身份,多次質問:「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進化論』是真實的?確鑿的證據何在?」他在自己寫的一書《審判達爾文》(Darwin on Trial)中做了這樣的總結:「化石向我們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現的有機體,沒有逐步進化的任何跡象……這些有機體一旦出現,基本上就不再變了,哪怕過了幾百萬年,不管氣候環境如何變化。如果達爾文的理論成立,這些條件本應該引起物種的巨大變化」 。
其次,進化論的基因突變理論也是缺少科學根據的。從進化論的分子基礎看,進化論認為,生物的基因基本上很固定,但偶然間會產生突變,會產生與上一代略異的個體,並且此種特性又可以傳給下一代,因此代代相傳,差異性就愈來愈大,因此突變就是進化論的證據。然而,據統計結果所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突變都是不正常的、有害的、有缺陷的,甚至是致命的,並不是有益的、合適的、積極性的變化。而且突變後的個體常常在自然環境中活不久,所以生物的突變只是少數,不是多數,突變是退化而不是進化。生物會有突變,但也只是在大小、顏色等方面的改變,其基本構造仍無改變。例如蛇可以因突變而成為全身雪白的蛇,果蠅可以因突變而成為大型果蠅,烏龜可以因突變而變成花殼龜……然而不管如何突變,這些生物仍然是原來自己那一種屬,不會變成高一等的其它種屬生物。
中國有學者從基因發生突變的幾率出發,計算出了產生新物種的機率,給出了基因突變產生新物種的機率公式:
P=(M・C・L・B・S)N
M為一個物種的某個體發生了突變的幾率(只有1/1000);C為突變基因與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層次的產物上可以相容的機率(寬鬆估計1/100);L表示在生存競爭中該個體能夠存活,且有繁殖的機會(1/10);B表示該突變恰好有縱向進化的意義,即是有益的的進化(事實上絕大多數突變都是有害的,姑且估計為1/1000);S表示突變基因在種群中能夠穩定下來並擴大的機率(1/100);N表示新物種出現所需要的一系列的基因的個數,假設要10個(N=10,事實上新物種比舊物種基因差異的個數遠大於10個),這樣進化一個新物種的機率為:
P=(1/1000・1/100・1/10・1/1000・1/100)10 = 10-10
假定該種群每年繁殖1000代,以每代種群個體總數為1010估計,相應的進化一個新物種所需要的時間要1097年,而目前認為宇宙的年齡只有200億年(2X1010年),可見通過基因突變產生新物種幾乎是不可能的。
近代,許多學派又提出、發展了一種新的進化理論 。德國生物學家魏斯曼認為,生物體是由專司生殖功能的種質(Germ Plasm)和專司其它功能的體質組成。種質具有連續性、獨立性,不受體質與環境的影響。自然選擇的對像便是種質。種質的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唯一機理,反對舊達爾文進化論中把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的拉馬克觀點作為生物進化的輔助因素,認為進化是一個沒有指導、沒有計劃、沒有目的、非人格化、不可預測、完全自然的過程。此理論的種質說與體細胞內也有遺傳物質的事實不符。該理論支持者仍然拿不出確鑿的中間進化過程的證據,面對大量的挑戰進化論的考古事實,他們還是憑信心堅持「漸進」的進化論學說。
截止目前,國際上許多勇敢的科學家已經開始正視達爾文進化論遇到的嚴重挑戰。至少認識到達爾文進化論只是很多關於生命起源學說中的一種,並非絕對真理。紐西蘭分子生物學家邁克・但頓(Michael Denton )在《進化:危怠的理論》一書中最後一段的結論中指出:「盡避進化論有崇高的地位,多少人花了多少心思力量,將生命的活力局限在達爾文主義的思想之中,真理告訴我們:大自然並不受牢籠。直到如今,我們對新生物的出現仍然無知;那『謎中之謎』――地球上生命之始――仍然像達爾文在獵狗號上揚帆的時候一樣神奇。」
綜上所述,達爾文等的進化論漏洞百出、遭到眾多質疑,而人類文明的周期論是有大量科學事實依據的。
《轉法輪》第一講「氣功是史前文化」一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地球的運動,在這浩瀚的宇宙當中,在銀河系運轉當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很可能就碰到哪個星球上,或發生了其它問題,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只有少數人活了下來,遺留下原來的一點史前文明,進入了下一個時期,過著原始生活。人類繁衍得多了,最後又出現了文明。」
在漫長的宇宙歷史中,地球遇到洪水、海嘯、地震、火山爆發、冰川、外來天體的撞擊都是有可能的。太陽系內有大約14億顆彗星,還有闖入太陽系的小行星。雖然其中相當一部分會被質量較大的木星捕獲後繞木星軌道運行。但是誰能保證所有這些天體都不會撞擊地球呢?特別是當太陽系各行星處於十字形排列時,對於那些位於拉格朗日不穩定點上的彗星。目前科學界的共識是,只要地外撞擊體的直徑處於0.6千米-5.0千米之間,就有可能使全球陷於「撞擊冬天」的困境,長達數月甚至數年的黑暗而寒冷的冬天將籠罩全球,導致顆粒無收,生態系統破壞,全球性的饑荒,直接撞擊造成的生物滅絕,臭氧層的破壞,酸雨的出現,植物的中毒,人類將處於世界末日的邊緣。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天文學家休梅克估計,在目前的近地空間,直徑為1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慧核約有20萬顆,這些小天體平均每1000年與地球撞擊一次;直徑大於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和近地慧核數目高達2000顆,平均每10萬年和地球撞擊一次 。1994年7月17日-21日,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撞擊的總能量相當於地球上現有核武器當量總和的許多倍。象這樣的彗星是否有可能偏離軌道撞向地球呢?
美國加州大學洛山磯分校的地質學家弗蘭克・凱特在98年11月18日的《Nature》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已經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奇克蘇盧布隕坑中,找到了一塊埋在白堊紀結束、第三紀開始時(第三紀與恐龍滅絕的時間大體一致)的地層中的隕星碎片化石,此化石中含有外星物質鉻,被認為是6500萬年前鄖星撞擊地球的證據。據科學家們計算,當時一顆隕星墜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巨大的碰撞把隕星向西拋出去5400英裡,落在太平洋中部的洋底,由此碰撞導致恐龍的滅絕。
除了地球被撞擊導致大災變外,還可能有其它大災變的原因。比如,地殼板塊的大變動。九十年代初,澳大利亞的一些科學家在離南極二百英裡的地方發現了山毛櫸。他們測定有兩百到三百萬年曆史。按現在地質學的假設,把南極這塊大陸移動到能長山毛櫸的地方要五六千萬年,而發現的這個證據只有二三百萬年的歷史。所以唯一的解釋是:可能由於地殼大變動,南極大陸在不到兩百萬年的時間裡移動到了溫帶。
1977年西伯利亞,一個前蘇聯工人在開著推土機作業時,發現了一個形狀如大象的生物遺骸。後經專家確認是一個保存完好的猛獁象。隨後在整個北半球的無人區,西伯利亞北部,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成千上萬的哺乳動物的冰凍遺骸,主要是猛獁象,也有犀牛和其他種類的生物。有的保存得很完整,有的被扯碎和樹枝絞在一起。檢驗它們的胃裡食物,發現還有沒來得及消化的毛莨草、風信子、金鳳花、菖蒲等,這些植物在今天的西伯利亞北部是不可能生長的,它們是氣候更溫和地區的草原植物,但為甚麼會出現在離北極很近的地方呢?此外,在阿拉斯加也發現了無數大型動物的冰凍遺骸,和這些遺骸在一起的還有石造手工藝品,證明人類曾經和這些動物在一起生活過。對這一神秘現象的唯一解釋就是整個地殼曾發生過大的位移。它們所在的土地被突然推到一個冷得多的氣候條件下。
大洪水也可能是大災變的原因。在世界各國神話傳說中幾乎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在美洲130多個印第安民族中幾乎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不以大災變為主題的神話。據新華社1986年4月9日電,土耳其官方通訊社再次宣布在達阿祿山(海拔5200米的死火山)山頂,發現了類似「諾亞方舟」的東西,並從空中拍攝了照片,舟頭部呈洋蔥狀,船身長度與《聖經》中記載的吻合。人類的上一次文明是不是因為大洪水而滅絕的呢?這個問題值得去思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