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居住空間 -由中國的城鎮發展談起(FSC-37)

蔡雅慧(德國多特蒙大學空間設計系)


【正見網2002年03月15日】

文章摘要

中國傳統建築的獨特風格早已是中外皆知,但中國傳統的都城架構則較少為人提及,事實上不論是單座建築物或是城鎮的整體規劃,其背後都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裡面。本文從宇宙大法法理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的都城發展與居住環境,先申論影響都城建築的傳統思想如天人合一、陰陽五行、風水等等,以歸納出其反映在實際營造中的具體體現,再就傳統的設計理念與歷史上著名的國都加以討論,從客觀得出的結果證明,符合“真、善、忍”法理的城市規劃是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理想空間,法輪大法的法理超越並包含一切人類的學科與知識,是真正的科學,也是未來的人類文化的根本。

大綱

1。前言

2。中國的城鎮發展及其特點

3. 影響中國都城建築的思想
3.1 天人合一觀
3.2 中道思想
3.3 陰陽五行學說與風水理論

4.中國城鎮建築理論及其實踐運用
4.1 中國城鎮設計典範:《周禮考工記》
4.2 設計典範《周禮考工記》的具體實踐:唐都長安及明清北京

5. 過去,現在,未來

1.前言

人類的居住空間與人的生活是習習相關的。自然的環境經由或多或少的改造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空間,而人為造就的環境也同時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形態。城鎮聚落是典型的人為創造出來的居住空間,提供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在人類文明的進程當中,城鎮的演變不僅反映了技術與物質方面的更新,更反映出時代精神的演變。生活在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是人類千百年來致力的目標,但甚麼樣的環境才是真正適合人類的理想的居住空間呢?

人類文明累積到今天,應該可以稱的上是登峰造極了,各方面的發展一日千裡。在現代化科技的支援下,理論上完全可以完成人類計劃中的理想的生存環境,但實際上,當今居住空間所存在的問題,卻是各個國家及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浮現的和隱藏的弊端,更是人人皆知,人盡關心的話題。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莫不貢獻各自的專業知識,為了人類的將來盡一份心力,但解決問題的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是一一證明其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便是雖然能夠一時解決了眼前的麻煩,自己卻也成了下一個問題,成了下一個應當被解決的目標。到底有沒有一種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使人類目前面臨的困境得到出路?

針對上述的問題,筆者在學院派的理論與經驗派的實踐中尋求解答而無所得,直到修煉法輪大法以後,才逐漸領悟到,法輪大法不只是在個人的修煉心性方面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這龐大浩瀚的的法理貫穿著人類文明的一切領域,無所不包,無所遺漏。宇宙的最高特性“真、善、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法理,只有他才是衡量一切好壞的標準,也只有他才能圓滿地解決一切不正確狀態,使之回復到原來的正確與美好。本文由觀察中國的都城發展與居住環境出發,通過研究了解其思想上及實踐理論上的因素,並以宇宙大法法理的角度來申論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從而以客觀得出的結果證明,符合“真、善、忍”法理的城市規劃是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理想空間,法輪大法的法理超越並包含一切人類的學科與知識,是真正的科學,也是未來的人類文化的根本。

2.中國的城鎮發展及其特點

中國文化上下數千年,各方面的成就燦爛輝煌,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其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不僅在歷朝歷代被珍視著,也在中西方文化開始交流後,便不斷地被外國的專家學者所重視與研究著。展現在各個領域的中國文化有一個共同的特色,亦即在其背後皆有深厚的精神內涵作基礎,來指導著各個領域中具體的表現形式,在文史哲,天文,地理,藝術,科技與醫學方面,甚至在日常生活的洒掃進退中,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出這個特點來。

中國城鎮的建造也有其背後的思想基礎,由此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建築理論體系,其嚴謹合理的選擇與規劃原理,可以適用於小到房宅建築,大至國都的整體營造,而絲毫沒有任何矛盾衝突之處,從而開創了中國傳統建築及都城千百年來不因時代變遷或天災人禍而中斷的獨特風格,與從中蘊育出來的隨著朝代遞遷而繽紛萬千的都城文化。在嘆為觀止之餘,不得不令人深思,是甚麼樣深厚的思想背景,才能造就出中國傳統都城這種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持久性與包容性?要探討中國傳統城鎮的演變情況,就不能不先對其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背景作一番初步的了解,因為這些思想觀念不僅貫穿在建築理論的形成與具體運用上,也深刻地影響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人的人生觀及宇宙觀。

3. 影響中國都城建築的思想

3.1 天人合一觀

影響中國都城建築的思想,其實也就是中國傳統的思維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中國人自古以來便尊崇著“天人合一”的觀念,認為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萬物在天地之間,既作為獨立完整的個體,又作為一個整體裡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和諧並存的,不論表面的物質或是內在的精神,皆與客觀的宇宙相通應,也都存在著共通的規律。天人合一的概念源自上古,早在易經成文之前便應該已經存在並被極力重視了,所以反應在易經首卦乾卦中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充分地表達出在古代中國人的思想中,人與自然之間不僅存在著物質環境上的關聯,也同樣存在著精神領域的共同性;天地的運行生生不息,人類亦當效法天地自然的不絕生機,昂揚向上。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則是從另一個角度闡明,只要人能效法自然的規律,便能知道人的心性與宇宙原為一體,從而達到與自然同化的境界。

由天人合一觀引申出“天人感應”與“天人一理”,簡單地說,就是人與自然萬物一樣遵循著共同的理,自然萬物與人息息相關,而人的一舉一動亦影響著外在的世界,自然界的現象都會因應人類的善惡而生而變,反過頭來回報在人身上,所以作好事的人天報以福,作壞事的人天報以禍(《史記。樂書》)。又如“天垂象,聖人則之”更是清楚地說明了古人的理想,認為聖人的舉止應依天象變化,順其自然而行。人生活在自然之中,應該尊天敬地,善待萬物,依循著做人的道理規則待人處事,才能安身立命於宇宙之中,有一個理想安康的生活。周文王諭曉其子周武王治國之道時提到“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卵不撰,以成鳥獸之長。畋獵唯時,不殺童羊,不夭胎,童牛不服,童馬不馳不騖;澤不行害,土不失其宜,萬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時。”,其實就是源於天人合一觀的古代環保概念,謹慎合理地使用物力資源以維護其再生能力,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使人得以安養生息,善待萬物的同時也就是為自己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若採取掠奪式的開發,造成資源的耗竭與破壞,後果還是得由自己承擔,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善惡有報其實是簡單的因果道理。周武王遵從先王之法並傳與後代,結果周朝開國不久便出現了成康之治的太平盛世,奠定周朝長達700餘年的國祚;而漢朝的文景之治也同樣地在漢初名儒董仲舒重倡天人合一觀的影響下出現,文景二帝順其自然的無為而治,則奠定了漢朝400餘年的歷史。這是中國信史上兩個維持最久的朝代,推其故,原因絕非偶然。

天人合一觀被歷朝歷代的思想家不斷地申論補充著,逐漸地形成了一個理論體系,各家的論點包羅萬象,但卻未就最根本的問題提出解答,亦即為甚麼人和天是有關聯的,天人萬物的關係為甚麼是和諧相通而非衝突牴觸的,或者為甚麼善惡有報於天等等?也許這些問題對古人來說是個不喻而明的事情,就像一台電視機擺在現代人的面前,我們知道它是電視機一樣的道理。但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人類的思想變得越來越複雜,各種學說也多,就更不容易使人了解,從而依據現代理論學說的觀點,認為科學無法解釋證明的,或與其理論的論點相牴觸的,就都是錯的,輕易地否定中國數千年來的思想精華。其實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有它的道理的,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清楚地解釋了人與天的關係:“人的真正生命的產生,是在宇宙空間中產生的。因為這宇宙中有許許多多製造生命的各種物質,這些物質在相互運動下可以產生生命,也就是說,人的最早生命是來源於宇宙中的。宇宙空間本來就是善良的,就是具有真、善、忍這種特性的,人生出來和宇宙是同性的。”(注1)就因為人的本源是來自宇宙中的,是和宇宙同性的,所以人類的活動模擬效法天地運行之機,只不過是人類先天特質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很自然的道理了。

關於善惡有報於天,他說明,在一個特定空間裡人的周圍有個場,裡面同時存在德與業兩種物質,“德這種物質是我們吃了苦,承受了打擊,做了好事得到的;而那個黑色物質是人做了壞事,做了不好的事,欺負了人,得到了這種黑色物質。”;“在這個宇宙中有個理,叫做不失者不得,得就得失,你不失,要強制你失。誰起這個作用?就是宇宙這個特性起這個作用,所以你光想得不行。怎麼辦呢?當他罵別人、欺負別人的時候,他就會把德扔給人家;而對方是屬於委屈的一方,失去的一方,遭受痛苦的一方,所以就給他補償。他這邊罵他,隨著他一罵的時候,就從自己的空間場範圍之內飛走一塊德,落在人家身上。他罵得越重,給人家的德越多。打人、欺負別人也是一樣。他打他一拳,踢他一腳,就隨之這個人打得多重,德就落過去多大。常人看不到這層理,他認為受了欺負了,他受不了:你打我,我回頭得打你。‘啪’回給他一拳,把這個德推回去了,兩個人都不失不得。可能他想:你打我一下,我打你兩下,要不就不能出這口氣。他又多打一下子,從自身又飛走一塊德給了對方。”“為甚麼把這個德看得這麼重呢?這個德的轉化是怎麼一種關係呢?在宗教中講:有了這個德,今生不得來世得。他得什麼?他德大,可能會做大官,發大財,要什麼有什麼,就是用這個德交換來的。宗教中還講,這個人要是沒有德,就形神全滅。他的元神就銷毀了,他百年之後全都死了,啥也沒有了。” (注2);“人類不遵守人的道德規範――社會將大亂不治,天災人禍。” (注3)

這裡揭示的是另外空間發生的真實體現,而反應在人類這個空間的情況,當我們把範圍擴大,拿近年來大的居住環境裡所能見到的問題作例子,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例如兩年前在台灣發生的大地震,以及直到目前,只要雨勢稍大便會發生的土石流問題來說,對台灣水土保持的情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實真正釀成災難的原因,並非天災,乃是人禍。就因為人們只顧及獲取自己眼前能看到的利益而過度地開發山坡地,漠視土地載育萬物以供給人類生存,應該加以珍惜的道理,導致現在自己承受著苦果,輕則生活在恐懼之中,不時害怕自己的生命財產會因一陣雨勢付諸東去,重則家破人亡,生存環境破壞殆盡,付出的不只是寶貴的人命,還遺留給整個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難以回復的傷害。舉一個遠一點的例子,從很久以前希臘的山景始終是光凸凸的一片不毛之地,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限制了農林業的發展,形成了生存條件不良的環境,從而影響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依據古代文獻的記載來看,希臘並非原本就是寸草不生之地,古希臘的山地是綠意盎然的,當時人們的生活素質不管在質上或是量上,相對於現在居住於彼的人,都是比較高的。那麼為甚麼會造成古今如此截然不同的差距呢?答案還是在人身上。古希臘文化末期的人生活十分奢華浪費,道德敗壞,導致了文明的毀滅與自然的破壞。山林的消失即與毫無節制的濫砍樹林有著直接的關聯,例如從史詩的描述中我們知道,當時為了一個英勇戰士的葬禮可以動員全城的人,一連九天在山坡上砍伐樹木,用如此大量的木材疊成火葬堆來表示對死者的崇敬(《特洛依戰爭/木馬屠城記》)。試想,一場戰爭中犧牲的戰士人數可能不只一二,若一次戰爭得付出一座山頭的樹林作代價,可想而知在幾場戰爭下來,自然生態是如何嚴重地遭到破壞,人為地造成了今日希臘貧瘠的景色。曾經繁榮一時的古希臘文化的消失是一個歷史的教訓,提醒著我們,不依天理而行,不注重道德倫理的規範,便會自取滅亡。相反的,若一個人,一個民族能夠順應宇宙的特性,重視道德心性的提升,就能長盛不衰。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文化在其他文明早已消聲滅跡之時,仍能保持日新又新的生命力,其根本的原因,不就是展現在天人合一觀中,古人重德修心,敬天束己的態度嗎?!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現在方方面面領域當中,既在精神方面的思想表達,也在各類應用技術的創造態度中反應出來,其中當然也包括人類擇居建都的行為。宇宙是一個整體,在宇宙中存在的萬事萬物皆被視為一個個的小宇宙,亦各成一體,這些獨立的個體依照著各自的循環規律進行著演變的過程,而絲毫不影響其作為大整體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傳統建築,小至房宅,大到國都,無論大小,完全能與周遭的自然或人為的環境和諧並存,原因不只在於表面上(依照風水原則)選擇了一個較好的地理環境,還遵循著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一個簡單的基本空間單位,依同一規律作數量上的推展,一層組成更大一層,形成一個和諧有序的建築集合體。傳統的建築以“間”為單位,由單間或數個間組成單座建築,由單座建築組成以庭院為中心的建築群,再集數個建築群成一個裡坊,數量不等的裡坊規律整齊地分布在棋盤式的街道兩旁,依其占地面積的大小形成村鎮城都各個城市單位(圖1)。其中各個層次的空間既可以作為獨立的生活空間,又能和諧地溶入整體,作為更大一個層次的一部分。例如中國傳統的典型民居四合院,最簡單的結構是集三間而為“房”,北房為正房,是長輩或家長的居室,正房中間有堂,是家庭成員集會活動之處;東西兩側為廂房,是子女晚輩的居室;南側的下房間數不等,為僕人居所或作為堆棧什物的倉房,中間的庭院植木辟池,自成微觀的山水。平時各房關起門窗來,便是一個獨立的居住空間,打開門窗,就形成一個更大的生活空間,裡面有山有水,儼然是一個小世界。若居住人口增多,可以在基本的結構上擴大發展,變化雖多,總體仍然保持著形式上的四方格局與精神上的對稱和諧。同樣的,四合院的基本結構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建築群,寺院道觀,官署王府,乃至朝廷宮殿,雖然規模不同,性質不一,道理則一。根據在陝西歧山下風雛村的考古研究顯示,早在先周時期的京城內便已發現了四合院式的建築布局(注4),建築格式歷經數千年而不變,通過了時間的考驗,除了顯示出中國傳統居住空間的人性化是超越時代限制之外,更意味著其背後蘊藏的思想觀念是有它永恆的合理性。


圖1 環環相套的傳統規劃

3.2 中道思想

中道的思想也是一個深刻影響中國人思想舉止的一個重要概念。中的原義是旗幟,古代君主遇有大事則高立旗幟,使四方群眾趨附聚集,其所立之處自然最為崇高,中央便引申為一切之中,以中為尊也就成了中國傳統上對空間的看法(注5)。在《呂氏春秋。慎勢》裡提到的國都選址布局“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以及《周禮。考工記》裡定王宮於城中央的格局,皆反應出千百年來中國都城營造中內涵的中道精神。(圖2)


圖2 擇中立宮廟的設計

後來古人把中的概念由物質空間的方位觀推展到精神方面的價值觀,推崇中道思想,認為中是天下之正道,萬事萬物存在發展的理想狀態。《中庸》裡提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若能做到中正,不偏私不走極端,便能保持均衡和諧的狀態,客觀冷靜地觀察事物的本質,使萬事萬物都能依循自然的規律在各自的位置上運行發展,自然生機長存。中道思想成為儒家中庸哲學的代表,直到近代還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觀念舉止。

後來中道思想又融和天人合一的論點,形成了天地人三才的觀念,認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黃帝內經》);“人與天地同”(《呂氏春秋》),天下萬物以人為貴,因為只有人才能積極地改善自己來同化宇宙的特性,人立於天地之間,應該效法天地的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方不愧自己在這個世界裡扮演的萬物之靈的角色。中道思想展現了古人的社會人道觀,小自修身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皆可一以貫之。古時帝王號稱天子,居於天下之中,上承天命,下順地運,帝王以九五之尊位於萬人之上,是要替天行道,以德治國,善化百姓萬物,絕不是要讓他任意而為,置生靈於塗炭的,否則天心自我民心,而民心的向背,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帝王之封建雖廢,天之封建未嘗廢,要在修德以承之,所謂祁天永命是也。” (注6) 同樣的,作為一地之長或一家之長的人,也須秉中行事;而個人的處世待人更是毫無疑問的得正心重德,因為那是一切做人的基礎。

古人尚中,連國名亦叫中國,中國者,居於中央之國,並非自尊為大之意,乃是雍容致正之德,而使天下自服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之一,國力之強盛,文化之燦爛,遠播四海,各國使節與留學生紛紛前來觀摩學習,影響之深,千年後的今天還能在鄰邦文物中略見一二,例如日本京都的建築就是仿照唐式風格興建的,日本和服的發展則與唐代服飾有著密切的關係。唐朝真可稱作“盛世天朝”而不為過,其黃金時期“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令人稱嘆不已的少數太平盛世之一,記載著唐太宗治國之道的《貞觀政要》也成為後代帝王治國必讀的經典。推究唐朝強盛的原因,不外乎中道思想的實踐:“天下太平民之所願,此時若法令滋彰以求安定,則反而成拙。如解此憂,則必修德於天下方可治本,臣若不私而國不腐,民若以修身養德為重,政、民自束其心,則舉國安定,民心所向,江山穩固,而外患自懼之,天下太平也,此為聖人之所為。” (注7)。

3.3 陰陽五行學說與風水理論

另一個影響中國都城建築的思想是陰陽五行學說與風水理論,一提此,人們可能馬上聯想到術類,認為那好像是一種運用手法技巧或理論替人算命看風水之類的東西,其實不然。陰陽,五行和風水原本是各自獨立的概念,就因為人們在研究時,發現它們中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所以才把它們聯在一起使用。

古人用“陰陽”一詞來表達宇宙中的一個理,概括地形容萬事萬物存在於自身以及彼此之間的一種現象,認為在世界裡的一切都存在著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是就有非,有善就有惡,有生就有死。這兩樣性互為消長,構成了相生相剋與物極必反的自然規律,沒有苦則不存在甜,苦盡則甘來。這種兩樣性也同樣存在於一個個體之中,例如人體就被視為是一個小宇宙,自有陰陽存在,“道家往往把上半身視為陽,下半身視為陰;也有把後背視為陽,前身視為陰;還有把人的身體左側視為陽,右側視為陰。我們中國有男左女右這個說法,也是從這兒來的,很有道理。因為人身自有陰陽存在,在陰陽的相互作用下,自身就能達到陰陽平衡,也就能夠產生出許許多多的生命體。” (注8)

同樣地,自然界也有陰陽之分,大體而言動者為陽,靜者為陰,所以天陰地陽,山陰水陽;向陽高處為陽,背日低地為陰,如此類推。運用在選擇人類的居住空間上,便認為一地若同時具備陰陽,才會在陰陽的交互作用下產生循環不息的生機,對人來說才是一個合適的生存環境。依照這個想法,理想的居住環境要“負陰抱陽”,負陰抱陽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背山面水,一是坐北朝南(圖3)。北邊背山可以抵擋冬天自北方吹來的寒風,又可以就近種植作物,獲取木材牲畜等民生必需品,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南邊面水則便於人民取水,養殖與交通,夏天又可因水氣蒸髮帶來涼風,朝南可獲得充分的陽光,又因地勢較高可避免水患;加以有山有水的優美景色,更對於居民的心理起到正面的影響。陰陽平衡的觀念用於擇地定居,最早見於詩經公劉篇中“相其陰陽,觀其泉流”的記載,該篇描述著周朝的先祖公劉率領族人遷居,勘察山川地形以規劃營造事宜,來使人民安居樂業的種種經過(注9)。中國傳統都城中建築物對稱地排列於中軸線的兩側,也是陰陽相對觀的反映。


圖3 傳統城鎮選址原則

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屬性構成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一切都可以依其形態,作用或特性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所有可以分為五的物事,都和五行有關,例如酸甜苦辣咸五味,青赤黃白黑五色,宮商角征羽五聲,東西南北中五方等等。運用在物質空間的方位與特性上,古人以黃河關中一帶為地中,該區土呈黃色,便以土配中,黃;地中以東,氣候溫暖,適合草木生長,土呈藍青色,便以東方與木,青相關聯;地中以南,氣候炎熱,多為紅土,便以南配火紅;地中以西,氣候涼爽乾燥,土呈灰白色,便以西方與金,白相關聯;;地中以北,氣候寒冷,土壤肥沃呈黑色,便以北配水,黑。五行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洪範,洪範托始於大禹,從古文獻的記載得知,早在商朝已經形成了以五為基礎的體系,五方除了東西南北外,還有中央的概念,構成了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天下觀。北京故宮社稷壇的五色土祭壇即象徵著中國大地,充分反映出中國傳統的方位觀。

與陰陽一樣,五行之間亦同樣存在著相生相剋之理,所以陰陽五行便經常被聯在一起使用,用來解釋各個現象間或存在於個體之中互相促進或制約的關係。陰陽五行是古人觀察客觀環境後對自然規律所做的解釋,若用於擇地建居,也非憑空杜撰,按照現代生態環境學的觀點來看,良性的生態循環當然適合人類居住,現代科學研究顯示,良好的環境可以使腦效率提高15-30%(注10),用過去的話說就是一塊福地,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

風水古稱堪輿,乃天道地道之學,是藉由全面地考察評估地質,水文,日照,風向,植被,氣,景觀等等一切自然因素,作出客觀的選擇判斷,並據此採取相應的規劃措施,使人類的居住空間能配合當地的環境條件做適當的調整,人造建築能和諧地融入自然之中,從而使居民得以安養生息。風水不只影響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左右著所有居住空間的形態。風水理論本身並非由一套獨立完整的體系架構成,而是包含了龐雜互異的各類學說,由歷朝歷代的地理家,思想家,文人道士等等補充累積而成的一個特殊的文化產物。其大體上以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觀,中道思想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為思想基礎,輔以考察實際山水與自然界的變化及其特性,而歸納出營建規劃所需的景觀綜合評鑑的一門學問。

好的風水師除了需要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外,還得通曉天人因果之理,所以不僅能準確判斷一地的優劣,還能藉其專業勸喻世人重德行善,才能真正改變命運,長保安康。因為他們深知“循天理誠為地理之根“;“家之將興,必先世多潛德陰,善厚施而不食其報。這樣,雖不擇地而葬,也會子孫昌盛,這是天賜。”《葬書對問》;“天產佳地,必待有德者得之。”《天寶經序》,風水擇地若真能起作用,也只是表面上的表現行為,真正的原因其實還在於擇地居住的人是否能遵循天理行事,否則雖據龍穴寶地,也是轉眼成空。例如秦始皇一統天下,自認為功過三皇五帝,德高齊天,便大興土木,窮極奢華之能事,使帝都咸陽的建築皆按天體方位配製營造:因為紫微星(北極星)是天體的中心,所以在咸陽城中建天子之宮以象天帝的居所紫微宮;渭河貫穿都城以象銀河,建阿房宮以象離宮,天下分為36郡象諸星宿,又把每年的十月作為元月,因為此時天體運行的方位與地上的都城布局完全吻合(注11)。秦都可以說是歷來都城中展現天人合一觀最完美精確的設計,但這與天同構的都城而今何在?秦始皇以為可以永傳萬世的帝國到二世即告終,前後只維持了15年,千古皆知,滅亡的原因甚至簡單地用一句成語就可以概括:“暴政必亡!”

風水其實就是中國古代的環境生態學,用於擇地定居,只不過是以古代的遣詞用字來解釋一套綜合的,包括農林漁牧各類經濟形態,地形,水文,氣候,植被,景觀與人文等等的選擇標準,以判斷是否適合人類居住而已,並非故弄玄虛。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越來越不能了解那些用詞背後蘊藏的思想概念,致使風水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罩,加上糟糠糟粕的東西不斷累積,以及人們逐漸形成不正確的,變異了的觀念,認為風水是用來改變自然環境,使人獲得升官發財消災解難種種好處的方法,遂使風水的本義被扭曲,原本為公的利器被拿來作為撈取私利的手段,除了自然環境在這種功利的心態下被肆意破壞而產生的生態問題外,道德人心的敗壞是更令人憂心的問題,因為那是導向人類滅亡的直接原因。

天人合一,中道思想,陰陽五行等等及從其中衍生出來的各種理論與實踐,其實是宇宙大法(佛法)給人類這一層的生存環境所開創出來的生存條件。“‘佛法’是從粒子、分子到宇宙,從更小至更大,一切奧秘的洞見,無所不包,無所遺漏。他是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層次的不同的論述,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法’。”(注12)就像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道理一樣,所有的這些中國傳統思想其實都是來源於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的法理。

4.中國城鎮建築理論及其具體實踐

4.1 中國城鎮建築典範:周禮考工記

中國傳統的都城規劃自周朝依禮制營建以來,便確立了它幾千年來的基本形態。其流傳之久,影響之深,在世界各個文明的都市設計領域中無人出其右。自周公制禮作樂以來,周朝依禮治國,人或事不分大小,皆依禮制而行。“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呂氏春秋。觀世篇》)這些城市的規模大小與其中宮邸所占比例皆依諸侯等級而定,超過這個定製便被視為不遵守禮節,而逾制非禮在當時社會裡那種講究道德禮節的環境下,是件很嚴重的事情,人們都會自覺地在約束著自己不逾矩。《左傳》裡記載了大小四級的城市規模:“王城方九裡,長540雉,公城方七裡,長430雉,侯伯城方五裡,長300雉,子男城方三裡,長180雉。” 雉是專門度量城牆的單位,一雉長三丈高一丈。最小的子男城約1。5平方公裡,若住滿人的話大約可以容納2萬人口(注13)。到了後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道德衰敗,便也出現了逾制違建的情況。城市或因天災人禍而滅,或因天時地利而盛,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改各國城池為郡縣,作為地方政府的治所,全國設立36郡,中國的行政分區自此大抵確定。

《管子》中有幾段關於中國古代都城選址的關點:“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故聖人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之肥饒者。向山,左右經水若澤,內為落渠之瀉,因大川面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養其人,以育六畜。天下之人,皆歸其德而惠其義。。。。此所謂因天之故,歸地之利。內為之城,城外為之為之郭。郭外為之土梁。地高則溝之,下則堤之,命之曰金城。”國都應該選在山水環繞之平坦肥沃的土地上,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地產來提供城內居民生活所需以及畜養牲畜,天下百姓都因國君的尊天敬地,善用資源而前來歸依,受其德義。內築城,城內有完善的排水系統,外建郭,郭外挖壕溝;高處開溝,低處築堤,這樣的城叫做金城。

一旦選定位置,便依照禮記中的布局規劃興建:“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之。” (《周禮。考工記。匠人》,圖4)都城呈正方形,邊長九裡,每邊有三城門,每個城門各被三條街道通過,路寬九軌;左邊是祖廟,右邊是社稷壇,前面是朝廷,後邊是市場。依照這個規劃布局,城牆周長36裡,占地81平方裡(約為13。5平方公裡)。城市被南北及東西各九條,寬約21。6公尺的街道所穿越(一軌等於八尺,約2。4公尺),形成方整的棋盤式結構。在都城的中央是由宮牆圍成的內城,內城的中央是朝廷,朝廷的左邊是宗廟,右邊是社稷,二者是天子祭拜天地祖先之處。朝廷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有九室,供九卿處理政事;內廷也有九室,供九嬪居住其中。


圖4 傳統都城設計典範

在《周禮。王制》中提到,城市面積與居民人數的比例關係要互相配合,才不會造成土地過度開發,形成資源浪費;或是居住空間不敷使用,造成人多屋少的情況發生:“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叄相得也,無曠地無遊民。”當時城內的居住空間除了朝廷宮邸之外分為兩類,每戶平民住宅約占273平方公尺,而士大夫的居所約為3280平方公尺,則比平民住宅大上10倍以上。依學者考據,一個按禮制標準建造的城市若住滿人口的話,大約可以容納18萬人,相當於西方14世紀初文藝復興早期義大利的兩大都市,佛羅倫斯加上威尼斯的總人口數(注14)。都城內除了規劃出兩種不同的居住單位外,還依職業分區居住:“凡仕者近宮,不仕者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管子。大匡》)把從事各種職業的人民安排在其工作地點的附近,以減少每天來往的距離及時間。

都城內的居住空間采封閉式的建築架構,為了加強封閉性,往往還採取多重封閉的做法。例如四合院的四面皆以牆與外界隔絕,是典型的封閉式空間;往上一層的裡坊又用圍牆把各個相鄰的四合院封閉起來;各個裡坊連同著被宮牆圍繞起來的宮殿,復又被更大一層的城牆所封閉,形成了環環相套的人造空間;再加上城鎮所處,大都又是按造風水理論選擇的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之處,等於在人為建築環境外再加上一層天然的封閉環境。各層封閉空間可以自成一天地,又是更大一層世界的一部分,整個傳統居住空間其實就在展現著中國文化中的宇宙觀。

4.2 設計典範《周禮考工記》的具體實踐:唐都長安及明清北京

《周禮。考工記》規範的都城大小雖在後世因為時代與社會狀況的變遷而無法被嚴格遵守,但其營造的原則與概念一直是中國數千年來建都設城的藍圖,歷代的國都除了西漢長安采北鬥七星方位建造以外,到清朝為止,各個朝代皆按方城與中軸對稱等等原則加以興建都城,所不同者,只在為了配合當代所需進行的部分更動而已。由於周朝的都城現在只能從考古的地基遺蹟中證實其建造的計劃性,故在此便不再重複,而只就兩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城市作為實例略加介紹。

唐都長安:

唐朝(西元7至9世紀)可以說是中國文化最輝煌燦爛的時代,不論文治武功,藝術經濟各方面,都不愧為“盛世天朝”的讚譽。 作為當時世界首要的經濟與文化之都,唐長安的規模是空前雄偉莊觀的。就今天而言,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據考古測量,全城東西長9。721公尺,南北長8。651公尺,城牆周長36。7公裡,高6公尺,占地達84。1平方公裡,是今天西安城的十倍,就面積而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圖5)。正方型的城牆每邊有三道門,除在中軸線南端的主城門明德門有五個門拱外,其餘的都是三門拱,從城外的角度來看,右門拱是入城之道,左門拱則是出口。一般的街道至少有25公尺寬,連接各個城門的街道至少100公尺寬,而連接明德門與皇宮入口朱雀門的朱雀街則寬達150公尺。馬路采雙線道,街道的兩旁有開放式的溝渠,依道路的寬窄而異其規格,最大的溝渠位於朱雀街的兩旁,寬3。3深2。1公尺。沿著溝渠的兩旁則遍植樹木(注15),除了官方植樹外,民間也興植樹之風,以解決材薪問題,是故可以想像長安市景是如何地綠意盎然了。


圖5 唐都長安平面圖

整個長安被南北11條,東西14條大街切割成114個棋盤式的方格,除去作為皇宮,市場等的部分外,住宅區有107坊,占全城的86%。作為住宅區的坊以圍牆與街道相隔,居民住於坊間,不得臨街開門,亦不得建造閣樓;每個坊中都有一定數量的手工業者與店鋪,以供本坊居民的日常所需;因唐人普信宗教,所以在每個坊裡也至少都有一所佛寺或道觀,以供百姓朝拜。一個坊就如同一座自給自足的城中城。波斯及其他的外國商旅則統一集中居住於一地。據考據,最小的坊少於一公裡寬,約為0。3平方公裡,以適中居住密度來估計,可容納千戶人家,全城約可容納12萬戶左右或80至百萬的人口(注16)。皇宮部分則一反《周禮考工記》位於國都中央的規劃,置於地勢高的城北之處,推其原因,除了安全上的考量之外,高處乾燥對健康上的幫助與居高臨下展現出的帝王氣派,可能也是更改古制的原因之一。

長安的輝煌到唐末便告終止,在諸藩的連年爭戰中數遭波及,直到汴州節度使朱溫攻入長安,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並驅離居民,拆毀房舍,使長安從此沒落不振,再也無法恢復它昔日的光彩,今人只能從文獻上的記載想像它的宏偉壯麗。

明清北京:

北京雖從周初燕都薊城以來便已存在,但千餘年來只能算是一個邊防重鎮,真正變成全中國的首都,應從元大都開始起算。元朝滅金後,以金之中都為國都,中都因戰爭幾乎完全毀壞,便依照《周禮考工記》舊制,歷經8年重建而成,改名大都,為今日北京的基礎。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加以擴建,前後動員23萬工匠,上百萬民兵,耗廢15年才完工(西元1420年)。約一百餘年後,因居民人數增加,便又在城南增建外城,其他三面則因財力不足而無法繼續(圖6)。滿清入主中國後,對北京沒有造成破壞,所以數百年來基本的格局未變,只有部分因應時代所需而作更改。因為論述北京的著作很多,在此便不再詳述其規劃配製,只擬提出幾點與本文論點有關之處稍加說明。


圖6 古北京平面圖

古北京城除了遵循《周禮考工記》中軸對稱,皇宮居中等原則外,舉凡建築的數量尺寸等還依照天地周易之數加以興建,而依陰陽五行定其使用,例如內城城門有九個,主門正陽門高九丈九尺,紫禁城裡有9999間房,天壇的壇面,台階,欄板等所用建築材料的數量都是九和九的倍數,符合中國傳統中以九為尊為大的思想;紫禁城中的重要宮殿及城門皆長九間寬五間,以示天子的九五之尊;又因在五行理論中東方屬木,象徵陽春新生之機,所以東宮為太子居所,相反的,西方為金為秋,屬陰收之地,所以為后妃居處,如此又符合了陰陽理論中男左女右,左陽右陰的觀點。古人在都城建築的方方面面中,完美地再現了中國文化思想的精華,體現出“法天象地”人與天地齊的宇宙觀與道德觀。

5. 過去,現在,未來

作為展現中國文化精華的周易與禮記皆成文於西元前11世紀的周朝初期,可見早在3000年前的中國就發展出城鎮規劃的系統及生態保育的概念,這些規劃或概念並非獨立發展出來,適如前述,它們是與中國傳統的思想精神緊密相關的。從現代的角度來看,3000年前仍然是極原始落後的社會,對同時期的其他古文明所做的考古研究中也尚未發現如此成熟完整的規劃理論與實踐,而西方文化開始發展都市設計的觀念,還是數百年前文藝復興時期的事,相較而言,中國的超前發展不免令人匪夷所思。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提到:“其實不只是氣功是久遠年代留下來的,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等,都是史前遺留下來的。” (注17)他還告訴我們,史前文化是人類本次文明以前的文明,每次文明發展到最後都非常地腐敗墮落,導致文明的被摧毀與人類大面積的滅亡,結果只有少數比較好的人活了下來,遺留下原來的一點史前文明,進入了下一個時期,因為所有的勞動工具全毀了,就用石頭打造成勞動工具,然後再發展起人類,進入新的文明。(注18)而符合宇宙特性的史前文明,才能存留下來作為下一期的人類文化。相對於本次西方文明從零開始的情況,中國文化則因為繼承了較多的上一個時期的史前文明而具備了深厚的內涵,《周禮考工記》中如此傑出的城都設計典範亦應是史前文明遺留下來的,而古人只是繼承了這些文化遺產,加以整理運用而已。傳統的中國都城建築架構與思想形態一直延續了數千年,皆不因為朝代變遷而中斷,直到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採用西式現代化的生活形態與建築方式,才使傳統文化走向沒落。

現代文明的科技發展是給人類生活帶來一定範圍內的改善,但相應的也帶來了難以挽回的災難:例如自然界的破壞,環境的污染,都市公害,社會問題等等,種種發生在周遭環境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各方也試著尋找解決的對策,但往往事半功倍,卻不知原因所在。 “世界上各種問題百出,危機四伏,人類不知從自己的本性上原因,看不到道德的敗壞後可怕的人心才是社會問題的毒根,總是愚蠢地從社會的表現上找出路。這樣一來,人怎麼也想不到人給自己製造的一切所謂出路,正是人類在封閉自己,由此而更無出路,隨之帶來的新問題會更糟。這樣很難地又找到一點空間,隨之採取新的措施,又從新封閉了所剩的這一點空間,久而復始,達到了飽和,再也沒有出路,看不到封閉以外的真相了。人開始承受自己所製造的一切。這正是宇宙對生命最終的淘汰方式” (注19)這段話可以很確切地說明人類目前的困境,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現代居住空間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大概沒有多少人是對目前的生活空間感到滿意的,其實生活品質與環境的每況愈下,不在於現代化的設備完善與否,當代人類所能享受到的物質條件比起我們的祖先已是非常充裕了,關鍵是道德人心的敗壞,才使人們不僅未能享受現代化帶來的便利,反而飽受其害:公共設施經常因為人為的破壞而停擺,街道上隨處可見任意丟棄的垃圾與塗鴨,現代化的居住形態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城市治安的惡劣使人天黑便不敢走出家門,不敢經過特定區域的恐懼等等,耗費的豈只是個別人的時間金錢,還有整個有形無形的社會成本。推根就底,不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嗎?

筆者認為,規劃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理想環境,選擇何種城鎮類型或營造方式等技術上的問題並非重點所在,人心是否能回歸“真,善,忍”的本性,才是一切的關鍵。若“真,善,忍”宇宙大法的法理能深植人心,就從事城市設計或其他相關領域方面者而言,自然會設身處地的為居住其中的人著想,而創造出真正能為人所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但不會以一己為名為利之私強加於眾人的福祉之上,造成只可觀賞,卻難以居住的處所;同樣的,在生活中實踐著真善忍的居民,也必會愛惜周遭環境的一切,誠善待人,珍惜資源。在如此的一個社會裡,不只公害,污染,治安不良等負面因數將因道德人心的回覆而消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境界更是指日可待。大道之行也,必將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

人是永遠離不開外在世界的。千百年來人類即使試著改造環境,來配合人類的生存需要,同時也努力地改善著自己,使自己能順應自然規律,因為前人深知,人雖然可以改變其周遭的環境,但宇宙的法則卻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稍加改變。古今中外太多的先聖先賢在在提醒著人類,只有順應宇宙的特性,才能安身立命於天地之間,有個理想美好的未來;同時也有更多的歷史教訓處處警誡著人類,不尊重自然法則的結果,將是自取滅亡。人皆樂生惡死,鑑古知今,在當今的情況下如何能重新順應宇宙“真善忍”特性,實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課題,因為它直接關係著人類的生死存亡。

附註

1《轉法輪》繁體版,第4,5頁
2《轉法輪》繁體版,第36,37頁
3《精進要旨》“佛性與魔性”
4《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第255頁
5《由中國文字探討傳統建築》,第18 頁
6朱國楨論風水,引自《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第70頁
7《精進要旨》“修內而安外
8《轉法輪》繁體版,第217頁
9《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第159頁
10《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第93頁
11《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第161頁
12《轉法輪》論語
13《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第38頁
14《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第44,80頁
15《Wissenschaft und Techniken im alten China》, 第429頁
16《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第92頁
17《轉法輪》繁體版,第24,25頁
18《在歐洲法會上講法》,第35,36頁
19《精進要旨》,再造人類

 

參考文獻

李洪志先生:《轉法輪》
李洪志先生:《精進要旨》
李洪志先生:《在歐洲法會上講法》
一丁/雨露/洪涌:《中國風水與建築選址》,藝術家出版社
孫全文/曾文宏:《由中國文字探討傳統建築》,大將作建築研究室
趙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聯經出版社
Ma Hezhi: Changan―Hauptstadt der Tang-Dynastie, in《Wissenschaft und Techniken im alten China》

(首屆世界未來科學和文化大會論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