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2年03月11日】
此《舞樂屏風》系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墓主人為高昌左衛大將軍張雄之孫張禮臣。該墓共出土舞樂屏風六扇,屏風上畫二舞伎四樂伎,每扇一人,左右相向而立。此圖即為右邊舞伎,其鬢髮高挽,額描花鈿,曲眉鳳目,面頰豐腴,身穿藍地卷草紋白襖,錦袖紅裳,整個人物顯得飄逸俊美,婀娜多姿。此圖屬初唐時期的繪風典範,這種對於世俗題材的傾向揭示了一個重要現象:唐朝的審美已從政治題材轉向於世俗題材,威嚴的文臣武將被秀麗的宮廷婦女所代替。
此圖系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墓主張氏是武則天時安西都護府的官員,曾被授予上柱國勳爵。此畫原為木框聯屏,出土時已破碎,經修復,重現了大體完整的十一位婦女、兒童形像,描繪貴族婦女家庭生活場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個畫面的中心。她美鬢高聳,簪花耀頂,眉毛為當時流行的到八字暈飾,面色紅潤,豐盈肥美,上穿緋地藍花襖,並有白紗披肩,下著綠花羅裙,從著裝上看來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畫中人物造型體態豐厚, 面頰圓潤, 反映了盛唐時代的審美時尚,線條工細勁挺而流暢,設色鮮艷明快。畫中侍女頭梳低鬟,身著圓領紫色長袍。另一侍發束高髻,簪花鈿,穿圓領淺赭色印花長袍。
此畫設色濃麗,線描細勁流暢富有韻律感,貴族婦女濃麗豐肥之態和細膩柔嫩的肌膚特點都表露無遺。所謂"雙陸",同六博一樣,同是擲骰行棋的遊藝。據傳,此遊藝始於天竺,流行於魏晉,盛於隋唐,尤為貴族、閒雅者所喜好。此圖粉本傳為周昉所作,描寫唐裝貴族婦女以棋戲消遣的生活。圖中間為二盛裝貴族婦女對坐行棋,左右有親近觀棋,侍婢應候。它從一側面反映了當時貴族的生活情調。
周昉, 字景玄, 又字仲朗, 生卒年不詳, 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出身貴族家庭, 先後官至越州、宣州長史。工仕女, 初學張萱, 多寫貴族婦女, 亦擅肖像, 有兼得神情之譽。還擅作宗教畫, 創造有民族風俗的“水月觀音”, 人稱“周家樣”。圖中共畫五人,中間三人為宮中貴,一人於石上調琴,另兩位一邊啜茗,一邊側耳靜聽琴聲。兩側侍者,一人手端茶托,一人執茶杯。人物神念嫻靜端莊。人物組合有坐有立,疏密得體,富有變化。
此畫描寫春夏之交時節一群服飾艷麗的貴族婦女在庭園裡嬉戲、賞花的閒逸生活片斷。圖中六人,分成三組:右起畫二人相對戲犬;中間畫二人向左緩緩而行; 左邊畫近處有一貴婦立於一株花樹前,右手捏著一隻捕捉來的蝴蝶,側身回頭注視著跑來的小狗和白鶴,又似與遠處另一貴婦打招呼。畫中的婦女體態豐碩,面頰圓潤,服飾艷麗,但人物終日裡在賞花、捕蝶、戲犬、賞鶴中消磨歲月,確實顯得百無聊賴,這就真實地反映了貴族婦女奢侈閒逸生活中的苦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