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兩會近天現異象 天安門霧霾沙塵成重災區

【正見新聞網2013年03月01日】

2月28日,霧霾與沙塵籠罩下的天安門廣場,能見度極低。宣傳大螢幕上的藍天白雲和實際情況形成大對比。還有網友寫道,一塊LED屏詮釋了什麼叫宣傳:屏內是他們給你描述的世界,屏外就是真實的世界。

2月27日15時起,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大範圍沙塵天氣,北京再度被霧霾籠罩,16時,北京市氣象台發布霾黃色預警。2月28日,5時北京能見度僅為900米。天安門能見度極低,甚至不足百米,幾乎對面不見人。沙塵暴伴隨著大風,襲擊京城。京城全境逐漸由霧霾污染轉變為沙塵污染,空氣顏色由灰白轉為土黃。

天安門重災區 隔著長安街看不見故宮

2月28日,霧霾與沙塵籠罩下的天安門廣場,能見度極低。宣傳大螢幕上的藍天白雲和實際情況形成大對比。還有網友寫道,一塊LED屏詮釋了什麼叫宣傳:屏內是他們給你描述的世界,屏外就是真實的世界。(網絡圖片)

美聯社報導說,2月28號周四早上,北京環境監督中心記錄PM2.5讀數為超過400毫克/立方米,這屬於“嚴重污染”,當局建議居民少去室外。

美國駐華大使館也通過自己屋頂上的設備進行每小時監測,讀數已經爆表。它的PM2.5讀數是510毫克/立方米。任何高於301 的讀數都被視為有害的,儀器最高讀數為500。

彭博社2月28日報導說,就在全國人大召開會議之前,北京空氣污染攀升到有害水平。周四早上十點,在靠近天安門廣場附近,構成最大健康威脅的PM2.5微粒濃度上升到469毫克/立方米,而前一天平均為275毫克/立方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PM2.5濃度不要超過25毫克。


2013年2月28日,北京籠罩在霧霾與沙塵中,天安門廣場上民眾紛紛掩住口鼻。

1月29日,霧霾籠罩下的天安門廣場

北京的污染,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2010年的時候,美國大使館就經常在外面掛上空氣污染指數的牌子,告訴人們北京的空氣污染都嚴重到了什麼程度。那時美國大使館測定的空氣污染指數已經達到500,而紐約的指數只有19。今年以來,北京持續出現霧霾天氣,美國大使館測定的這一指數達到755,最嚴重時達到近1,000。目前兩會即將開始,霧霾、大風與沙塵齊襲京城,污染更趨空前,能見度極低,有一種說法甚至講握著手看不見對方的人,還有人比方說北京已經成了一個人肉吸塵器了。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竟連天安門建築都幾乎看不見,隔著長安街看不見故宮。

天安門廣場“一張照片,兩個世界”震撼網絡

2月28日,霧霾與沙塵籠罩下的天安門廣場,能見度極低。宣傳大螢幕上的藍天白雲和實際情況形成大對比。還有網友寫道,一塊LED屏詮釋了什麼叫宣傳:屏內是他們給你描述的世界,屏外就是真實的世界。(網絡圖片)

2月初,一張拍攝於天安門廣場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震撼了整個網絡。照片中真實的天安門霧霾籠罩,但宣傳大螢幕上卻是藍天白雲。有網友寫道,這張照片裡有兩個世界,一個藍天碧海,一個伸手不見五指。一個是他們希望你看見的世界,一個是你看見的世界。你覺得你生活在哪個世界?還有網友寫道,一塊LED屏詮釋了什麼叫宣傳:屏內是他們給你描述的世界,屏外就是真實的世界。

“北京沙塵暴”網上流傳

新浪北京新媒體2月28日在微博上推出的“沙塵暴”版本的《黃河大合唱》,也有人把它命名為《北京沙塵暴》:“風在吼,馬在叫!高樓在嘶嚎,黃沙在咆哮!沙暴風來萬丈高,鳥巢褲衩,看不見了。五環上空,大臉妹子真不少!黃沙帳裡,抗咳英雄逞英豪! 拿起了膠帶封條,戴上了面罩口罩,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 保衛華北! 保衛全中國!”

“北京咳”

在北京生活3年多的美國遊戲軟體設計師安德魯說:“來北京後,我每天都會打噴嚏,感到胸口發緊。”他說每當他回到美國,這些症狀就會自動消除。按照一種流行的說法,安德魯所患的症狀被稱為“北京咳”。據說這是居住在北京的外國人易患的一種呼吸道症候,主要病症為喉嚨癢、容易乾咳,來到北京就發作,走了就會好。

今年1月10日,嚴重霧霾污染天氣蔓延大陸華中、華東地區,其中北京是這波霧霾天氣的“重災區”。據統計,最嚴重時,北京部份地區的PM2.5甚至超過每立方公尺900微克,比世衛組織每日25微克的安全標準,超標近40倍。

嚴重的霧霾污染不只是外國人受不了,老北京人也難以忍受。北京海淀區的“明暗神采皆飛揚”比較今天沙塵天氣與過去有什麼不同,她說:“記憶裡北京的風沙天只是塵土多些,空氣乾燥些,即使是曾肆虐一時的沙塵暴除了塵土的嗆人味道外也沒有其他感受。起風時一條薄紗巾圍住腦袋曾是許多畫報上的典型風景,但如今不同了,今天這風,你圍個紗巾試試?土多,味道更難聞!”北京海淀區居民稱自己總結目前北京主要存在三大問題:“黃、堵、毒”,即沙塵暴、堵車、霧霾。

遷都之說 北京氣候已不適合人類生存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醫生張永明認為北京的氣候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

早在1月9日,河南信陽“農村綜合改革研究中心”網刊文爆出驚人消息稱,2012年7月28日,由國家發改委,國家城市規劃局,國家環保局等二十幾個部門,160多人來到河南信陽就首都遷都進行第28次來信陽考查研究,最後當局確定“於2016年遷都信陽”。

北京在中共統治的數十年下,城市“病”得很重,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沙塵暴、霧霾日益惡化,遷都之說早已有之。中共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河北考察時曾警告,沙漠化問題難以控制,遲早要遷都。

1月末,《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罕見的採訪,中共環境保護局(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前身——譯註)第一任局長曲格平把當下的污染直接了當地歸罪於中共“不計代價地追求經濟增長”的心態和中國的政治體制。曲格平說,過去40年裡,污染肆虐,這是“人治”之下經濟增長不受遏制的結果。

兩會來臨 天呈異象警示世人

中國古人講“天地人”三才相應,政通人和則風調雨順,當權者殘暴無道就會天災人禍連綿不絕,民有奇冤必會天呈異象。

按照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天命觀”,歷史上的各種自然災害通常被認為是皇帝已經失去統治合法性的象徵,一切都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去年7月21日,中共北戴河會議前期,特大雷暴雨籠罩京城,白晝如夜。長達16個小時的暴雨將北京城變成一片汪洋。正當人們議論為何故宮沒被淹水的同時,卻驚訝地發現同為古建築,被中共中央黨、政、軍最高層占用的中南海卻在7月21日的大雨中淪陷,據說,中南海潮水漲高1.2米,從外倒灌。中南海其中78座(地面)建築中,61座建築被水浸。

《爭鳴》稱,做為中共的“特級保衛點”,據稱連中央軍委“八‧一”大樓地下第三層、第四層都進了水,積水深度超過一米多,工程兵調動大力抽水泵二十台排水。

被列作北京特級九個重要戰略保衛點之一的人民大會堂地下二層都進了水,水深半米,四條連接中南海、西苑機場、火車西站、軍營的地下道路均被關閉,以清排積水。

無獨有偶,隨著中共最高領導人8月3日陸續抵達北戴河,北戴河這個海濱渡假勝地也遭受了颱風襲擊,路邊許多松樹和柳樹被連根拔起。《金融時報》曾刊文說,對於中共領導人來說,這場颱風似乎象徵著共產黨因為薄熙來醜聞而引發的巨大風暴。中國共產黨正面臨嚴重危機。

歷史記載,在過去的1,000年中,北京遭遇過140次嚴重洪水災害,其中發生在1626年和1890年的洪水災害尤為嚴重。而這兩次災害發生後,當時的那個已經腐敗不堪、對公共設施疏於管理的王朝也隨著大水的爆發而隨即滅亡。

中共兩會即將開始,而當前中國各地大範圍的沙塵天氣、霧霾污染及其它災難接踵而至,似乎警示人們什麼。

天安門廣場的曠世奇冤

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當年承天門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牌樓,牌樓正中懸掛“承天之門”匾額。此樓於公元1451年毀於大火,1465年重建,明末時又毀於兵火,直到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成為今天的樣式,並改名為“天安門”。

然而中共建政以後,這裡成了屠殺,毆打、抓捕、殘害黎民百姓的血腥場所,從文化大革命、“六四”學生民主運動、到信仰“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再到無數含冤上訪的悲苦百姓,中共將這個本是“承天啟運”的神聖場所,變成了迫害鎮壓民眾的犯罪現場。

2001年1月23日,江澤民、羅幹邪惡集團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導演了一場震驚中外的火燒活人的所謂“法輪功自焚”事件,以此栽贓陷害法輪功。

次日大年初一,當中國人還沉浸在闔家團聚的過年氣氛之中的時候,央視的“焦點訪談”突然播出了大年三十中共自己導演的“天安門廣場自焚”偽案。當時的焦點訪談節目,相比其它節目如新聞聯播而言,因其能說一點點“負面的真話”,沾一點點現實的邊而具有很高的收視率。加上播出的時間是大年初一,這一偽案幾乎瞬間傳遍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在全中國激起人們對法輪功的誤解與仇恨,使無數善良的百姓受到毒害。

這個漏洞百出的偽案,儘管天安門自焚系偽案在國際上已廣為人知,而在中國國內,由於媒體的嚴密控制,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真相。

天象警示 退出中共是明智選擇

“天所以有災變何?所以譴告人君,覺悟其行,欲令悔過修德,深思慮也。”(摘自《白虎通義》),大意是說:為甚麼會有天災呢?之所以有天災,是為了告誡當權者,要反省自己的行為,要想懺悔過錯和修補自己的德行,就要深刻的反思。

中共建政以來欠下的累累血債,從未真正反思過。文革、“六四”今天仍然是言論禁區。江澤民集團犯下的迫害法輪功、活摘器官等反人類的滔天大罪和目前中國大陸仍在持續的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已經徹底將中共拖入徹底解體滅亡的深淵。解體中共是天意,是全世界所有正義的人民和政府的願望,也是他們的共同責任。

天意昭昭,人心藐藐。截止2月28日,在大紀元網站上註冊聲明“三退”的人數已達133,741,984人,上天絕不會給血債纍纍的中共任何反轉的機會。順應天意,退出中共,才是在歷史面前的明智抉擇。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