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反思:疫苗的種類

【正見新聞網2013年07月07日】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注射可溯源至種痘(variolisation)技術,這項技術可能起源自中國文明。清代醫書認為,十一世紀起,中國人於北宋時期即開始種天花痘,而另一本醫書則記載,更早於唐代即有“江南趙氏始傳鼻苗種痘之法”,且“種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顯示該技術對天花的預防頗有成效,而據推測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試者接觸患者的膿狀囊皰,但此做法無法確保有效,且風險仍高,死亡率達1~2%,隨後這項技術沿絲路傳播開來。十八世紀初種痘技術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1760年,丹尼爾·伯努利成功地讓世人發現,儘管種痘技術有其危險,仍能為一般平均余命(life expectancy)延長三年。

英國醫師愛德華·金納聽聞民間普遍相信牛痘可以預防人類天花,因感到好奇的他,於1796年5月14日對一名兒童接種由感染牛痘的農婦手中抽取的膿汁作為疫苗,三個月後,他將天花接種至兒童身上,並證實該名兒童對天花免疫,這個方法因此傳遍整個歐洲,因此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皆以拉丁文中,代表“牛”的“vacca”作為字源,紀念愛德華·金納使用牛痘作為疫苗實驗的裡程碑。

路易·巴斯德並進一步闡釋接種的意義和目的,而其同事(Emile Roux及Duclaux)順著羅伯·柯霍提出的假說,將微生物和該疾病的關係確立。這項發現使巴斯德得以改良接種技術,隨後於1881年5月5日成功研發綿羊的霍亂疫苗,並於1885年6月6日讓一位兒童接受狂牛病的疫苗注射。倘若不以“疫苗”的初始定義來看,這便是人類史上第一劑疫苗。

疫苗注射特稱為預防接種。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痹、B型流感嗜血桿菌、B型肝炎、結核(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效果仍未獲得學界一致認同,因此美國、比利時和荷蘭都未採用此疫苗。)、痲疹、德國麻疹、腮腺炎,都是目前最常見的疫苗種類。

疫苗種類

疫苗的製作可以經由化學合成,由特定的蛋白質為引,製作出微妙的變化型態,使其能夠與淋巴球進行生化反應,影響抗體的製造;但它也可以是直接透過生物體製造的產物,以活體的病原為起始,藉由實驗控制的特殊環境下使其複製,或是使用死去的病原作為誘引,可以在不傷害其他細胞的情況下只刺激淋巴球。儘管一般認為活體疫苗的效果較好,但相對也較不易保存。因為涉及基因工程,引發研究倫理的問題,目前化學合成的疫苗則較為少用。

傳統疫苗

去活性疫苗——透過熱或化學藥劑將致病微生物結構破壞或將其殺死,但因部分結構仍完整,可誘起免疫反應達到疫苗注射之目的,如流感、霍亂、腺鼠疫、A型肝炎,但由於毒性較低、時效短、無法引起完整的反應,有時必須追加施打。

活體減毒疫苗——利用培養技術製造出的活體微生物,在製程中利用添加化學藥劑、改變遺傳物質、或是施以物理變化,以得到減低或去除毒性的品種。由於免疫反應主要偵測的是病菌本身外部的構造,因此減去毒性物質或微生物代謝產物仍可有效產生施打疫苗者的免疫力。例如:黃熱病、痲疹、腮腺炎疫苗。活體結核疫苗是以不具傳染性的結核菌株(strain)所制,但卡介苗在美國卻鮮少使用。

類毒素疫苗——某些微生物本身無害,但其產生、釋放之毒素是疾病的根源,部分科學家將此類毒素改造或破壞以達到免疫反應所需的基本誘發功能,卻不傷害接種者,例如破傷風和白喉疫苗。

次單元疫苗——有些毒素或微生物只需利用部分結構即可引發免疫反應,例如B型肝炎疫苗僅含有該種病毒的表面蛋白質。

新式疫苗

結合疫苗——利用細菌表面多醣結構,有時這些結構對免疫系統的辨識上效果不佳,藉由將這層結構連結上許多特殊物質,例如特殊結構的蛋白質、毒素或醣類,可以增進免疫系統的判斷力,這種方式已成功用在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基因重組載體疫苗——以微生物的生理運作為基礎,配合其他物種微生物的DNA,這種方式研發出的疫苗,可能對感染過程複雜的疾病有所幫助。例如將細菌的DNA切成片段,組合至酵母菌的染色體中,利用酵母菌製作該片段之細菌蛋白質作為疫苗,可免除致病細菌對人體的實質傷害,達到免疫效果。

DNA疫苗——對目標細胞,藉由改造過的病毒或細菌感染,以插入基因或調節基因表現的手法,引起免疫系統的活化,若這些細胞因此在表面呈現異於接種者本身的物質,將會被免疫系統辨識後受到攻擊,儘管此項技術仍在試驗中,卻有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癌症、遺傳疾病的重要療法。

注射疫苗也副作用和風險

注射疫苗也副作用和風險,有時可導致接種者不適甚至死亡,但多數副作用(side effect)僅會造成的微小的影響,嚴重的狀況較少發生,但仍應多加留心。下列各主要疫苗可能帶來的併發症及傷害(依照疫苗名稱筆劃排序):

B型肝炎疫苗可引起關節炎、腎絲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血小板減少(thrombocytopenia)、紅斑(Erythema)、血管炎(vascularitis)、急性心包炎。

小兒麻痹疫苗(polio vaccine)於1950年代首次大規模注射,由於不慎採用之疫苗為未經減毒處理的活病毒,引爆22萬人受到感染,其中7萬人發病、164人嚴重癱瘓,10人死亡;後來亦有疫苗不幸受到SV40這種對猴子無害,對人類卻是致癌病毒的污染;由於小兒麻痹病毒本身攻擊目標為神經系統,因此併發症狀如皮膚炎、注射部位附近關節疼痛、過敏反應、抽搐、多發性神經病變(Polyneuropathy)、脊髓炎、面癱、基蘭-巴瑞症候群(syndrome de Guillain-Barre)、亞急性硬化全腦炎(SSPE)都相當嚴重。

天花疫苗(Smallpox vaccine)所造成的併發症皆為醫學史文獻所記載,因自1977年起,天化被宣告正式從地球上滅絕,儘管仍有疫苗庫存以玆防範未來緊急狀況,但全球幾乎不再進行相關疫苗的接種。可能造成的症狀有注射後腦炎,美國發生機率介於1/150,000至1/25,000;疫苗性濕疹發生率約1/26000,偶有誘發癌症的案例,以淋巴肉瘤(lymphosarcoma)。

水痘疫苗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若為活體病毒製劑還可造成傳染他人的危險。

卡介苗在北歐造成發生率約1/25000的骨炎(osteitis)、也會引發“卡介苗炎”(BCGitis, becegites),這種發炎反應是嚴重、可致死的併發症,多發現於患有嚴重複合免疫不全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的孩童,在6個月或至滿周歲之前的注射有三分之一的發生率。卡介苗可說是人類歷史上使用最多的疫苗,但其成效在近三十年來倍受質疑。在歐洲,結核病盛行率在卡介苗廣泛應用之前己明顯下降,從沒有廣泛使用卡介苗的北美,結核病的盛行率也自然下降。廣泛應用卡介苗數十年的國家,如印度和中國,結核病的盛行率並沒有因為卡介苗的使用而下降。多個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無法證明卡介苗可以預防肺結核。目前比較肯定的是,卡介苗可以預防嬰幼兒的進行性初發性感染(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如結核性腦膜炎和栗粒性腦膜炎。因此,在結核病中高度流行區,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還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但不應作為控制結核病的主要措施。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的三合一疫苗的副作用主要來自百日咳疫苗,可導致嚴重急性神經異常(有80.5%的案例是在注射後24小時內發作)、智能發育嚴重或中度障礙、永久半身不遂(hemiplegia)、急性腦病變(Encephalopathy)、休克、過敏性休克。

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可引起紫斑、血小板減少、腦膜炎。

流感疫苗(Flu vaccine)可能引起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或基蘭-巴瑞症候群。

黃熱病疫苗可引起的副作用雖較輕微,可能僅是注射之後頭、背部不適,通常兩天內症狀會消失,但也有較為緊急的情況,如過敏、紅疹(rash)、紅斑、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氣喘或是出現以水腫或壞死(necrosis)為特徵的亞都司氏現象(Arthus reaction)、嬰幼兒亦可能因此罹患腦炎。

傷寒熱疫苗可引起腎病變(nephropathy),發作時間從注射後幾小時到數周不等。

嗜血桿菌疫苗可能引起基蘭-巴瑞德症候群或是水腫(edema)、發紺、紫斑的現象。

疫苗中含有微量的neomycin和polymyxin,應小心用於已知對這些抗生素過敏的患者。寶寶接種後如有發燒、紅腫、哭鬧等情況,通常很快會恢復正常。如果發燒時間超過48小時,表示孩子可能是生病了,需要請醫師診治。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