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彩色壁畫 綠顏料來源費疑猜

【正見新聞網2015年07月22日】

大陸陝西考古研究人員近年在神木縣石峁遺址(位於神木縣石峁村,是大陸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晚期城址,被稱為“史前第一城”)內發現近200塊彩色壁畫,壁畫中使用的綠色顏料來源據了解為淺海環境中生成的海綠石,卻在4千年前的黃土高原出現,令人費解。

據報導,考古工作者發現的這批壁畫殘塊,在製作工藝、繪製技法上均與漢代及以後的壁畫較為相似,代表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製作工藝及繪製技法早在4千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時期基本上就確立了。

這批壁畫成層、成片分布在遺址外城東門址內,壁畫以白灰面為底,使用了鐵紅、鐵黃、炭黑以及綠土四種顏料繪製出各種幾何圖案,其中最大的壁畫殘塊約30公分見方。

考古學界一般認為,提取綠土色的海綠石,是在水深100~300公尺的淺海環境中緩慢沉積形成。但是神木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腹地,距離海洋甚遠,4千年前是如何取得壁畫上的綠色顏料,考古學家目前沒有答案。

目前考古學界公認壁畫最早出現在中東地區,而在中國早期古文明的眾多考古發現中,考古專家發現許多東西方交流的蛛絲馬跡。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