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環保組織:香港成全球電子垃圾崗

【正見新聞網2016年11月20日】

香港最少有2個電子廢料回收場外的積水樣本,驗出重金屬嚴重超標,鉻含量超標逹499倍。

美國的環保組織和香港媒體合作,跨國追蹤美國有毒廢棄電子產品的去向,估計每月有數以萬噸計的電子垃圾運到香港;而涉及的回收場大部分是大陸人經營,環保組織形容,香港已經成為“全球電子垃圾崗”。(高鋒報導)

關注全球電子垃圾的美國環保組織 Basel Action Network(BAN),去年將200個有全球定位系統(GPS)功能的追蹤器,安置於含水銀的舊顯示屏及印表機內,然後在美國不同州份,交給聲稱於美國處理的回收商。

追蹤器顯示,有66件電子廢料出口,當中近八成來了香港,部分再經香港轉去大陸、台灣及泰國,但有36件被運送到香港的元朗及粉嶺回收場,包括25件需要入境許可證的顯示屏,但過去5年,香港環保署1張許可證都沒有批出。換言之,這些入口可能是走私。

美國環保組織以“全球電子垃圾堆填區”來形容香港,他們估計每日有50至100個貨櫃,就是說每月有數以萬噸計的電子垃圾,由美國運來香港。

與美國環保組織合作調查的香港報章“香港01”,根據追蹤器提供的位置,發現電子垃圾運入8個回收場,看到電子廢料堆積如山,足以放滿整個足球場,還有生產鏈將非法進口的顯示屏逐個拆解;個別回收場還設有“土法煉銅場”,抽取電子廢料內的金屬。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在電子廢料中淘金的,大部分是大陸人。

劉耀成說:很多不法商人和老闆,其實不是香港人,利用短期租約和棕地,從事違法行為。說得俗些,就像“搶錢”一樣,把貨買回來,馬上拿走貴价金屬。

調查指箇中原因,是大陸嚴打“洋垃圾”,而一河之隔的香港,進出口免稅,報關抽查寬鬆,所以不法商人,過去10多年一直利用香港作為洋垃圾的集散地,等待時機運返大陸牟利,但隨著大陸海關嚴打“洋垃圾”入口,迫使商人將拆解工序由大陸轉到香港。

劉耀成說:美國不是最大的走私電子垃圾(國家),不過美國可能有環保組織去監察、追蹤,還有東歐、羅馬尼亞,尤其比較落後的地區(沒人監察)。

老闆鍊金賺錢,受害的是香港土地。“香港01”記者在3個回收場外,抽取泥土和水樣本化驗。其中2個場的積水樣本,被驗出重金屬嚴重超標,鉻含量超標499倍、鉛亦超標89倍,會引致皮膚過敏,甚至破壞人體神經系統。

香港自1999年起制定法例,規定所有有害廢物進出口須申請許可證,而過去四分一世紀,未發出過任何許可證。關注事件的立法會議員朱凱迪認為,事件反映當局執法不力,存在雙重標準。

朱凱迪說:當我們香港同一套法例,但是在市區和新界鄉郊,有兩套不同執法力度,很多不同行業的害群之馬,就會利用漏洞去賺錢。

為更有效打擊外國電子廢物非法進口香港,環保署今年通過新例,預計最快明年實施,屆時電視機、雪櫃、空調、洗衣機這4種電器,以及桌上電腦、手提電腦等電子產品,均須收取循環再造費,以及要申請許可證。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譚卓成表示,新例對電子廢料入口有嚴格的要求。

譚卓成說:根據新例,存放“四電一腦”電子廢物,需要領有牌照。牌照的意思是,無論運作、處理模式、儲存方法、和儲存出路,都會有嚴格規定,確保情況可以改善。

參與今次跨國調查的“香港01”認為,有關問題涉及大陸和香港的不法集團,認為兩地跨境執法部門應合作,加強在國際間收集情報,同時設法要求出口國嚴厲執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