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3年11月15日】
晉代人陶淵明做事隨其自然。
為了生計,他出任彭澤縣令,一次太守派人來巡視,縣吏提醒他去迎接,縣吏又說要戴官帽,束官帶,不可違了體統,陶淵明嘆氣說:「我怎麼能為了五鬥米的俸祿,輕易向人屈身呢?」解下官印就回家去了。
他家有七八間草屋,罐子裡沒有餘糧,寒夜裡沒有被子,冬天穿著單衣服,一次火災,將微薄的家業燒的乾淨,他依然安然自樂,對家人說:「我正想要搬到南村去住,那裡有許多善良的人」。
他好讀書,只求明白基本意思,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當明白一點,就高興的忘了飲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書讀累了,在北窗下躺一會兒,偶遇涼風吹過,就稱自己是「羲皇上人」。
因為他為人自然,所以寫出的詩也自然天成,千百年來為人傳詠。
「不求甚解」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或不深入了解。
(《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