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故事談「置之死地而後生」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18年11月29日】

「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句話,最初來自於《孫子兵法·九地》中的「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個人愚見,「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一個險計。之所以置之死地,是因為自己兵力處於劣勢,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士兵的戰鬥力,利用士兵求生的本能,拚死相向,真正的目地是死戰求勝或死戰求和。所以這裡的「死地」,是指死戰之地,而不是必死之地。因為如果沒有任何生存的希望,大部分士兵出自於求生的本能,會選擇逃跑或投降。歷史上能夠真正做到守死不退的,除了岳飛率領的岳家軍外,還很少看得到。

楚漢相爭時期,最有名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成功戰例,當屬項羽的巨鹿之戰和韓信的井陘之戰了。項羽渡江之後,破釜沉舟,令士兵只帶三天乾糧,項羽說:"沒有鍋,我們可以輕裝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趙國!至於吃飯嘛,讓我們到章邯軍營中取鍋做飯吧!"在切斷退路的情況下,給士兵指明出路在哪裡。這時士兵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投降當戰俘,要麼死戰求勝,光宗耀祖。當然,人更願意當一個勝利的英雄,不想當屈辱的戰俘,這就將士兵求勝的慾望激發到了極致,以一當百,大大提高了戰鬥力,所以項羽才能以少勝多,一戰成名。

在井陘之戰中,韓信以幾千人面對二十萬敵軍,他讓自己最前面的對陣士兵節節後退,將敵軍引到河邊的水軍陣地。陣地利用狹獈的有利地形,使敵人雖多卻無用武之地。自己的兵力雖少,拚死卻能守得住。同時,韓信出一支奇兵,繞過敵軍主力,沖入城池,將敵方的旗幟換成自己一方的旗幟,致使敵軍人心潰散,從而大獲全勝。

以上是死戰求勝的兩個成功戰例。下面從三國故事中看兩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例。一個是張飛利用此計死戰求和,一個是馬謖誤用此計身敗名裂。

劉備一路敗退,只派張飛領數十人斷後。面對追兵,張飛讓士兵在橋後樹林中用馬尾拖樹枝四處奔跑,揚起漫天灰塵,作為疑兵。自己一人站在橋上,占據狹獈地帶。此橋只容一馬一騎,故敵人雖多,卻一次只能過一個人。同時他搬出自己的名號,利用人的虛榮心和恐懼心,提出單挑,用生死決鬥震攝敵人。說道:「吾乃燕人張冀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張飛勇戰呂布的事跡,世人皆知,沒有人敢上去單挑。又見橋後樹林中塵煙瀰漫,不覺遲疑,一時摸不透張飛的用意。但張飛不給敵人過多的思考機會,又用了一個激將法,大吼一聲,說:「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是何道理?」這句話也給了敵人一個台階。面對猛將,單挑沒有必勝的把握,又摸不清橋後到底有沒有伏兵,不敢冒然進攻。在自尊心、恐懼心和疑心的作用下,敵人也只好順坡下驢,自己給自己找了個藉口,說「這一定又是孔明之計」,選擇退兵。這是死戰求和的一個有名的成功戰例。

同時,也有誤用「置之死地而後生」而導致重大失敗的,最有名的就是馬謖失街亭了。諸葛亮出兵伐魏,料定司馬懿會從街亭進兵,需要一員大將把守。馬謖自告奮勇要守街亭,諸葛亮一再叮囑其如何安營紮寨。但馬謖的盲目自信令人瞠目結舌。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沒有當道紮寨,利用山地之險提高自己的戰鬥力,而是將軍隊駐守在山上。腹背受敵是兵家大忌。司馬懿用重兵重重圍住馬謖,使之八方受敵,又切斷水源,但圍而不攻,使對方占據高山的優勢化為烏有,一下子將對方置於必死之地。果不其然,士兵一見被魏兵重重包圍,旌旗漫山遍野,已生恐懼之心,膽膽突突衝下山去又被擊回。因被切斷水源,不足一日就人心潰散。司馬懿又令人放火燒山,使馬謖的軍隊發生更大的混亂。在死戰也不能取勝的情況下,大部分士兵選擇了投降。自負的馬謖,一沒有讓士兵看到希望,二無奇謀奇兵相助,在沒有任何勝算的情況下,就妄談什麼「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全軍覆滅,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

劉備曾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劉備是如何看出來的呢?因為馬謖雖然談起兵法頭頭是道,但對戰爭給人心理及生理產生的嚴酷摧殘缺乏足夠深刻的認識,神情之中既沒有諸葛亮那種胸有成竹、氣定神閒的氣質,也沒有司馬懿那種老謀深算、忍辱負重的城府,更沒有關羽、張飛的那種剛毅果斷、視死如歸的氣概,所以很難擔當起將帥之任。但他知識淵博,要是當一個參謀,或教書育人,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沒有對哪一位歷史人物不敬的意思。不當之處,敬請海涵諒解,不吝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