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武士上杉謙信 如何「演」義

寒小梅


【正見網2018年12月30日】

日本古代,因深受中國忠義思想的影響,形成了武士道。我們今天就講一個日本武士在古代戰爭中都能援助敵方,踐行道義的典型故事。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十六世紀日本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併的戰國時代(距現在約500年),主人公就是有越後(可看作古日本諸侯國名)之龍、軍神之稱的武士上杉謙信。

當時,上杉謙信與被譽為甲斐(也是諸侯國名)之虎的武田信玄,都是強大的戰國大名。這兩人的國土相鄰,都意欲統一天下,他們因此成為彼此強大的對手。在穩定各自國家,擴充勢力的過程中,不斷相互衝突。因此在川中島,1553年,1555年,1557年,1561年,進行了多達4次的大決戰。因兩者都勢均力敵,結果傷亡慘重。

於是雙方為保存實力,以各自互不衝突的路線進取京都。上杉謙信於1559年在北陸路線上洛(上洛就是去京都的意思)成功。被足利將軍義輝任命為關東管領。

另一方面、武田信玄以太平洋沿岸的東海路線進取京都。途中與駿河(也是諸侯國)的大名今川氏對立。今川氏在1567年8月,請求有姻親關係的相模國的北條氏康協助,禁止前往甲斐往來的商人在武田領土內進鹽。因為這件事,鹽很難進入甲斐國,這對領土處於內陸,沒有沿海領域的甲斐國來說,是生死存亡的問題,領民們非常痛苦。這對上杉謙信來說,可謂是一次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消滅對方的絕好機會。

但是,上杉謙信聞此「喜」訊,反倒心生憐憫,儘管信玄是自己的敵人,他還是不願意看到對方被人以這樣的不正大光明的手段陷於窘境,連累百姓受苦,因此向對方發送了一封信函。
 
信中說:「我和你(信玄)是以弓和箭來戰鬥,不是用米和鹽作戰。因此如果需要鹽的話,就從我國供給吧。」謙信做到了這一點,越後國和甲斐國交易的鹽價沒有因此趁機抬高。他絕不做落井下石的不義之舉。

可見,日本傳統武士道中,對義看得很重,義代表武士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是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真正的武士將「義」置於武士道精神的中心,違背的人會被譴責為懦夫。

「義」是指道義,即行為是正義,符合道德規範的。從「義」派生出很多語言如大義・道義・節義・忠義・仁義・信義・恩義等。都指不同方面的做人的正確道理。是不帶私情的,可以不顧自身得失,為他人盡全力的。現代人很多認為「義」是不實的,做起來也很難。而對真正的武士來說「義」是基於普遍的「良心法則」的絕對價值觀 。違背這些,即使武士贏得戰鬥,也被認為是不光彩的,他們自然就不會受到尊敬。

對重視「義」的謙信來說,即便是敵人,如果他們陷入困境,也要出手幫助,因為只有擁有這樣的人格,才能稱之為武士,乘人之危是怯懦的行為。因此,他不僅擅長作戰,還具有令人敬佩的人格。軍神的稱號,表達了人們對他精神境界的敬仰。這種跨越了對立關係的謙信特有的「義」的精神,一直傳承給後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是注重「義」的道德修養。孔子說:「見利思義。」不能見利忘義、要考慮是否符合道義,這才是取之有道的做法。孔子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對「生」和「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教人要「捨生而取義。」這位日本武士,真正做到了捨生取義。實踐出一段日本版的演義故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