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習俗〗過年

史珂 整理


【正見網2004年01月18日】

過年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舊的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過了年,人們就將告別寒冷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是指從臘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過節期間,民間都有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迎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現在許多中國人知道的「春節」,其實是1949年制定的,並不是中國傳統的稱呼。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