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解三國(2):何為義?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9月29日】

《三國演義》演的是「義」,因此開卷的第一個經典故事,就是「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和張飛,在張飛的桃園結成了沒有血緣的義兄弟的關係。那麼這個「義」,是什麼意思呢?

何為「義」?

「義」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做人的正理,是人活在世上,應該遵循的做人的道理,因此「義」必須是堂堂正正的,正當的,無私的,為公的,或者是為他的。因此做人有不同身份,也就有不同的義務,沒有盡到自己身份該做好的事情,則為不義,意思是違背了做人的道理。是什麼人,或者說坐在什麼位置上,就應當無私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那是你的責任,是不能推卸的,因此有責無旁貸的說法。當然也還有「義不容辭」的說法。為擔當道義,無法推辭。

比如過去的君臣,夫妻,都強調各自該遵循的道理和責任,君有君道(仁義),臣有臣道(忠義),夫妻亦然。無論是君臣夫妻,師徒朋友,或者是父子兄弟,婆媳妯娌等等,無論你處在怎樣的人倫關係,屬於何種身份,都有其具體的做人的道理,這個具體內容不同的各自應該遵守的做人的道理,都屬於「義」的範疇,都是「義」,共同之處就是正當、無私、為他、自己應該承擔的,奉行的。

所以古人說「兄道友,弟道恭」,意思是做兄長的道理就是要友愛弟弟,教導和愛護弟弟,而弟弟呢,就要感恩,懂得敬重自己的兄長,態度要恭敬,要懂得為兄長分憂。因此,在各自遵循的道理(義)下該做的事情,都是義務。那麼講到了兄弟之義,可能有人要問了,劉關張的「桃園結義」是否就是指兄弟之義呢?

展現君臣之義

我們回到作者的角度來看。作者寫三國,在講述魏、蜀、吳這三國從形成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帝王、將相,各路英雄豪傑,層出不窮,在各路諸侯興衰成敗的描寫中,作者將每個關鍵人物的故事都詳盡展開,為的就是讓人們看清不同的人,是如何在亂世的危難中、混亂中面對王位、權力和財富,進行決斷和選擇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志向,不同的品行原則,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對人心的檢驗,都是善惡的選擇,也就是古人說的義和不義的選擇。因此我們看到,戰爭不斷上演,各路英雄豪傑也不斷出場,到底誰在出自公心去報國安民,誰是表面打著正義的名義,實則為私利趁亂圖謀皇位或權勢呢?作者為了讓大家形像地看到義與不義的具體表現,寫下了這部鉅作,他對歷史的看法,也因此得以充分展現。

那麼,「桃園結義」出現在開卷,必然涉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作者要肯定的主人公,三人簡直就是三位一體,劉備是首腦,是弟弟們的頭腦,定方向的人物,而關羽與張飛,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因此我們看到,三人出場做事時,關羽在左,張飛在右。他們在盡到兄弟之義的同時,將主要展現同心同德的君臣之義,劉備不忘公心愛民敬賢、寬容忍讓的為君的仁義,與關羽等為臣的忠義將被重點展現。是作者心中讚賞和推崇的君臣關係。寫出來是教育未來的帝王將相和普通百姓用的。

因此,大家會發現,劉備這位將來的為君者,重點講的是他義理中的仁,因而為君之道有仁義的說法,而關羽張飛兩位為臣者,主要突出義理中的忠,所以,為臣之道有忠義的說法,當然大家也就會明白為何朋友講信義了,因為主要突出義理中的信。其實仁義,忠義,信義,都是相關的,不能截然分開的,截然分開,忠與信就會出現善惡不分的愚忠和愚信,反倒容易導致助紂為虐,因此古人才留下「賢臣擇主而事」的說法,要選擇仁義之主來輔佐和追隨。《三國演義》也充分在故事中展現了這個內涵。所以仁義、忠義、信義,只不過各有側重。換個角度說,無論是仁、忠還是信,背後都跟著義字,為的就是莫忘「正當無私,守住善念」這個根本內涵。

小說中,為突出劉備的仁,曹操被描繪成奸雄,與劉備形成對比,嚴肅對待歷史的人就要為曹操抱不平,覺得與歷史不符,我們就當作小說來看就好,其實都是藝術的加工,劉備也不再是歷史上原封不變的他,而是作者心中美好人格的代表。只要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是正面的,最終目的是揚善的,為了告訴人們各種義的內涵,教導人如何做一個不僅有情,更要重義的人,就可以了。

接下來,我們看劉關張結義的故事,需要首先講明其歷史背景。現今中國大陸的白話解讀認為背景是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引發的所謂黃巾起義。但這並不符合作者原文講述的歷史認識。究竟如何,我們需看原文。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