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0年10月20日】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納斯卡線」(Nazca Lines),已被發現數以百計巨大而又神秘的圖騰。近日,秘魯文化部再宣布,考古學家在當地一處陡坡上發現一隻巨貓圖騰,距今超過2000年。
秘魯文化部當地時間16日宣布,在首都利馬(Lima)以南400公裡的伊卡沙漠(Ica Desert)發現一個長37米的巨大貓科動物圖案,所處位置與其它納斯卡地畫很接近。經過鑑定發現,這個圖騰2000多年前就存在於沙漠中,輪廓線條的寬度約30釐米至40釐米不等。
秘魯負責納斯卡線考古工作的考古學家伊斯拉(Johny Isla)指出,由於該處地形複雜,考古團隊注意到山坡上的痕跡絕對不是自然生成的,於使是用無人機空拍,才發現了這個巨大的貓科動物圖騰。
文化部表示,新發現的地畫位於一處陡峭的斜坡上,受到大自然嚴重侵蝕,不是很容易辨識,甚至都快消失了。考古團隊過去數周針對該地畫進行清理與養護工作後,才還原了這隻巨貓的樣貎。
考古團隊根據圖像學的比較判斷後認為,這幅史前巨貓圖騰的誕生時間,應該是落在屬於秘魯古文明的帕拉卡斯文化(Paracas culture)晚期。
帕拉卡斯文化距今2000多年前,該文化經常在陶瓷、紡織品中出現類似的貓科動物圖騰,這個古文明比「納斯卡線」年代更久遠。
伊斯拉說,近年考古團隊在納斯卡與帕爾帕山谷(Palpa Valley)發現80至100個新圖騰,這些圖案的年代早於納斯卡文明。他表示,考古團隊還在尋找新的納斯卡地畫,考古人員也知道還有更多圖案尚待發現。
納斯卡線位於秘魯高度乾燥的納斯卡沙漠上,距今有2000多年,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Paul Kosok)發現,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目前已發現數百幅地畫,以簡單的線條、複雜排列構成幾何圖形、魚類、藻類、花、鷺、手、樹木、蜂鳥、猴子、貓等等巨大圖騰。有些地畫平行延伸數千米,有的則呈波浪形、縱橫交錯,若非從遠處或高空俯瞰,幾乎難以看清圖騰全貌。至於納斯卡線如何誕生?有什麼作用?至今仍是一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