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04月14日】
北京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老城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兩樓前後縱橫,氣勢雄偉、巍峨壯觀。作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有著悠久的歷史。
鼓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1272),原名齊政樓,寓意取齊七政(日、月、木、火、土、金、水)。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重建。該樓元末明初毀於戰火。明永樂十八年(1420)在齊政樓舊址重建鼓樓。明代鼓樓按《北游錄》所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時已是僅有台基而無鼓樓了。後重修,嘉慶五年(1800)又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再次重修。現在之鼓樓即清代重修後留存之樓。
鼓樓是一座重檐歇山頂,灰簡瓦綠剪邊的單體木結構建築物。高46.?7米,闊34米,進深22.4米,單昂單翹五踩鬥拱,梁枋繪有旋子彩畫。樓底層南北各開三座券門,東西各一座。北牆的東券門內有南北傾斜成45°角的樓梯60階,然後向西轉,又有成45°傾斜的樓梯9級,共69級可達二樓。二樓寬五楹,深三楹,由36根木柱支撐著,四面有六抹方格門窗,方磚漫地。室外有寬1.3米的走廊,木護欄,望柱高1.55米,建築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樓是暗層,本無樓梯可通。整座建築建在4米高的石台基上,寬56米,深33米,南北有磚砌台階,東西為墁坡。鼓樓占地約7000平方米。正對鼓樓大街的南門兩側,有一對高約1.25米的石獅。
二樓的寬敞大廳中原置更鼓25面,其中大鼓一面,小鼓24面,代表一年和24節氣。現存僅有被八國聯軍破壞過的大鼓一面,小鼓全無。這面大鼓長2.25 米,腰徑1.71米,鼓面徑1.40米,置於高1.8米、長2米,寬1.9米雕有雲紋的紅漆鼓座上。現在陳列著三面大鼓,當中一面是被破壞的原鼓原樣。
鼓樓上的最早計時器是銅壺滴漏,放置銅壺滴漏的房子叫漏壺室。《圖經志書》載:「鼓樓,舊名齊政,上置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中安鐃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時增添,冬則用溫水雲。」 清代已不用銅壺滴漏,改用燃香計時,包括鼓手都由專人負責。《日下舊聞考》載:「今鼓樓不用銅壺等物,惟以時辰香定更次,鼓則鑾儀衛派旗鼓手專司,香則欽天監所掌。漏壺室今猶存,銅刻漏無考。」
古時鼓樓置鼓,鐘樓懸鐘「晨鐘暮鼓」循律韻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清朝的衰亡,使鐘鼓樓逐漸失去了為古都報時的功能,擊鼓定更撞鐘報時的方法。
關於鼓的起源,相傳黃帝在與蚩尤的戰爭中,殺了一種似牛而無角的大獸夔,並以其皮製成了大鼓,用鼓聲震懾敵人,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而也就有了黃帝始做鼓的說法。另外,也有伊耆氏做鼓的傳說,《世本》中還有「夷做鼓」、「巫咸做鼓」等記載。
中國的鼓聲,自遠古就開始敲響;鼓樓的鼓聲從明代依稀傳來,一直敲到了今天,並將繼續擊穿未來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