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行善積德得福報的故事

清醒


【正見網2022年04月08日】

筆者選編了幾則古代官吏如何行善積德的故事,雖然官小位低,抱著一顆善心,同樣可以得到上天賜予的福報。

皂頭多行善事積德的福報

明朝上元縣(今屬南京)皂頭(註:衙役的領班)李中美,心存仁恕之心,常常說「公門好修行」這句話。他與掌管刑事案件的刑房朱某交好,他勸朱某說,大人信任你,如果你不利用這個機會為百姓行方便,就錯過了積德行善的好機會。朱某感嘆道:「我尚知文懂節義,你一字不識,卻能說出這樣的話,讓我實在心服。」兩人遂結為兒女親家,相互勉勵多行善事。後來朱某的兒子,年方20就考中進士;李中美的孫子,十八歲獲得鄉薦。上天誠不負也。

商輅父親善待犯人的福報

明朝中期名臣商輅的父親,為人樂善好施,常常周急救危。在嚴州府做書吏時,時常勸其他官吏奉公守法,不可舞文害人。每遇到解押到府的犯人,他必想辦法解救,使他們避免被處死。在他的努力下,絕大多數犯人保全了性命。

一天晚上,太守遙見吏舍有光。次日便問手下眾人,昨晚誰家裡有事。眾人說「商某生了一個兒」。太守深以為異,對商某說,你的兒子將來必顯貴。這個兒子就是商輅,後三元及第,成為朝廷重臣。

刑房為人洗冤得福報

明朝浙江省嘉善縣支立的父親在縣衙的刑房工作。一次,一個囚犯無辜被冤判,支立的父親很同情他,打算想辦法為他鳴冤。囚犯私下對妻子說:「支公美意,我恐怕無法報答。明天你請他到家中做客,你可以以身事之。如果他接受了,可能會更用心,我就可活命。」妻子含淚答應了。次日,支公來到囚犯家中,其妻親自斟酒侍奉,並將丈夫之意告之。支公固辭,此後仍盡心盡力為其奔走,最終囚犯被無罪釋放。夫妻倆登門叩謝,感謝其厚德大恩,並說知道他還沒有兒子,願意將女兒嫁給他,而這在情理上是說得通的。支公同意了,隨即下聘禮迎娶。

後來這個囚犯的女兒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支立,20歲就考中舉人,後由舉人官至翰林院孔目,曾做過常州學官。精於經學,時人稱為「支五經」。支立的兒子叫支高,支高的兒子叫支祿,都是從貢生入博學宏詞科,而支祿的兒子叫大綸,考中了進士。想來這都是支公不乘人之危的陰德所致。

縣差救人命得福報

一年豫章(今江西省)發生大饑荒,新建縣有一鄉民生活十分窘迫,已經難以生活下去了,家中最後只剩下一個水桶。他將其賣了三錢銀子,然後花兩錢買了點米,剩下的買了砒霜,打算和妻子飽餐後共同赴死。

剛剛做熟,某縣差上門索要丁錢,也就是人口稅。縣差說自己餓了,不知可否給點東西吃。鄉民推辭說家中並無糧食,沒法給他吃。縣差不相信,就自己進入廚房尋找,發現了剛煮好的米飯,因此責怪鄉民欺騙自己。

鄉民擺著手說:「官爺,這不是給你吃的。」隨後哭著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縣差。縣差馬上將砒霜飯倒掉並埋怨道:「你何至於此呢?我家裡還有五鬥穀子,你可拿來頂一陣兒。」

鄉民十分感激,便隨著縣差去其家拿穀子。拿回穀子後,將穀子倒出時,發現裡邊居然有五十兩銀子。鄉民以為這是縣差誤裝的官銀,馬上將銀子送了回去。縣差說:「吾亦貧人,安得此銀?殆天以賜汝。」兩人互相推讓,最後決定一人一半。此後,兩家的日子都越過越好。

多閱讀傳統文化故事,對今天大陸的中國人是有好處的,可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因果報應,從而可以反思到中共的魔鬼本性。做官是祖上積德的福報,身在官場,可以做更多造福百姓的好事,積下更大的福德,從而延續自己以及子孫後代,甚至整個家族的福報,本是好事,但是到了中共這兒,卻成了禍害百姓,禍害中華民族的場所,不僅積不了德,反而在大量的造業,毀自己的同時,也在毀自己的子孫後代,甚至整個家族,特別是迫害法輪功,迫害佛法與修煉人,是造下無窮罪業的極大壞事,中共卻在不斷的利用謊言與暴力蠱惑著各級官員參與其中。中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處處與佛法為敵,與傳統文化為敵,與普世價值觀為敵?這不是一個很值得今人去認真思考的嗎?!              

事據清代熊勉庵《寶善堂不費錢功德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