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創作研究 (上)

大陸大法弟子


【正見網2004年07月09日】

在證實法的過程中,我們有一些同修採用寫唐詩的方式來讚頌師父及大法、講真象救度眾生;有些作品寫得很好。提起唐詩創作也許有的同修會覺得很難,認為必須是學文學專業的同修才會寫;其實我認為並不難,我們只要了解了唐詩創作的一些規定和技巧,再用大法賦予的智慧是不難寫出好作品的。師父說:「比如說,寫唐詩,唐詩是什麼樣,宋詞是什麼樣,元曲是什麼樣,首先得了解這些東西,然後你再試著寫。作為大法弟子來講,也許你真的想要這樣做就能做好,一定會比別人起步快、成熟快,這也是肯定的。」《在亞太地區學員會議上的講法》。

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地是把唐詩創作的基本常識介紹給同修,給想進行唐詩創作又不太了解唐詩的同修作為參考。另外一方面,由於唐詩中近體詩的寫作規則到宋代以後就失傳了,因此從元代至今,一些研究近體詩的學者提出的很多觀點都不能客觀的反映出唐詩的格律要求,所以我也想在這篇文章中順便澄清一些歷史事實,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一、唐詩的分類、由來及作品欣賞

唐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唐人把前代產生的詩體稱為古體詩(包括樂府歌行)。把唐代所產生的新詩體(律詩和絕句)稱為近(今)體詩。如果說古體詩是傳承了唐朝之前歷代詩歌創作的精華,那麼近體詩就完全是在唐朝形成並興盛起來的。

從明代開始,研究唐詩的人習慣上把唐詩分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並認為近體詩是從「初唐四傑」盧照鄰(637-692)、楊炯(650-692)、王勃(649-676)、駱賓王(637-676)開始形成並發展起來的。這種觀點在近百年來幾乎形成定論了。其實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近體詩是唐太宗李世民傳給唐人的。根據《全唐詩》中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寫過的近體詩有五律、六律、五絕、七絕、排律。而唐太宗(599-649)在位時,「初唐四傑」有的還是兒童,有的還沒出生呢。

《全唐詩》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寫的詩共一卷88首。另外,在《全唐詩》卷27_82【雜曲歌辭・破陣樂】中記載了三首(七絕一首,六律兩首)。後世有人認為其中的那首七絕是張祜寫的、兩首六律是張說寫的。我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根據《新唐書・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記載:「唐之自製樂凡三大舞:一曰《七德舞》,二曰《九功舞》,三曰《上元舞》。《七德舞》者,本名《秦王破陣樂》。太宗為秦王,破劉武周,軍中相與作《秦王破陣樂》曲。」也就是說《破陳樂》本為軍樂曲,為唐太宗所造。另據《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四》記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七年(癸巳,公元六三三年) 春,正月,更名《破陳樂》曰《七德舞》。癸巳,宴三品已上及州牧、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奏《七德》、《九功》之舞。」唐朝的舞曲都是載歌載舞的,所以此《破陳樂》的歌詞也是當時寫的。而張說(667-730 河南洛陽人)於唐睿宗及唐玄宗時期在朝為官,跟貞觀之治時期相差了幾十年,當然不可能是張說寫的。至於張祜雖然從史書上無法考證其生卒年代,但從他寫的《馬嵬坡》《雨霖鈴》等詩中我們可以判斷出他是唐玄宗時代之後出生的,而且一生未仕,當然也就更不可能寫出《破陳樂》這種軍樂曲的配樂詩了。

為了讓大家對唐詩有更理性的認識,這裡介紹幾首唐太宗李世民寫的詩:

【還陝述懷】 唐太宗李世民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這首詩屬於排律,除了首聯外,其餘各聯均對仗,而且對仗工整。唐太宗寫的詩中還有比這更長的排律,因為限於篇幅,這裡沒有引用。但只要是對詩詞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排律比較難寫,唐朝的詩人中寫排律的並不多。

【賦得殘菊】 唐太宗李世民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濃."晚笑,風勁淺殘香。細葉凋輕翠,圓花飛碎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這首詩是五律,而且四聯均對仗。後來在律詩的發展過程中也只是要求第三、四句(頷聯)及第五、六句(頸聯)對仗就行了。

【遼東山夜臨秋】 唐太宗李世民

煙生遙岩隱,月落半崖陰。連山驚鳥亂,隔岫斷猿吟。

這首詩採用了五絕的體裁,而且也都用了對仗。貞觀十九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高麗,詩是到達遼東境內在大軍中寫的。前兩句從字面上的意思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夜色的昏沉及邊野的荒涼。後兩句通過「驚鳥亂」及「斷猿吟」襯托出唐朝大軍軍聲遠播,鳥獸震駭的氣氛,氣勢相當宏大。我還讀出另外一層含義是:大軍所到之處,敵人如驚弓之鳥、斷吟之猿,註定是要失敗的。把猿啼或某種特定的動物比喻成阻擋歷史發展的舊勢力或惡勢力,這種寫詩的技巧常被後來的詩人所運用。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韓愈的《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

【賦蕭?】 唐太宗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這首詩也是採用了五絕的體裁寫的,而且也都用了對仗。蕭?字時文,在隋為郡守,後歸唐,封宋國公。據《新唐書・蕭?傳》記載,這是唐太宗賜給蕭?並教導他做人的一首詩。「板」「盪」是《詩經・大雅》中兩首詩的題目,內容是寫西周的暴君周厲王統治時期黑暗動盪的社會情況,這裡用「板蕩」比喻黑暗暴政的統治時期。「板蕩識誠臣」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在那種動盪年代更能辨別出一個人的好壞。「臣」泛指當官的及普通百姓。比如現在的中國大陸就是江氏邪惡暴政的統治時期,在這樣的一個十惡毒世裡,一個人是隨波逐流助紂為虐還是堅持真理說真話做個好人;每個人都在他(她)自己的選擇中擺放著各自心性的位置。第三句中的「識」應讀[zhì],在古漢語中有「記住」的意思。如「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 、「默而識之。――《論語・述而》」等;「勇夫安識義」這句詩字面上的意思是:勇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記住義。「安」在古漢語中有「安詳,從容不迫」的含義,如「心皆安下切上。――《儀禮・少牢禮》」等。

從上面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寫的近體詩不僅內涵很深,而且對仗工整,平仄的運用也是很講究的,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人按照這種方法去搞創作,寫出了很多流傳千古的佳句: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絕句四首之三】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兩首絕句也是採用對仗的方式寫的(一般的絕句不要求對仗)。

另外杜甫還寫了一首《登高》的七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七律的四聯均對仗,而且採用了多種對仗的技巧。明人胡應麟曾把這首詩譽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

我認為遵守唐詩的規矩去寫詩的時候反而能寫出好的作品。千百年來那些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元曲何嘗不是嚴格按照詩詞曲格律的要求寫的呢;古人在推敲字句的時候,就是既要考慮詞義又要考慮平仄的關係,這剛好是在走正神傳的文化,那麼神就會給人開啟智慧,所以我們發現有一些字在句子中確實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反觀近代一些常人寫的自由詩,不講平仄不講押韻,寫出來的東西不僅沒有什麼內涵,而且讀起來也很彆扭。

師父說:「中國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每一朝文化,就包括這個詩歌,唐詩、宋詞、元曲也好,它們都是不同天體來結緣時所帶來的給人的文化,所以你們要想寫這樣的東西最好還是遵守它的規矩。」 《在亞太地區學員會議上的講法》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