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09月16日】
「無非是人心,有心不是悲」,第一次讀到師父在今年洛杉磯講法中關於慈悲中悲的解釋時,覺得其中的意義很深,到底包含些什麼呢,一時沒去多想。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位同修的電子郵件談關於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時,才又去思考。從「悲」的字面上看:沒有「非」字,就只有「心」字在,即無非是人心;有心在即不是「非心」,就不是悲。那麼從意義上看呢,我個人理解為:有常人心在就不是悲即不是慈悲。
所以大家說慈悲是修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因為只有去掉了許多心,許多情,才能產生慈悲,這就是修煉。我和丈夫的一些不修煉的西人朋友曾幾次問過我們:你們說的修煉到底是什麼呀。起初我們嘗試給他們多解釋使其明白,可效果不佳。後來我們就簡單的說:修煉就是不斷去掉許多不好的心,比如妒忌心、爭鬥心、表現心等等。他們馬上就明白的點點頭。
解釋修煉就這麼容易,而這個過程卻是艱辛的。人生下來就泡在情中,所有的心從情中滋生。人說我行,就高興,生出自滿心、顯示心;人說我不行,就痛苦,就生出怨恨心、妒嫉心。說我能幫助別人,比別人做得好,修得多好,多慈悲,就高興,豈不知,人心還在,執著於別人說自己好,這不是一顆心嗎?有心在就有情在,就不是慈悲。修煉者斬不斷生生世世人骨子裡的情根,就只能做個人,一個充滿人心人情的人,而非神。
自古以來修煉就難,多少有志之士苦尋過著人生的真諦。記得我讀大學時,很喜歡把古代名人的話當成座右銘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讀這些話時我感到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昇華,可是那時我常常會望洋興嘆,有一種無望無救的痛苦,不知怎樣去真正改變自己。許多年後,在我修煉了大法明白了法理後,才知道什麼叫修煉,什麼叫慈悲,什麼叫修心去欲,提高層次,返本歸真。
道理是明白了,可做起來並不容易。當一顆心老去不了,老去不乾淨時,也會感到苦。可這絕不是過去的那種無止境無出路的痛苦,因為自己在修大法,大法對修煉人的標準在,自己的信念在,正念在。這是修煉人和常人的天壤之別。再說痛苦是代替不了修煉的,只有精進。我曾聽過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學員在和同修過心性關時沒過好,看清了是自己強烈的妒嫉心,為了去掉它,就抄寫《轉法輪》中關於妒嫉心這一節幾十遍,抄著抄著,此心一點點的被去掉,最後感到自己心中充滿了正念,充滿了對同修的慈悲,妒嫉心沒有了任何空間。
我想起師父《洪吟(二)》中的話:「少息自省添正念 明析不足再精進」。作為修煉者,有心在不怕,精進實修,修出無私無我,修出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