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塔之二十二: 西夏古城最高的磚塔─承天寺塔

意文


【正見網2005年06月15日】

銀川古城西南部的興慶區,有一著名的寺院---「承天寺」,寺中有一座聳立雲宵的「承天寺塔」(現為寧夏博物館),塔因寺而得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此塔與北郊的「海寶塔」遙遙相對呼應,所以當地人便稱此塔為「西塔」。是寧夏現存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也是唯一有記載修建年代的西夏古塔。它與涼州(武威)的「護國寺」、甘州(張掖)的「臥佛寺」,同樣是西夏著名的佛教勝地。

坐西朝東的承天寺,由前後兩進院落所組成。前院是五佛殿和承天寺塔;後院有韋馱殿和臥佛殿,殿屋廊宇規模非常宏大。韋馱殿、臥佛殿二殿的兩側建有配殿。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刻有垂花門和圍牆連接著,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肅穆寧靜。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古時,承天寺時有「東土名流」以及「西天達士」往來,所以香火鼎盛,遊客駱驛不絕。

據明代《弘治寧夏新志》記載:「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內,偽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級,有殘碑可考」。《夏國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記載:西夏的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后沒藏氏,為了保佑「幼登宸極」的小皇帝趙諒「聖壽以無疆,俾宗而延永」,因而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於西夏天佑垂聖元年(西元1050年)徵調役兵數萬,歷時五、六年,修建了寺和塔,並且將西域僧人進獻的佛骨,以金棺銀槨埋藏塔下,福聖承道三年(西元1055年),又將宋朝所賜的《大藏經》置於寺內。塔和寺建成之後,並延請「回鶻高僧」登座講經。

隨著西夏的覆亡,承天寺日漸荒廢。到了元末明初,寺廢塔存,僅餘存「孤塔一座」。 王遜有詩云:「鳴鐘長塔寺,不見昔年增,廢基妻冢在,陳跡牧兒登」,正是當時寺中荒涼景象的忠實寫照。明代年間,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慶靖王)分封於寧夏之後,曾經先後增築殿宇佛閣,修繕寺塔。承天寺以「梵剎鐘聲」的美譽名噪塞上,使其成為「寧夏八景」之一。

承天寺塔在元明時期,曾遭兵火和地震的災害,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西元1739年1月3日)寧夏大地震,塔和寺全部遭嚴重破壞震毀,一夕之間遂成瓦礫之場,成為廢址。現存的塔是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820年)重修的,有著鮮明的西夏建築藝術風格,保留了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

承天寺塔,登上石階,塔建於高2.6米、寬26 米的方形台基之上。全塔連塔尖通高64.5米,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磚塔,內呈方形空間,外觀十三層、實為十一層的塔,塔身整體外形立體輪廓為角錐形,展現俏麗挺拔的藝術風格。塔的底層向東處辟有一門,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呈方形空間的塔室,室內各層採用厚壁的空心式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盤旋向上可通至各樓層。

塔身一至二層各面,只設券門和窗式空壁龕,三、五、七、九層,設置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的收分比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疊澀磚,接著又有同樣的三層收進,作為上一層塔身的基座。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懸掛鐵鈴,風吹鈴響甚是悅耳。塔身十一層以上,則向外挑出五層棱牙疊澀磚,上覆建八面攢尖式頂剎座,其上設立綠色琉璃磚貼面的桃形塔剎。四、六、八、十層設東西向多門式拱形窗洞,十一層交替的設置四明四暗大型圓窗。

整座角錐形的塔,造型挺拔,風格古樸簡潔。近觀佛塔,會發現塔身有些特殊裝飾,大體規則的有許多方形的綠色鏤空琉璃構件,每面約1~1.5米的高度分布一層設有兩個。琉璃構件所在位置的塔身中,留有方洞互相貫通。通風是其主要用途,同時也為塔身帶來了色彩美和圖案美。

參天古木的簇擁下,挺拔秀麗的承天寺塔,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中,蔚為壯觀。登上頂層,憑窗眺望,銀川古城風光和塞上美麗景色盡收眼底。若遇上秋高氣爽的天氣,還能在天地連接處看見」一線黃河」的獨特景致。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