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欣賞:《烏盆記》―見義勇為的張別古

袁榮易


【正見網2005年10月11日】

《烏盆記》是出典型的老戲,開場「行路、避雨」雷祖帶領風婆、雨師、雷公、電神及雲卒上場。雷祖吩咐布雲作雨完畢即下場,短短兩句話的過場,帶出詭異的氣氛。從前人相信鬼神就存在於與人間比鄰的平行空間裡。「社火」、「扮仙」是人神交流的隆重場合,被視為戲劇的源頭,老戲裡總要留空間給「扮仙戲」,儀式性的暗示出另外空間的崇高地位。這與民宅安有神龕的意思一樣,有鬼神監察著讓人不去做壞事。

劉世昌被害後又有「跳判、堆鬼」,這是表示趙大殺人奪財,鬼神都受到震驚;鍾馗帶領一群小鬼(一堆鬼),護送劉世昌的鬼魂找到張別古以便伸冤。鬼神與人有一種微妙的關係,鬼神不能直接現身干預人間的事,但是可以起到串連的作用。俗話說:「戲不夠,神仙湊」,「扮仙戲」醞釀出「祭神如神在」超越性的觀點,俯瞰人世,使空間多一個層次。不但很容易補滿「戲不夠」的地方,又容易使觀眾情緒高昂。跳判時的撒火彩,形像化的凸出這些超越與高昂,這是社火遺制,通過火進入另一空間。

年紀很大的張別古,生了場病無法去賣草鞋,也就沒有收入,因而跑去欠他錢的趙大家中要錢,但錢沒要到只要到一個盆,而劉世昌的鬼魂就隨盆跟上了。鬼神的安排很奇怪,不叫鬼去找仁人義士英雄好漢,偏偏去找一個無財無勢、遇事退縮的「小花臉」(在舞台上逗哏的角色)。張別古遇上這種事只好認了,戲中刻劃他逃避不成,最後硬著頭皮幫鬼伸冤的過程,滑稽可愛,甚至還被打了五大板。審案的包公發現錯誤賠他五錢銀子,也就解決張別古最重要的吃飯問題了。

逢到別人有冤屈的時候,包公都不能弄得清,你願意站出來為他說一句話嗎?張別古做到了,相信你也能做得到。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