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黑洞附近形成新星體

莫心海


【正見網2005年10月17日】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新聞報導,天文學家用NASA錢德勒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心巨型黑洞附近發現數十顆新星體。這些大型星體距離銀河系中心巨型黑洞不到一光年處。科學家們認為黑洞是一種密度極高的宇宙天體,會將周遭所有東西吞噬,沒有東西能逃過黑洞的龐大引力。可是現在在黑洞附近環境如此險惡的地方發現有新星形成,讓科學家嘖嘖稱奇。

上圖左為銀河系中心的錢德勒X射線影像,右為銀河系中心黑洞附近的巨大氣體盤

這些新發現的星體,質量為太陽的三十倍至五十倍,亮度為太陽的十萬倍。星體的明亮度顯示,星體燃燒燃料氫氣的速度遠比太陽更快。

研究者之一,英國雷瑟思特(Leicester)大學的塞爾給・納雅克辛(Sergei Nayakshin)說:「人們對黑洞的一般認知是,黑洞具有驚人的力量與破壞力。這一發現非同尋常,因為這一黑洞沒有僅僅破壞星體,而且也幫助創造出新星體。」 他說,這些星體距離黑洞夠遠,可以繞著黑洞維持軌道運行,就如同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一般。這一發現說明 「星體的形成比我們原先所知的更加頑強」。

由於新星體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太近,按照星體形成的「標準理論」,黑洞附近的氣體雲團應該被黑洞的潮汐引力撕裂而不是形成星體。該發現表明星體形成的標準理論在這裡不再適用。

哈勃望遠鏡發現的「嬰兒」星系

無獨有偶,近期還有許多重大的天文發現遠遠超出了理論的預期。2005年9月27日NASA哈勃(Hubble)網站報導,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和斯匹哲望遠鏡觀測到形成於「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而大小卻有銀河系的8倍的新生星系。而目前「標準」的星系演化理論認為星系的形成是由小型星系不斷融合成為更大星系的結果,要形成這麼成熟的星系至少需要幾十億年。但這個「超重」星系顯然不符合這種模式。

返老還童的星體 V4334 Sgr

2005年4月7日太空網報導,科學家利用超大陣列射電望遠鏡(Very Large Array radio telescope)發現一顆走向生命盡頭的古老恆星從新恢復活躍,而且這顆恆星在幾年內完成了通常要幾百年才能完成的演變,也就是說其演變的速度比理論預測的快了一百倍。

這些新發現涉及到星體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等宇宙學上的關鍵問題,表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了解距離真象還有很大的偏差。

參考文獻

1. http://chandra.harvard.edu/press/05_releases/press_101305.html
2. http://hubblesite.org/newscenter/newsdesk/archive/releases/2005/28/
3.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050407_old_star.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巨變中的宇宙

正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