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戲中法家人物的反派角色

李劍


【正見網2005年12月04日】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粉墨登場,創立各種各樣學說,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但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其中最邪惡的當屬以韓非子、李斯、商鞅為代表的法家學說。隨著歷史的演進,其不講道德、舞弄權術、大搞陰謀詭計、嚴刑峻法、苛刻暴政被集古今中外邪惡之大全的中共所繼承。在人類這台歷史大戲即將落幕之即,現在也到了該徹底清理它們的時候了。

(一)作繭自縛的商鞅

商鞅年輕時就推崇法制,精通刑法。秦孝公準備重振霸業,在全天下物色人才時,商鞅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去求見秦孝公。

商鞅一開始用五帝、三王之道說服秦孝公,秦孝公不感興趣。了解到秦孝公想趁自己在位時就揚名天下的急於求成的心態後,商鞅就用五霸之道勸說他,於是商鞅得到了重用。商鞅說服秦孝公開始變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

商鞅的新法清晰而嚴厲。全國百姓每十家成為「什」,每五家成為「伍」,一家有罪,其餘九家都要檢舉,否則十家連坐。還有許多嚴厲的處罰措施。百姓不敢議論新法,更不敢為非作歹,整個社會顯得非常安定,但這並非由於百姓道德的提升而是因為懾於新法的嚴酷。

有一年,商鞅勸說秦孝公攻打魏國。商鞅派人送信給魏公子.n,騙.n說希望能與他相會,一起喝杯酒,訂立盟約,然後收兵回營。.n信以為真。但是會盟之後雙方正在喝酒時,商鞅的伏兵俘虜了公子.n,趁機打垮了魏軍。可見商鞅是個陰險狡詐、背信棄義、為達目地不擇手段之人。

商鞅做秦相十年,得罪了許多人。趙良曾告誡他說:「靠小臣見到秦王,這就不是正道;做秦相不以百姓為主,卻大肆修建宮廷,這可不是建功立業的正道;對太子的師傅實行酷刑,用嚴刑峻法殘害人民,會累積怨恨和禍患。如果您還是貪圖財富,難以放權,壓制百姓,那麼秦王一旦去世,您就會遭殃的。您只有勸說秦王,讓他重用隱士、遵從禮法、尊重有德之人,您才會安全,否則不久就會大禍臨頭。」商鞅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五個月之後秦孝公死了,太子登位,馬上派人逮捕商鞅。

商鞅逃到關口,晚上想住店,店主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商鞅的法令規定,不能留宿沒有證件的人,否則店主就算犯罪!」商鞅長嘆道:「唉!法制過分,竟然可以達到這個地步!」只好連夜逃到魏國。魏國人憎恨他曾欺騙公子.n而使魏軍吃敗仗,一開始不肯收留他。後來怕得罪秦國,就把商鞅抓住送回秦國。秦國聽說商鞅回來了,就出動部隊攻打商鞅,在鄭國殺死了他。秦惠王用五馬分屍來處治商鞅,然後殺掉了商鞅全家。

(二)主張「人性惡」的韓非

中國傳統哲學很重視人性的問題。孔子、孟子認為人性之來源是天,這個性是善的。因為「知其性,則知天矣」。此天性的概念是儒家道德思想的出發點。與此不同的則是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觀點。

韓非認為人性是惡的,這齣於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所謂「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一切都由利益決定。人性之惡是無法用道德及教育來感化的,只有用權柄、威嚴及刑罰才能懲治。

韓非認為,隨著世界人口越來越多,大家都會為利益而爭鬥,這麼多人天性都是惡的,只有更進一步用法律、勢力、威嚴來處理人性的惡,用嚴刑的法治來鎮壓人民才能防止社會動亂。在治理國家方面,不能靠人民自動來為國家服務,要用威勢嚴刑來強迫人民行動。韓非子不相信愛心感化的力量,而是信仰權勢武力的力量,因此他主張刑罰而不贊成仁愛。

韓非寫了多篇文章,一共十多萬字。有人把他的書傳到秦國。暴君嬴政讀了之後,覺得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感嘆說:「我如果有機會見到這個人,跟他交往,就是死去也不遺憾了。」李斯告訴嬴政,韓非子就在韓國,秦國因此立即進攻韓國。

韓王安於是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終於見到了他。大概是「物以類聚」吧,秦王對他一見如故,很是欣賞。但是李斯、姚賈害怕韓非受寵,影響自己的地位,就陷害韓非,在秦王面前誹謗韓非。秦王就下令懲罰韓非,李斯得令,派人送毒藥,命令韓非自殺。結果韓非不得善終,客死他鄉。

秦二世胡亥也深受韓非學說的影響。他用韓非的原話給自己享樂和鎮壓人民找理由,認為不能以堯舜禹為榜樣,貴為天子還辛苦勞作,為百姓作出犧牲。所以二世恣意妄為,重修阿房宮,其暴虐終於導致義軍迭起,秦王朝短命而亡。

(三)倉鼠之志的李斯

李斯與韓非都曾經拜荀況為師。李斯學成之後辭別自己的老師時說:對人最大的辱罵就是卑賤,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窮困。處在卑賤的地位、生活在窮困之中而批評社會、鄙夷利益,這不是作士人的心胸。這段話是李斯對自己人生志向的總結,他的人生動力就是追求高貴的地位、物質的利益,除此之外,都不在話下。為了達到這個目地,他殫精竭慮、不擇手段。

《諫逐客書》是中國文學史很重要的作品。李斯在這裡不僅強調了外國的人才對秦國有用,還特彆強調了外國來秦國尋求功名的士人都願意效忠秦王。那麼,他是怎樣對待令自己崇拜不已的同學韓非呢? 據《史記・韓非列傳》記載,李斯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而陷害韓非,而陷害韓非所使用的理由,恰恰就是當年自己被驅逐的理由。在這裡,李斯口氣一轉,說外國人不能效忠秦王,這是人之常情。看到這裡,我們對那篇精彩的《諫逐客書》的誇獎就要大打折扣了。李斯勸說秦王把韓非殺掉以免韓非可能幫助其它的國家與秦國作對。可見,李斯在極度的嫉妒中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對於可能的競爭敵手一定要斬草除根。看到秦王還沒有最後下定決心,李斯就把韓非毒死在獄中了。果然,秦王很快就後悔了,但是李斯已經捷足先登。所有心腸險惡、殘酷無情的人看到這裡恐怕都要撫膺長嘆、自愧不如了。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向秦王表示忠心,但是,他對秦始皇沒有絲毫的忠誠。他與趙高一起封閉秦始皇的死訊,偽造遺詔,陷害扶蘇、蒙恬,扶持二世胡亥當上了皇帝。這是秦朝滅亡的開始,而李斯作為丞相,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李斯縱容胡亥驕奢淫逸、壓榨百姓、迫害大臣,導致普天下之人對他們的怨憤,六國舊族與陳勝、吳廣紛紛起義,近逼首都咸陽。二世質問李斯時,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爵祿地位,運用超人的辯才,教導胡亥:作皇帝不能為天下服務,而要讓天下為你服務。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你要對所有人嚴加監視,用酷刑懲罰他們。他舉了一個例子,把灰土灑在道路上本來是很小的過錯,但是商鞅對這個人施了殘酷的肉刑。百姓看見這樣小的過錯都要受到那樣殘酷的刑法,因此就會俯首帖耳為你服務了。

李斯進一步勸說胡亥要自我放縱、享盡人間之樂,並無恥的說這樣才能算是賢明的帝王,決不能讓仁義的道德、忠烈的感情、大臣的諫說等等妨害了自己。李斯告訴二世要限制一切,但不能被任何東西所限制。聽了李斯的勸告,胡亥變本加厲的搜刮民脂民膏、殘害百姓。對人民敲詐勒索多的官吏被稱為「明」,使用酷刑殺人多的官吏被稱為「忠」。朝野上下怨聲載道,起義軍獲得了廣泛的支持,結果秦朝迅速滅亡。所以,司馬遷說李斯不忠於秦朝,是很精闢的。李斯的智慧僅僅為了保證自己飛黃騰達,而秦朝的江山天下根本不是他真正關心的。

多行不義必自斃,李斯遇到了更為狡詐、陰險的趙高並慘死在趙高的手裡,家族被全部殺光,這也是報應,咎由自取,一點兒也不奇怪。

結語

中華民族歷來尊崇仁義道德,統治者講求王道、仁政,推崇仁、義、禮、智、信的儒家思想幾千年來始終是中華文化的主流。而法家理論的核心恰恰是不要一切道德。五四以來的一些知識分子推崇法家,把仁義道德當作「吃人」、殺人的軟刀子。共產邪惡主義傳入中國後,更是給惡人徹底拋棄一切道德約束提供了理論基礎。中共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不講道德,最邪惡的法家思想,再披上馬列主義的邪皮,製造「假、惡、鬥」的黨文化並給全國人民洗腦,危害華夏子孫幾十年,其反人性、反自然、反天理的罪惡罄竹難書。

從李斯一生的行為,從他給秦始皇、秦二世出的主意、做的說教,我們看到法家人物為了追求個人利益、尊貴地位、物質享樂而不擇手段,不顧親情,不顧友誼,不顧社會輿論,不惜犧牲他人利益甚至他人生命,務以殘酷為尚的思維與行為模式。因此,秦始皇、商秧、李斯和那個「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都成了中共頭子毛××等暴虐之人崇拜和效仿的對像。

歷史上的法家人物由於其惡行受到了天譴,最後都難得善終。以法家思維和行為模式為尚的中共及其追隨者也必將得到同樣的下場。

中共惡黨由於罪孽深重,即將被眾神解體。在這歷史大戲即將落幕的時刻,我們有必要將法家邪惡的文化從人類文明中清理出去,正本清源,回歸真正的傳統文化,恢復對自然的謙卑和對神佛的敬畏,重德行善,復甦我們的人性和良知,重建以尊重人性和具有普遍關愛為基礎的中華文明。

(English Translation: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722)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