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聖典 (十)

文正 編輯整理


【正見網2007年05月28日】

三、歐洲篇 (5)

「朋友啊,你可記得。我們都是來自天上的客。輪迴中,在把誰等待。冥濛間尋覓的又是什麼?下世前的誓約是否還在胸中銘刻,面對真相為何拒絕?大法弟子沒有錯,是神在兌現著曾經的承諾,眾生等待與擔心的都在做,慈悲是神永恆的狀態,時間可是轉瞬即過。」──女高音歌唱家姜敏2月27日晚在柏林國際會議中心的舞台上深情的唱著這樣一首感人的歌。

當這首歌響起的時候,坐在觀眾席中的一個德國婦女的眼中突然充滿了淚水。「我知道我為甚麼會這樣。我意識到了我曾立下的誓願。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會來到地球上來。」這位德國婦女在晚會結束後這樣對記者說。 這位名叫葛布耶爾的女商人居住在距柏林有兩個半小時車程的德國東部小城克姆尼茨。為了觀看新唐人電視台首次在德國舉辦的全球新年晚會,她和她的兩個朋友專程趕到了柏林。

直到當晚觀看晚會的近3000名觀眾都陸陸續續離開了演出中心,葛布耶爾還沉浸在晚會的氣氛之中,不願馬上離去,「這台晚會簡直是太美了,無論是舞蹈節目中那些鮮艷的服飾,還是在昏暗中閃亮的蠟燭;無論是歌唱家們優美的古典唱法,還是舞蹈演員們輕盈飄逸的舞姿和控制自如的動作,一切都讓人那麼感動,興奮。」說著說著,葛布耶爾一邊笑著,一邊卻又一次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夜晚」, 葛布耶爾身邊的朋友和她深有同感。「我能感受到這場晚會要表達的信息,非常強烈。好像每一個音符中都含有這些信息」,站在旁邊的另一位德國先生如是說。

另一位感觸良多的女子是斯爾維亞,柏林的一位記者。她在晚會閉幕後對記者說:「這場晚會包含的內容真的非常豐富,我坐在觀眾席上時就在想,是不是只有這些了,不會再有新的內容了。結果,啊,馬上又來了完全不同的,嶄新的一段,整個晚上都是這樣的,不斷給我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斯爾維亞說,這場晚會不僅從藝術上、服飾上,給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清楚的感覺到節目中包含了不同層面上的內容。 這些深層的內容引起她強烈的興趣,「我現在覺得,我非常想學習更多的精神信仰方面的書籍,或者讀一下晚會的介紹,讓我可以更好的理解晚會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場晚會帶給了我一種的動力,讓我步入這方面的學習。」

黃堅文先生在柏林從事環保方面的工作。他向記者表示,「演出很好,感覺這些演員都很有魄力,看起來我們大家都很滿意。不只是中國人看得懂,而且讓外國人也能夠了解,接受。」他希望以後能夠多多請這些演員來表演。「每一個節目背後的內涵,尤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都是非常深入的。另外,主持人兩種語言(中文和德文)都介紹的很清楚,很透徹。」黃堅文先生還表示所有的節目都喜歡。一些古代的故事,比如岳母刺字的故事,都很有意義。

柏林電台音樂欄目的記者斯密滕多夫先生和幾位朋友一起觀看了神韻舞蹈團2月27日在柏林的首場晚會。

斯密滕多夫在節目結束後告訴記者,他喜歡晚會的每一個節目,「這麼多舞蹈演員在舞台上飛啊,跳啊,可是動作如此輕盈,就像腳底下長了馬達。」

他說,他尤其對《造像》中的場景轉換感到特別神奇。「演出從雕塑般的造型非常自然的轉換到動感十足的舞蹈,最後你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又回到了雕塑般的造型。這麼快,又這麼自然,簡直是大師級的作品」。他說,他實在揣摸不透這其中的能量從何而來。

斯密滕多夫先生認為,當今世界各國只關注中國的投資環境和經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能有這樣一個帶有精神運動背景的演出來表達博大的中華文化,真是非常好」。他希望不同國家的人民都能看到這場晚會,「因為這真是給不太熟悉中華文化的西方民眾的一個最好的禮物,以它特有的方式給人帶來歡樂和驚喜。」

斯密滕多夫表示,如果新唐人新年晚會明年還會在柏林上演,他一定要再來看,並且還要把晚會推薦給其他朋友。

第一天晚會結束時,記者採訪到到從兩百多公裡以外趕來柏林觀看新唐人晚會的兩位德國女士

她們說:我們不虛此行,這次來得太值得了。這場晚會太好了,很神聖,講述的都是神佛的故事。啟發自己對人生的思考。

一個女士覺得,人在年輕時,往往會做一些錯事,也不會對神佛感興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開始詢問自己和世界,追尋自己生命的來源。今天這場晚會再次引發我對這個嚴肅話題的思考。就像那位男歌手(關貴敏)在歌中唱的「天地茫茫我是誰」,唱得太好了,非常值得人們思考。

另一個女士對舞蹈「造像」推崇有加,讚嘆仙女神佛的服裝美麗神聖,她對這個舞蹈的理解和一般中國人不太一樣。她認為那個石匠原來並不是高尚的人,夢到仙人,經過聖人的指點啟迪才成為一個好人。所以她晚會後也要好好反省自己,做一個好人。

新唐人新年晚會德國柏林專場第二場於二十八日晚二十二點四十五分,在觀眾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圓滿落下帷幕。觀眾們在大幕落下後依然熱烈鼓掌,不斷地喝采。

德國觀眾以「完美卓絕」來形容晚會的節目,並且覺得被晚會的色彩與音樂感染,猶如滲透整個身體。他們感到發現另外一個中國。德國觀眾感受到晚會高層次的藝術水平和哲學價值。

一對來自伊朗的建築師夫婦幸今晚觀看了演出,非常感動同時也非常遺憾「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美好的表演,為甚麼只演兩場?」

藉由「草原牧歌」和「傣族舞」使西方觀眾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男子陽剛,女子柔美有了感性認識。當表現清朝格格的「滿族舞」的大幕剛剛拉開,觀眾席即發出一片驚訝讚嘆聲,熱烈的掌聲隨即滾滾而來。

德國柏林兩場晚會近六千觀眾中有百分之九十是西方觀眾。他們對晚會呈現的中國文化很認同,認為整台的演出都非常精彩,充滿東方韻味,色彩豐富絢麗,音樂流暢和諧。

柏林的歌爾拉赫太太讚嘆「舞蹈、音樂、色彩都極其出色高雅,演唱的歌詞也深具中國哲理,發人深思」;一位雜誌編輯謬勒先生讚嘆晚會呈現給觀眾的是中國豐富多元的傳統文化,每個節目都是一段完全不同的故事、歷史,引人入勝、發人深省。

柏林的觀眾們對這場包羅萬象的東方藝術盛會稱讚再三,衷心感謝神韻藝術團帶給他們這樣純淨、高雅、祥和、清新、明快,而且健康嚴肅的藝術享受。

來自柏林的阿爾布萊希特太太熱切地詢問:「是否每年都會有這樣的演出?明年如果有,我無論如何都要來,太美了。我覺得最後給演員的掌聲不夠,如果大幕能再拉開一次,我們就可以再回報他們更熱烈的掌聲了。他們表演得太棒了!」

孔肯先生是德國聯邦記者協會主席。他不但是一位資深記者,同時還任教於包括德國時事評論研究院、德國奧爾登堡大學等許多機構。看完晚會後的孔肯先生說:「晚會使我對中國文化留下了一個深刻印象。我相信,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將給德國帶來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中國。通過文化我們能夠理解很多發生在中國的事。」

孔肯先生還說:「其實以前我對中國藝術了解不多,有限的一些認識是從電視和報紙上看來的。這個晚會給了我一個真正認識中國文化的機會。原來中國文化有如此美好,這都是這台晚會給我們帶來的。」

孔肯先生接著說:「現在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已經不只是停留在德國媒體中看到的只語片言,晚會給了我們一個關於中國文化的全景。而且她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內涵的平台。晚會把演出的宗旨──神話和傳奇完全表現出來了。對於我們這些遠離中國的德國人或者歐洲人來說,她提供了一個讓我們西方人了解這些中國文化內涵的形式,而且是我們能夠理解的一種形式。」

格律泊(Groeber)女士和華格納(Wagner)先生在眾多的德國觀眾中很引人注目,他們兩個都穿著鮮艷的中國傳統絲綢服裝,一個紅色,一個藍色。在朋友的推薦下,兩個人專程從五百多公裡之外的慕尼黑(Muenchen)趕來看這場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晚會,在晚會前還去一家賣中國服裝的店鋪買了新衣服,要「穿新衣,過大年」。

這對德國年輕人很喜歡這場演出,當被問道最喜歡哪一個節目的時候,兩個人都語塞了,之後又幾乎同時說:「所有的都喜歡。」給華格納(Wagner)先生印象最深的是舞蹈演員們漂亮的服裝,輕柔的動作。格律泊(Groeber)女士還特別提到,這場晚會所表達的一些東方價值觀念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基督教中也講人與人之間要像兄弟般友愛,要愛別人,還要對別人寬容。所以這台晚會所表達的東西我們都能理解。」

雖然這台晚會涉及的範圍很廣,既有中國歷史故事,也有現實問題,還涉及東方的宗教信仰,但華格納(Wagner)先生覺得能看懂,「主持人的解說很清楚,而且簡潔,也很幽默,如果沒有他們的解說,那德國人可就看不懂了。」

穆勒(Mueller)先生是上一屆國會議員,這次也攜夫人來看二十八日的新唐人新年晚會。和大多數觀眾一樣,他們對舞蹈演員們讓人眼前一亮的服裝,多樣化的頭飾,富有表現力的長袖和彩帶讚不絕口。

一位來自新加坡的洪女士很喜歡幾位歌唱家演唱的歌詞,她認為歌詞寫得很有內涵和意義,很深刻,她還很喜歡每一個節目,她覺得每一個演員都很盡力,這很難得。

柏林附近法蘭克福毆達的維亞德裡納大學Viadrina法學系教授威特曼夫婦(Wittmann)很欣賞新唐人晚會,維特曼教授能讀天幕裡中文歌詞,他特別喜歡楊健生唱的「天安門廣場,請你告訴我」,他認為這首歌的內涵很深,他和太太都理解了什麼是真和善。他說當時他們決定要來看節目時,同時收到了好幾個不同的邀請,有中國功夫、宗教、越南節日等,如何取捨對他們來說還真有點作難,他們最終選擇了新唐人,是因為他們覺得新唐人節目是中立的。

家住柏林的工程師內雅迪(Nejati)先生剛開始看節目的時候有些困惑:「剛開始我就很奇怪,我覺得從中國大陸來的演出不可能組織的這麼好。」演出中舞台上的道具,演員的服裝都換的很快,花木蘭從女裝到男裝,再到女裝,到台下換衣服,也就是幾秒鐘的功夫就換好了。而且每個節目之間的銜接緊湊,沒有讓觀眾等待。「後來聽說這些演員不是來自中國(大陸),我就明白了(他們為甚麼組織的這麼
好)。」

奧斯藤先生(Nils Oesten)是柏林國際會議中心的項目經理。柏林國際會議中心每年都會舉行多次舞蹈演出,除了傳統的芭蕾舞劇以外,柏林的觀眾也時常可以在這裡看到來自印度等亞洲國家的舞蹈節目。然而,在柏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大型的中國音樂舞蹈晚會對於奧斯藤先生來說還是一次全新的經歷,「這場晚會所表現的藝術情調別具一格。這樣的晚會在德國非常少見。」

《迎春花開》是奧斯藤先生在上半場的節目中最喜歡的一個舞蹈。他認為這個舞蹈「翠綠的服飾和鵝黃的手絹,顏色搭配的十分巧妙,把春天的風格表達的淋漓盡致,充滿了新鮮溫暖的能量,也充滿了活力和感染力。充分體現了女性的柔美」。

讓奧斯藤先生的太太特別感動的是舞蹈《歸位》中,被迫害死的法輪功學員從黑暗中走向光明的一幕。「被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被從黑暗中被救度,走向光明的那一瞬間,讓人感覺太美好了。我認為這表述的是我們大家的共同願望,希望黑暗的力量不會掌控世界。她說:「善惡有報的說法在歐洲文化中也是存在的。這一幕並不讓我感到陌生,他讓我想起了我們歐洲古代文化中的內涵」。

施奧特女士(Schott)是一位繪畫設計師。她有一個已經學了三年中文的女兒。施奧特女士告訴記者說:中國的音樂,東方美妙的旋律,讓她感到十分親切,絲毫不覺的陌生。

而整場晚會讓她感受最深的是那種和諧的氣氛――「絕對、完美的和諧」,「甚至表現戰爭的舞蹈,都絲毫沒有那種侵略性的,惡的東西在裡面,而是非常和諧,非常善良,讓人感到很舒服。」

這位愛好藝術的設計師注意到新唐人新年晚會利用一流的技術把天幕完美的與舞蹈融為了一體。 「晚會雖然利用了現代的技術,表達的卻是古老的文化。這種現代技術與古老文化互補交融的方式,特別吸引人」。她認為,舞蹈《燭光》中的天幕設計起到了一種讓空間無限延伸的作用,像一座橋樑一樣,讓人感覺捧著燭光的修煉人遍布天宇。

海爾(Heil)先生在柏林當警察,今天也攜妻子一同觀看演出。他說:「我無法說出哪個節目最好,因為整場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非常漂亮,而且很自然,可能因為這些藝術家們不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吧。」

沃爾夫曼女士(Wollfermann)也是柏林人,她說:「我很喜歡這場演出,很高雅。整台節目都可以看出來他們為了演出成功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演出內涵豐富深沉。有幾個節目還包含了一些信仰團體的內容,那些絢麗多彩的舞蹈也有深刻內涵,不像我們這裡(德國)舞蹈只是為了娛樂。」

卡爾蒙特(Kalmund)先生是一位律師,家住波恩(Bonn),喜愛中國文化的兒子邀請他來柏林看演出。當被問到德國觀眾是否能看懂這場反映中國文化的演出的時候,他說:「我覺得可以,舞蹈節目的時候很多德國人都在起勁的鼓掌,有的人還發出叫好聲。」

科爾貝克(Colberg)女士已經退休,她一直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也有一些中國朋友,這次她就是通過一對中國夫婦的介紹前來觀看晚會的。她說:「這台節目非常美,而且內涵不一樣,比如關於法輪功在中國被迫害的內容,在中國大陸這些節目就不可能上演。」

柏林記者協會經理米歇爾.雷狄斯克博士這樣評價晚會內涵。晚會綜合了古典和現代舞蹈,很不錯。晚會中表現出來的中國文化和歷史給他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影響。「這是我第一次和中國人一起歡度新年,而且是通過晚會這樣的形式,我非常高興。」

柏林是一個多元化大都市,有350萬人口和各種民族的多元城市。近幾年柏林政府多次提倡各民族互相融合。在這一點上,雷狄斯克博士相信,晚會所提供的信息及內涵是對柏林各民族間融合的一個貢獻。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