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百家姓》(3):馮陳褚衛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9月10日】

馮 (ㄈㄥˊ)。(féng)

【歷史來源】

馮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昌之後:

據《元和姓纂》、《後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后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攻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於馮城,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

2、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

據《世本》所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後馮邑被晉國所奪,成為魏氏子弟長卿的封邑,長卿的後裔也稱馮氏。是為河南馮氏。

【郡望】

1、始平郡:東晉時置郡。治所在槐裡(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南)。
2、杜陵郡:梁置杜陵郡。治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此支馮氏,為上黨馮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馮唐之弟馮騫。
3、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潁水得名,治所在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郡治相當於今河南省登封,寶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武縣以北的地區。
4、上黨郡:戰國韓置郡。治所在壺關(今山西省長治市北),西漢移治長子(今山西省長子縣西)。此支馮氏,其開基始祖為戰國時韓上黨太守馮亭。
5、長樂郡:有二處,一是後魏及隋代所置長樂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冀縣一帶,一是唐代所置長樂郡,治今福建省閩侯縣。
6、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郡治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天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
7、弘農郡:西漢武帝元鼎四年(西曆年113年)時置郡。治所在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北)。郡治相當於今天河南省內鄉以西、陝西省祚永以東及華山以南地區。
8、河間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平帝時相當於今河北獻縣、交河、武強等一部分地區。其後或為國,或為郡。

【堂號】

1、始於堂:馮姓遠祖始於周代。族譜載:“受姓始祖畢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緒業,武王踐位於畢,今陝西西安咸陽縣畢原,康王十二年保鰲東郊,厥後支子採食於“馮阝”,即始平郡。子孫去邑為氏,書作馮。”始平乃馮姓發祥之地也。
2、市義堂:戰國時節候,馮歡是孟嘗君的門客,啟初孟嘗君並沒有重視他。有一次,孟嘗君派他去要帳,他當著欠帳人的面燒掉了債券。他回去之後,對不了解情況的孟嘗君說:“討來的錢,我全部買成了‘義’,帶回來了。”孟嘗君雖然說不理解,但也不好意思指責他。後來,孟嘗君被罷官,卻意外受到百姓夾道歡送的盛遇。這時候,孟嘗君才醒悟過來,感動地對馮歡說道;“你給我買的‘義’,可真是無價之寶呀!”馮姓以“市義”為堂號。
3、同輿堂:或三同堂,根據《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同歲,幼同學,娶高祖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又同案而食,同硯而學--同輿、同硯、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此外,馮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大樹堂”、“四德堂”、“樹德堂”、“瑞錦堂”、“天寶堂”、“三元堂”、“繼立堂”、“四山堂”、“始平堂”、“豎德堂”等。

【歷史名人】

馮夢龍

馮夢龍(西曆1574-西曆1646),明末時期的一位小說家。長州(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字猶龍,又字耳猶,號翔甫、姑蘇詞奴、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等。為崇禎間貢生,官壽寧(今福建省壽寧縣)知縣。他通經學、善詩文、尤其是工小說、詞曲。集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世稱 ”三言”。又和“二拍”合稱“三言二拍”。

馮夢龍在《雜智部總敘》中說:“正智無取於狡,而正智反為狡者困;大智無取於小,而大智或反為小者欺。破其狡,則正者勝矣;識其小,則大者又勝矣。況狡而歸之於正,未始非正,小而充之於大,未始不大乎?”點明了這些雜智故事的認識價值。全書既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大謀略,也有士卒、漂婦、仆奴、僧道、農夫、畫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機智。這些故事匯成了中華民族古代智慧的海洋。書中涉及的典籍幾乎涵蓋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筆記、野史,使這部關於智慧和計謀的類書還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校勘價值。書中的一千多則故事,多數信而有徵,查而有據,真實生動,對我們今天學習歷史,也是有益的。

陳 (ㄔㄣˊ)。( chén)

【歷史來源】

1、源出於媯姓。

周武王滅商後,封舜帝之裔孫媯滿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建立陳國。春秋末期,陳國被楚惠王所滅。陳國公族子孫遂以國為氏,也有部分子孫以祖上媯滿之名命姓,而形成陳、滿二姓。河南淮陽作為陳姓發源地,至今仍有“老陳戶”的別稱。

2、出於陳國公族後裔。

又春秋中期,陳厲公之子陳完避難逃奔齊國,改姓田。其子孫於戰國中期建立田齊以代姜姓齊國。在秦始皇滅齊之前,齊王田建之第三子田軫出奔楚國,拜楚相令尹,封潁川侯,封地在今河南省長葛市北,並恢復陳姓。此支陳姓奉田軫為始祖,此後發展成為當代陳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派。

3、少數民族陳姓。

如北魏鮮卑族陳氏,乃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孝文帝遷都洛陽時所改;女真族陳氏系女真族皇族完顏氏所改;蒙古族陳氏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

4、他姓改姓冒姓。

如浙江海寧陳氏,原系曹姓,因娶陳氏之女為妻,有子便隨母姓,後成為海寧望族;南北朝時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後,幾經陵谷變遷,成了普通百姓,傳到第十四代元朝高諒時,因窮困潦倒,入贅於陳氏之家,改為陳姓。

【郡望】

1、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西曆前二三○年)始置,以潁水得名,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南部,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南北朝東魏時移治潁陽(今河南省許昌市。)
2、河南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此支陳氏出自匈奴族陳氏。
3、武當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縣西北。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4、馮翊郡:漢武帝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此支陳氏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
5、京兆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此支陳氏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

【堂號】

1、潁川堂: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穎水流域。
2、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黃帝之後封於薊,帝堯之後封於祝,帝舜之後封於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3、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長陳實子侄,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德星乃一歲星,歲星所在有福,故取堂名曰德星。太史為此上奏曰:“德星聚奎,五百裡內有賢人聚。”族人遂有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

【歷史名人】

陳壽

西晉陳壽(西曆233-西曆297),又作長壽,字承祚。蜀國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陳壽小的時候,常常待在家裡讀書,時時受到父親的關注和督促,尤其對歷史的著作有興趣。他先通讀了最為古老的《尚書》和《春秋》,而且還精細地研習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以及東漢.班固的《漢書》,漸漸熟悉史書寫作的方法。因此,陳壽所寫的文章通順又感人,深得長輩們的讚許。

大約18歲時,陳壽進入了蜀國都城成都的太學學習,遇到了影響他的人生的第二個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譙周。在譙周門下學習時,陳壽進一步刻苦攻讀史學,在南充的民間至今流傳著許多陳壽刻苦讀書的故事。西曆1992年,在修建萬卷樓時,在陳壽的故居中出土了這樣一塊漢磚,經過仔細辨認之下,確定漢磚的內容是教子圖。這使得陳壽的父親的形像更加清晰起來。

陳壽廣泛收集三國時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國志》,分成三書,即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條分縷析,平行敘述,在斷代史中別具一格。《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一起被後世史學家尊稱為“中華史學名著前四史”,歷代史學家對《三國志》都有著極高的評價。據此,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認為:陳壽的《三國志》是時至今日已經形成的“三國文化”的源頭。他還著有《古國志》、《益部耆舊傳》,編有《蜀相諸葛亮集》等。

褚 (ㄔㄨˊ)。(chǔ)

【歷史來源】

1、以地為氏:

據《後漢書.郡國志》所載,洛陽有褚氏聚。《姓氏尋源》雲 : 古有褚地,居者以為氏。

2、以官為氏:

據《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雲 : 本自殷 (商) 後人宋恭公的公子段食采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因而命氏。“褚師”為掌管市場的官員,又叫“市令”。春秋時期,宋國,衛國,鄭國都設置褚師之官。世代為楮師者,以官為氏,省為褚氏。

【郡望】

1、 河南郡:漢高祖改秦朝三川郡為河南郡,轄境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伊水下游一帶,治所在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2、 潁川郡:晉置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

【堂號】

河南、瀛洲:唐朝褚亮博學多才,與杜知晦等世稱十八學士,時人又稱之登瀛洲,後世家人為紀念這位出自河南的家族名人,遂以河南、瀛洲為堂號。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潁川。 ②自立堂號:海鶴等。

【歷史名人】

褚遂良

褚遂良(西曆596-西曆658),字登善,唐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初唐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郎,累官至中書令。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裡。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顯慶三年(西曆658)死於任所。

唐太宗時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虞世南去世後,唐太宗嘆息:“虞世南沒後,無人可與論書者矣!”魏徵就推薦褚遂良,並說:“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

其書法繼承王羲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通,見重於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家”。

《唐人書評》說他的字是:“字裡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他所寫的《雁塔聖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歐法融為一體,皆波勢自然。從氣韻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筆,結字,圓潤瘦勁之處卻是褚法。

他不僅書法寫得“古雅絕俗,瘦硬有餘”,而且還有一雙精妙神奇的書法鑑賞慧眼。有一次,唐太宗徵得一卷古人墨寶,便請褚遂良看看這是否是出自王羲之的手筆。褚遂良看了一會兒,便說:“這是王羲之的應品。”唐太宗聽了頗為驚訝,連忙問褚遂良到底是怎麼看出來的。褚遂良便要唐太宗把這卷書法拿起來,透過陽光看。褚遂良則用手指著“小”字和“波”字,對著唐太宗說:“這個小字的點和波字的捺中,有一層比外層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書法筆走龍蛇,超妙入神,不應該有這樣的敗筆。”唐太宗聽了,便打從心眼裡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此後,唐太宗徵集到王羲之的墨跡,每逢真假難辨之時,總要請褚遂良幫他鑑定。後來,還奉命將這些珍貴的書法編定目錄,珍藏於宮廷內府。

他傳世的書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聖教序》、《伊闕佛龕記》、《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墨跡相傳有《倪寬贊》。

衛( ㄨㄟˋ)。( wèi)

【歷史來源】

1、出自姬姓:

來源於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後,以周國封地國名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於衛(今河南省淇縣),接管舊殷都朝歌七族的遺民,建立了衛國。到春秋戰國時,衛國被秦國兼併。衛國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衛。據《辭源》記載:衛,古國名。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為狄所滅。戴公野處漕邑,文公又什居楚丘。秦始皇既統一全國,獨置衛郡,為附庸。至二世元年廢;衛,姓。周文王子康叔封於衛,子孫以國為氏。漢有丞相衛綰,見《無和姓篡》。

2、出自中國古代小數民族鮮卑族有衛姓:

據《後燕錄》載:昌黎(今河南省昌黎縣)鮮卑為衛姓。歷史上昌黎衛氏為鮮卑族的一支,入中後相傳為衛氏。

【郡望】

1、 河東郡:秦、漢時初置,轄境相當於今山西省西南部,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
2、 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

【堂號】

河東堂: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歷史名人】

衛青

衛青(?-西曆前105年),漢族。字仲卿,西漢(西曆前206年-西曆8年)河東平陽(今中國中西部山西臨汾西南)人,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

西曆前 127年,匈奴貴族集結大量兵力,進攻上谷、漁陽。武帝決定避實擊虛,派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役。西曆前 124年春,漢武帝命衛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都受衛青的節制,率兵從朔方出發。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這次總兵力有十幾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到達,就放鬆了警惕。衛青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裡,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這時,右賢王正在帳中享樂。忽然聽到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馬,帶了幾百壯騎,突出重圍,向北逃去。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領兵追趕數百裡沒有追上,卻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有幾百萬頭。漢軍大獲全勝,高奏凱歌,收兵回朝。

漢武帝接到戰報,喜出望外,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在繦褓之中,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非常謙虛,堅決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神靈,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他們三人怎敢接受封賞。

後來,漢武帝對霍去病恩寵日盛,霍去病的聲望超過了他的舅舅衛青,過去奔走在大將軍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到了霍去病門下。衛青門前頓顯冷落,但他卻不以為然,認為這也是人之常情,心甘情願地過著恬淡平靜的生活。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所得封邑總共有一萬六千三百戶。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西曆前 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漢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東邊特地為衛青修建了一座象廬山(匈奴境內的一座山)的墳墓,以象徵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