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修道第一例──范蠡(新加入錄音)

沉思


【正見網2009年04月22日】

緣起

修煉之後,再來重讀《史記》,你會有全新的視野,來看待其中的某些特殊史實;你會有個人不同的體會,來領悟歷史的刻意安排……

功高震主 急流勇退

范蠡,春秋楚國宛地(今河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大約是西元前536?西元前448年。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臣,同時以經商致富,廣為世人所知,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為財神。

周景王二十四年(西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西元前 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五千兵卒逃入會稽山。

范蠡遂於此時,勾踐窮途末路之際,傾力輔佐他,採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略,勾踐自己並「臥薪嘗膽」發憤圖強,利用吳國太宰??奶柏??M讒言逼死了忠良伍子胥,裡應外合的寫下了幫助勾踐復國的傳奇史跡。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勞苦戮力,終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范蠡深知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認為在越王之下功高的人是難以久居其位的,因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啊。於是裝著他的輕便寶物和珠玉,與親信、隨從們乘船出海去了,一直不曾再回到越地。

棄政從商 重操舊業

范蠡後來到了齊國,變姓改名為鴟夷子皮,帶領一家子和隨從、親信在海邊結廬而居。全體齊心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頂峰。如此久受尊崇,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官居卿相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把家產全部分散給知交與鄉鄰。

散盡家財 三遷至陶

一身輕便裝束的范蠡,秘密離開齊國以後,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乃中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著作有《計然篇》,在《國語.越語下》、《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漢書.藝文志》記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生平:「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 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有關范蠡的特殊記載

朱公在陶時生下了小兒子,及長,他的二哥因為殺人被囚於楚。朱公就說:「殺人者死這是國法。但我聽說家有千金之子,是不該在大庭廣眾前被處決的。」於是讓小兒子前往探視,當即把二萬四千兩黃金放在褐色的器具裡,用一輛牛車載運。

尚未出發前,這事兒讓老大得知了,就在老父面前據理力爭:「在家,老大成年之後有督導家事的義務,所以叫『家督』,現在弟弟犯了死罪,您不派遣我去,竟然要么弟去,那就是我太不肖!」說著,就想自裁……老母親一看,急了:「現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使老二活命,而先逼死了老大,如何是好?」

朱公不得已,只好改派老大去,事先替他寫了一封信給從前的好朋友莊生。並對老大說:「你一到那兒,就送上千金到莊先生家,隨莊先生的便,任憑他怎麼去處理,千萬別與他發生爭執!」

大兒出發辦事去了,還私自帶著幾百鎰黃金。到了楚國,發現莊生家住在距城郭很近的地方,那兒野草叢生,可見其家很貧窮。然而大兒子還是完全照父親所說辦理,打開信匣,送進二萬四千兩黃金。莊先生便說:「你儘速離開,小心為上,切勿逗留!即使令弟被釋放了也別追究原因。」

大兒告辭出來之後,沒有經過莊生同意而私自留在了楚國,把他私下帶來的金錢拿去送給楚國掌管事務的貴人。

莊生雖然窮居裡門,然而廉直的美德聞名全楚,自楚王以下,都以師禮尊崇他。他雖然出於禮貌收下朱公送來的饋贈,只是想等事成之後再歸還以表信譽。因此大兒走後,立刻交代妻子:「這是朱公的錢財,就像生病無法預測哪天會好一樣,我也不能告知你哪天可以歸還他,所以你就別去動用!」他的這種操守與用心,哪是大兒所能揣測的。

莊生找了個適當時機去見楚王,談論某星宿出現在天上某處,這種天象對楚不利。楚王素來相信莊的為人,便問:「該當若何?」莊答:「只能用恩德來解除災厄啦!」楚王說:「先生請回,寡人知道怎麼做了!」楚王立刻加派使者,將藏各種金幣的府庫嚴密的封起來。

楚國的一個權貴聽到消息,驚喜的轉告大兒,說:「楚王將施行大赦了!」大兒問何以故?答說:「每回要實施大赦,大王怕有人趁機在大赦前搶劫,所以常常先把藏金幣的府庫封閉,避免人幹壞事。昨晚大王派了使者去封府庫了!」

大兒以為楚國將大赦了,那大弟自當放出,他把二萬四千兩黃金看得很重,而莊生卻一無作為,那不白使了嗎?太可惜了!於是又去看莊生。莊生大吃一驚說:「你還沒離開呀?」大兒就答:「當然!當初是為了大弟的事來拜訪,如今他的罪,大家都說會自動赦免了,所以來向先生辭別!」莊生明白這年輕人的心意,就說:「你可親自進入內室取回財物!」大兒如願以償的索回了這份厚禮,內心慶幸不已。

莊生因被朱公兒子作弄,感到十分羞愧。於是又入見楚王說:「我前些日子跟您談到某星宿出現的天象,您說要修德以回報,可我現在外出,發現街道鄰裡都在談論,說有一個陶地的富商朱公,因為二兒殺人被囚於楚,他家拿了許多金錢賄賂了王的左右,所以您並非為了體恤民情而赦,乃是因為朱公兒子的緣故!」楚王大為震怒:「寡人雖無德,但也不至於為此事而特別施恩的!」立刻下令,先殺掉朱公的兒子,翌日才發榜特赦。

大兒最終所運回的是二萬四千兩黃金和他弟弟的屍體,老母及陶邑人都很哀傷,只有朱公獨自在笑,他說:「我本來就知道,這哥哥一定會殺死他弟弟的!並非他不疼愛弟弟,而是捨不得錢財呀!起因於他年少時和我一起,胼手胝足的艱苦謀生,所以重利,無法捨棄財物。小兒子生來就看見我很富有,乘堅車、驅良馬、逐狡兔,哪裡懂得錢財是怎樣積聚成的?所以他會輕易地捨棄,不會吝惜的。此前我所以要派小兒子去,就是為了他能捨棄財物呀!相反的,大兒是做不到的,所以最後卻殺死了他的弟弟,這是必然的,沒啥好悲傷的!我日日夜夜就在盼望喪車的到來!」

所以范蠡搬遷了三次,卻成名於天下,他一到哪落腳,就又在哪成名,最後據說以八十八高齡老死在陶。所以「陶朱公」的美名流傳於世,經久不衰。


結語

這范蠡的一生,跌盪起伏:耐心輔佐勾踐二十餘年,剛開始,還曾與另一大夫作為向吳國求和的抵押品,滯留異地兩年才被放回,屈居囚徒,吃盡苦頭;二十年的「生聚教訓」,時間長也動搖不了他,一路到底直至滅吳,意志堅強;高官厚祿、權傾一時卻不為所動而及時引退,視盛名如草芥,說丟就丟,毫不戀棧;接著放下身段,墾荒創業,心態收放自如,什麼也難不倒他;積財致富成為巨賈,也不看在眼裡;重作馮婦,又當上齊國卿相,卻居安思危,認為絕非祥兆,必被盛名所累,因此又棄官罷相、散盡家財、再徙山東;因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守信重諾的高尚道德,最終又以富商壽終正寢,成就了「儒商」的美譽。

紅塵濁世中的范蠡,卻不被污染,去名、去利快得像換套衣服似的,稀鬆平常。再看看他對待二兒死訊的方式,既不傷心難過,反而樂呵呵的解釋自己的做法與根據,這個世間人全身心都被纏繞的情網,他掙脫得乾淨俐落、點滴無存!雖然親友能夠接受理解,但內心肯定會覺得這人未免太無情了。

個人以為,范蠡的一生就是來修煉的,而且是在俗世中進行的,讓他在名、利、情的羅網與深淵中跳脫出來。先秦時代的人心、道德普遍都較高尚,因此本質真性尚未迷失多少,對名與利,容易看淡、容易捨棄。知道「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所以左手來,右手去,不往心裡去。賺了大錢,分給親友;沒了錢,從頭來,由零開始,神佑善者,老天不會虧待你的。

世間聚散本無憑,跟天下事一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生更如是,親子、親情亦如此,沒有恆常不變之理。二兒之逝看得透,因為他已把人性摸清而能預知這種結局。他跳出「情網」掙脫「情絲」,在高處看,一切都有因緣,所有都是果報而心不為之所動,最終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也許,范蠡是上蒼特意安排他開創俗世修煉的首例呢!當時他所處的環境是世間最光怪陸離的假相:諸國爭霸、權勢名位、金錢利祿、兒女情長……等等,圍著他轉圈兒,但他順勢而行,隨其自然,一路過關斬將、破迷去執。不但沒沉淪,還依舊走著他該走的路,終究超脫凡俗,終究歸於道山而完成了他既定的使命。

也許,慈悲的上天,老早就以范蠡這一生,明顯而完備的俗世修煉過程昭示我們,什麼身分都能修,只要有這顆心;什麼環境都能修,只要堅持向道。並非如西諺所云:富人要想修,比駱駝鑽針眼還難!

MP3錄音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