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01月03日】
史載,顓頊帝姓姬,是軒轅黃帝的孫子,昌意之子,生於若水(今四川省渡口一帶),他的轄區非常大。據《淮南子・時則訓》載:「北方之極,顓頊、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萬二千裡。」又據《史記.五帝本紀》載:「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於蹯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傳說中,內黃西南一帶有個黃水怪,經常口吐黃水淹沒農田、沖毀房屋。顓頊聽說後就決心降服它。可黃水怪神通廣大,二人激戰九九八十一天不分勝敗。顓頊便上天求女媧神幫忙。女媧借來天王寶劍交給顓頊並教他使用方法。顓頊用天王寶劍打敗了黃水怪。為了給人間造福,他用天王劍把大沙崗變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劍在山旁劃一道河,取名硝河。從此這裡有山有水,林茂糧豐,人們過上了好日子。
顓頊歷
漢初的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來的顓頊歷。顓頊歷是一種古四分曆,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為回歸年長度,二十九又九百五十分之四百九十九日為朔望月長度,十九年七閏。漢武帝時,公孫卿、壺遂、司馬遷等受命議造漢歷;最後,在十八種改歷方案中選定了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歷,稱太初曆。太初曆以三百六十五又一千五百三十九分之三百八十五日為回歸年長度,二十九又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為朔望月長度。西漢末年,劉歆修訂太初曆而更名為三統曆。
《顓頊歷》完成於秦獻公十九年(前366年)。該歷以夏正十月為歲首,閏置於九月之後,以該年正月初一日剛好立春為節氣的計算起點。《顓頊歷》有兩大特點: 一是其時秦政權尚僻處於雍州,不與諸侯各國交往。諸侯自大,也以夷翟之邦視秦國,所以它實行的曆法,直到秦統一天下後才推行全國。但又漢行秦歷,才使《顓頊歷》一躍而奉為正統曆法。二是其古四分曆理論已非常成熟,由於前367年夏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為乙卯,是用古四分曆推步而出,《顓頊歷》又稱之為「乙卯元」。
顓頊和共工氏
顓頊即了帝位,共工氏聽了,這一氣非同小可,立刻叫了浮游來和他商議。浮游道:「既然顓頊已經即了帝位,那麼我們非趕快起兵去和他爭不可。此刻他新得即位,人心當然未盡歸附,況且正在興高采烈、營造新都之時,決料不到我們去攻他,一定是沒有防備的。我聽說那顓頊年紀很輕,只有二十歲,居然能夠篡竊這個大位,他手下必定有足智多謀之士,我們倘若不趁這個時候帶了大兵南攻過去,等到他羽翼已成,根深蒂固,那麼恐怕有一點不容易動搖呢!」共工氏道:「我們攻過去,從哪條路呢?」浮游道:「他現在既然要建都帝丘,那麼他的寶玉重器當然逐漸運來。我們就從這條路攻過去,一則並沒有多大的繞道,二則亦可以得到他的重器,豈不甚妙!就使不能得到他的重器,但是他新都一失,必定聞風喪膽,兵法所謂『先聲有奪人之心』,就是如此。大王以為如何?」共工氏聽了大喜,就即刻下令,叫全國軍士一齊預備出發,限二十日內趕到帝丘。
於是,顓頊和他的老師商議如何對付共工氏,此事,有人將羿介紹給了顓頊。顓頊向羿道:「現在共工國恐有作亂之事,朕欲命汝統率軍隊,前往征剿,汝願意嗎?」羿起身應道:「臣應當效力。」顓頊帝大喜,就授了羿一個官職。羿稽首受命。顓頊帝又問道:「共工氏的謀亂已非一日,他的軍士都是久練的,而且兵堅器利,並制有一種厚鎧,刀劍箭戟急切不能夠傷他,汝看有何方法可以破敵?」羿道:「厚鎧雖然堅固,但是面目決不能遮掩,臣當訓令部下,打起仗來專射他的面目:那麼亦可取勝了。再者,臣還有一個藥方,請帝飭人依照制配,到打仗的時候,叫軍士帶在身上,可以使敵人之箭不能近身,那麼更可以取勝了。」
後來,顓頊贏了共工氏,也為百姓除去了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