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10年03月16日】

*正見網2010年3月8日和9日下載、審閱,3月10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

讀經不解查緯書 律論茫茫字面觸
法輪大法簡易明 天通地徹玄機出

評註:此詩沒有登載,主要是押韻的問題。韻腳「觸、出」分屬第十五部和第十七部(均屬入聲字),而首句尾字「書」是屬第四部的平聲字。作者查閱韻書的問題,我們將儘快解決:把我們自己整理的韻書儘快整理出來放到正見網上。

*正見網2010年3月7日下載、審閱,3月8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踏春行(外一首)

春陽無限暖,喜鵲枝頭鬧。
三人結伴走,田間步小道。
隨手一條幅,高高迎風笑。
黃底紅隸書,法輪大法好。
回身添正念,當空持久保。
過往行者多,定將有緣導。

條幅似朵花,裊裊春枝峭。
正氣驚天地,救度知多少?
惟願緣者醒,真相賽百寶。
歸家傳親鄰,善行得福報。

評註:這兩首詩寫得很好,特別是第一首。語言平順、淺易而富有內涵;描寫生動、形像而富有意趣。內涵正、意象美,寫出了真修弟子講真相中的姿態和境界。象這樣的詩,人人都能讀懂,都能記住詩中作者所描述的動態圖畫,被作者正面的情緒所感染,因而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希望傳達的信息。

這兩首詩在詞語運用上也很有特色,值得初學者借鑑和思考。第一首第二句「喜鵲枝頭鬧」,一個「鬧」字就把喜鵲成群、唧唧喳喳爭鳴不休的景象出來了,為後面大法弟子掛真相條幅製造了一派喜慶的氣氛。下面「隨手一條幅」,「隨手」二字用得妙!本來是描寫動作的詞,但在此詩所寫的真實環境中,它卻主要起到了描寫心態的作用:三位大法弟子不但毫無怕心,而且動作輕鬆自如,顯然是早就輕車熟路、不知道做了多少回了!下一句「高高迎風笑」之「笑」字真好,極富感染力。常人讀起來會感到作者善於使用詞語的感情色彩去感染讀者,但從修煉人的角度來理解,還有更深刻、美好的內涵:條幅是有生命的,而且是純、正的生命,她的使命就是向常人講真相,現在被大法弟子高高的掛起來了,人人都能看到,她能不「笑」嗎?同時,這個「笑」又和前面喜鵲的「鬧」相呼應,使得喜慶的氛圍更加濃厚。讓眾生都知道大法好,從而得救,不是大喜事嗎?見而生喜者,都能得救!再下面「回身添正念」一句,「回身」一語值得稱讚:極其生動形像,而且把大法弟子時時保持正念、不忘救度眾生的心態細緻的描寫出來了。條幅已經掛好了,事情順利完成了,自然會有些高興和激動:趕緊到前面再掛啊。突然間又想起來:條幅是救人的,當然是越掛得久越好啊,所以立刻「回身」發正念,使條幅「當空持久保」,讓所有行人都看到,再去轉告有緣人,使之得救。

第二首中的「裊裊」一詞也用得很好。用過這個詞的作者很多,但象這裡一下就能喚出美好生動的形像來的,卻不多。這和每個人對自己所用詞彙的細緻理解和把握有關係。要把一個字(詞)用的恰到好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須要思考、琢磨和借鑑。在開頭兩句描寫條幅的美好的句子之後,突然語氣轉換為「正氣驚天地」,有點突然和意外,但卻剛好能起到使讀者驚覺,因而使「救度」的內涵在讀者心中受到強調的作用。

值得作者注意的,是第一首第一句「春陽無限暖」中的「無限」一詞,這樣用顯然有些不妥:「暖」到了「無限」的程度,誰也受不了。可以換為具體的對暖的感覺或對環境的視覺上的描述,就好了,因為「無限暖」本身也不具體,也不具備形像。

原稿:暗無天日(外一首)
(內容略)

簡訊:作者兩首詩中的第一首「暗無天日」是寫邪共「兩會」的,寫得好,也登載了。但後來編輯部同修提到了關於兩會的內容暫不登載的問題,因此拿下來了,而且第二天的兩首寫「兩會」的詩也沒有登。這是詩歌審稿的同修工作沒有做好而造成的,在此表示歉意。今後一定會更加注意,儘量避免這類事情的產生。

原稿:新芽贊 (原文從略)

評註:這首詩沒有登載,一方面是韻腳「壓、花」屬不同韻部,平仄也不相同(雖然按普通話讀音都是平聲);另一方面,若非特殊情況,專門對某位弟子稱讚、誇獎的詩,我們都沒有登載,因為對任何一方(讀者、作者和被誇者)似乎都沒有甚麼明顯的正面作用,倒是可能產生對被誇者的負面作用: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歡喜心。

*正見網2010年3月2日下載、審閱,3月3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大勢歌

正法進程勢如潮,全球奏響正氣歌。
西班牙國拘五鬼,阿根廷國鎖二魔。
更有神韻傳神音,神舞神歌普世和。

中共邪黨狂幾時,餘音一絲氣將絕。
法徒立掌神州淨,九億新人感師德。

修改與評註:此詩後面兩個韻腳「絕、德」分屬第十八部和第十七部,因此不相押。好在前面六句內涵和後四句的內涵關聯性不大,所以把後四句刪去了,只登了前六句。

原稿:

遇難畏難難上難 遇難何難走泥丸
難來修內千般好 輕舟駛過一念間

評註:此詩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第二句中「 遇難何難」不太通順,改作「 遇難不畏」就行了。此詩的真正問題是「走泥丸」三字:其中「泥丸」二字可以直解作「泥巴丸子」,並無特殊涵義。但「走泥丸」三字聯起來解作「不難」卻是極其特殊的、特別「難」的解釋:這三字只出現在毛XX的「長征」詩中。當時就有許多人七嘴八說的亂說一通。比如有人說:「泥丸」就是道家說的「泥丸宮」,小孩子剛生出來時,頭頂上的軟骨還沒有長滿,就能看到那裡一跳一跳的。詩人把磅礴的烏蒙山看成嬰兒頭頂上一跳一跳的天靈蓋,這是何等的氣慨啊!雖然這是當時最有名的詩人的解釋,但一些「三代人不識字」的軍隊將領們不服氣,他們的資本不是文化,而是他們親自走過那段路。他們的解釋是:什麼「泥丸宮」啊?他媽的就是很硬的黃泥巴丸子,有雞蛋大小的,有拳頭大小的,還有更大的,滿地都是,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摔跟頭!當然,這兩種解釋都是很極端、可笑的。作者把它理解為「不難」是沒有錯,但把它當作典故來用,或認定成「不難」的一個表達方式,那就錯了。因為這三個字與「困難」毫無關係。作者是在描
寫從遠處看山的感覺,以此烘托那一場大逃亡是何等的有氣魄。它只在這個特殊的語言環境中有這個涵義,移用到別處就不行。因此這首詩我們沒有登載。

原稿:優曇婆羅花頌 (原文略)

簡訊:此詩前面的贊語寫得很充實,內涵超過了詩歌本身的容量。當時沒有登載,只是詩中有兩處必須改一下:第二句「三千歲月始一開」,「歲月」前面不宜用確定的數詞。因為「歲」和「月」所代表的時間長度差異大,加了數詞,它們就成了兩個量詞,哪麼該按哪個量詞去度量呢?說「漫長歲月」沒問題,這裡的「歲月」是名詞,和時間同義,不涉及時間長度;說「三十歲月」就無確切意義了。第六句「快找真相莫徘徊」,尾字按現代普通話讀音是入韻的,但按韻書(以及某些地方話),「徊」字和其它五個韻腳並不相押。作者可做相應的修改後再投稿。

此詩本來做了記號,按「特別通訊」處理儘快通知作者,但因上上次的評議沒有完成已做記號的篇幅,因此這篇就漏掉了,直到今天才發現,只好儘快補上。對此疏忽,在此對作者表示歉意。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