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09月12日】
官名沿革
古代輔助皇帝處理國事的官,稱為宰相。「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古代天人合一觀的影響所及,不管是天子庶民,均視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后,這相禮之人就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其內涵有這麼一層意思。宰相連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所以英明之主的官吏,宰相必起用於國內各州部,猛將必突出於士卒兵伍之中。)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大小、廣狹意涵則差異極多,而且名目繁瑣。
唐宰相名目最多,有: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商議、顧問朝政、參知政事、同掌機密等等。通常和丞相是一個概念。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帝王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尾大不掉,危及自身的權力與安危之故。根據清道光時期,黃本驥以乾隆年間官修的七十二卷本原書為內容,刪蕪去簡後約剩六卷,仍沿用舊稱《歷代職官表》裡所載內容,我們可以約略的整理出,宰相這個官名,在歷史上的沿革、變化與職權變遷等等:
齊桓公以管仲為宰相,勵精圖治,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因此春秋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之間就已確立無疑了。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左丞相」(武職),「右丞相」(文職)。
漢朝與秦朝相仿,倘若稱為相國,則顯示地位更高,並配置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而外廷的宰相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令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漢獻帝時復置丞相。
魏晉南北朝時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隋朝時,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代以同平章事為宰相的正式官名。南宋建炎年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幹道年間又改為左丞、右相。元、明兩代以此相沿亦然。明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後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來閣職逐漸加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清朝沿襲明制,雍正時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選輯角度
歷史上出仕宰相的人,多如過江之饗;各朝代擔當宰輔重臣的,亦俯拾即是。他們一生的經歷,更陸離多彩:宦官李輔國被唐肅宗任為宰相;明太祖洪武年間,胡惟庸是中國最後一個被誅連九族的宰相;唐憲宗時宰相武元衡被暗殺……等等,下場繁多。
當然,振興起弊、雄才大略、弘揚禮教、安邦定國、一挽頹勢、輔佐治理、稱霸諸侯的宰相亦比比皆是。筆者以一管之見,選輯了二十位對整個時局有益、使全體百姓受惠、有針對性的施政方案;或特殊的美德影響君王、卓絕的操守為民表率的;或歷練經驗生動多姿的……等等為原則的佐治大臣,而略去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人物,如范仲淹、寇準、諸葛亮……等。每個歷史角色終篇的結語和例證,泰半是正史上,蓋棺定論的批評和褒獎,用意在提供後世一個正面與正確的典範!
期望
當然,管窺蠡測、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同時以正史上有記載的資料為主,勉力翻成白話,並儘量保留原著者的行文、語氣以及風貌。但有些角色的資料,正史上提及的不多,反而是些私人著作、稗官野史、流派著述中屢屢提及。像這樣的人物,只能根據這些史實,將其一生七拼八湊的得出個梗概來。也希望有心、有興趣的讀者,能提筆起到延續的作用,共同為這個專題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