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託夢預示明朝滅亡

史鑑 整理


【正見網2011年01月03日】

相傳明朝天啟年間北京塑了兩尊關帝像。當時有算命先生預測術很神奇,明熹宗就指著兩尊關帝像,叫他推算。算命先生說:「小塑像福壽綿遠,所受的香火多過大塑像百倍。」明熹宗於是將小塑像扔在正陽門左側一座小廟裡,而供奉大塑像在宮中,想鐵口直斷的算命先生這下可說不準了!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宮中的大塑像毀於兵災,而小塑像的香火卻一天天興盛起來。算命先生的預言應驗了。

崇禎年間,有一個姓邢的賣卜人在正陽門左側那座小廟門口擺攤。甲申三月初旬,邢先生感慨國事,在廟門口書寫了一幅據稱是左光鬥撰的對聯:「漢封侯,晉封王,有明封帝,聖天子可謂厚矣;內有奸,外有敵,中原有賊,大將軍何以待之?」意思是明朝天子封關公為關帝,對關公有厚恩,關公這麼講義氣,現在明朝遭到奸臣、外敵、流寇的禍害,關公如何看待呢?為什麼不保一保明朝呢?

當天晚上,邢先生做夢,夢裡走進關公廟前殿,看見關帝坐在帳中,告訴他明運已盡,天命有歸,不久大聖人就來了。邢先生醒後告訴別人說:「我在這裡擺攤十餘年,怎忍見到滄桑之變!」第二天就在院子裡樹下自縊了。

相傳明思宗曾在宮中降神,結果各路神仙都沒請來,只有關公來了。關公也是說明朝將亡,各路神仙都下凡投胎滅亡明朝去了,只有關公受恩不忍亡明,選擇留在天界。看來天要讓人亂人就得亂,天不讓人亂人也亂不起來,歷朝歷代舊朝覆滅了新朝又建立起來,逆天意而行一定要遭報的,明白人誰也不敢逆天意而行。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如此,那關公保漢朝豈不是死不足惜?那些殉國的明朝人豈不是不識時務?其實明朝人有明朝人的氣質,這才是明朝人。正如美國人喜歡英雄電影,你可以說美國人很弱智,但這才是美國人。明朝人喊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方孝孺、于謙、王守仁、戚繼光、左光鬥、袁崇煥、史可法等人,他們都是在試圖只手補天。明朝人的理想就是成為赴湯蹈火、救國救民的英雄,而不是獨善其身。多少現代人有了好處就上,遇到危難就躲,他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邪黨也拚命強化這一點,時刻用利益來恐嚇民眾:你看誰誰不聽中共話是什麼下場。且不說「淒涼下場」多少是邪黨編出來的,多少是邪黨耍流氓製造的,在傳統文化看來,邪黨用利益來嚇唬人這本身不就可笑嗎?

邪黨紅朝根本不能與歷史上正統王朝相提並論。邪黨黨魁以為自己是皇帝,可他並不是天子。邪黨拚命鼓吹自己「順應了歷史潮流」,似乎自己真得到了天命,可它是在自欺欺人。「天意」是什麼?天意不是邪黨用來為自己服務的政治工具,真正的天意是善惡有報,誰也逃不過去,邪黨更不例外。神是告誡人要順天意而行,但神說沒說過人順「天意」而行就可以無視道德標準?神是給了某些人權力,但神說沒說過當權者就可以為所欲為?神是提倡人大公無私,但神有沒有象邪黨那樣說人大公無私就得辦公社,把財產都交給邪黨,有點個人財產就是資本主義尾巴?神是希望人生活富裕,但神有沒有象邪黨那樣說人發展經濟就得全民下海,誰錢多誰就光榮,天價教育、醫療、住宅,一切向錢看?

傳統文化講「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多少朝代搶得了政權後不是忙著繼承道統,爭取民心,償還業債,以便自己能統治得久一點?可邪黨呢?運動不斷,不斷踐踏著法制,不斷破壞著文化,不斷迫害著百姓。邪黨沐猴而冠,某件壞事做成功了,就得意忘形,狂妄的找不著北,狂喊「這說明鎮壓法輪功是正確的」,狂喊「對法輪功有死亡指標」,「打死白打死,打死算自殺」,越發肆無忌憚的幹著壞事。卻不知哪個朝代幹了壞事都要遭報的,迫害佛法和修煉人更是罪不可赦。

《老子》有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古人祭神的時候用草紮成一條狗擺在神壇上,舉行儀式時對芻狗畢恭畢敬,芻狗神氣活現;可儀式完畢後,芻狗馬上被扔掉,任人踐踏,灰溜溜的什麼也不是了。歷朝歷代不都是這樣嗎?氣數一盡,也就完了。古代寺廟裡有幅對聯:「乾淨地常來坐坐;太平時早去修修。」就是告誡人不要得意忘形,天賜太平不是給當權者胡作非為用的,而是給當權者敬佛修德用的。惡人自以為倚仗權力就可以為所欲為,「跟黨走」就「天意」 在握了,殊不知邪黨傾一國之力迫害法輪功的「天意」是給人設下的巨大陷阱。參與迫害的惡人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會被邪黨扔掉,邪黨沒有了利用價值同樣會被亂神的「天意」扔掉,而眾多被邪黨迷惑的黨徒隨之玉石俱焚。人只有順真正的天意而行,才能真正保平安。

當今真正的天意就是天滅中共,正神在天滅中共前夕再給人一次機會。中共邪黨誹謗佛法,殘酷迫害修煉人,犯下滔天大罪,天滅中共是必然的。多行不義必自斃,邪黨迫害「真、善、忍」,縱容道德敗壞帶來的社會亂象,邪黨不但自己無法可解,還不斷高壓鎮壓民怨,火上澆油,這樣腐敗透頂的邪黨能不滅亡嗎?百姓已經看得越來越清楚:中共邪黨不滅亡,百姓永遠擺脫不了房奴、醫奴、教育奴、孩奴……等等苦難。只有順天意而行,退出邪黨,解體中共,中國百姓才有出路,中國才有未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