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文 拾珠璣】楊烈婦傳 (李翱)

幸紫


【正見網2011年03月27日】

【白話試譯】

建中四年,李希烈攻陷汴州,接著準備偷襲陳州,他先把兵分出幾千人到項城縣,為的是想搶掠此地的財物,擄走這兒的男女,然後會師陳州。

項城縣令是李侃,這時嚇得不知怎麼辦才好。他的太太楊女士說:「你,是這個縣的縣令,賊來了應當守城,力不足時就死,因為這是職責所在呀;你如果逃走,誰來守城?」李侃道:「要兵沒有兵,要錢沒有錢,有什麼辦法?」楊女士說:「假如不守,這個縣就歸賊所擁有了!倉廩裡積蓄的都成了他們的糧食,府庫裡收藏的都成了他們的錢財,百姓們也都成了他們的戰士,那麼國家安在呢?不如利用此機會,把這些將成為他們的錢財搶先花費掉,吃光這些轉眼就將成為他們的糧食,用重金、重賞來招募為城死守的人,我想必定有救、有成功的希望!」於是便召集在縣署裡辦事的職工和老百姓都到庭前來,楊女士對他們說:「縣令,誠然是一縣的主宰;不過,任期滿了他就得調走的,和職工百姓不同。職工百姓,都是本縣裡土生土長的人,祖宗的墳墓也在這兒,大家更應同心拚死來守衛自己的鄉土才是,哪能忍受失身於賊的恥辱而成為賊所管轄的人呢?」大家聽了很受感動,都哭泣不止,表示贊同。同時,也向眾人宣告了另一個訊息,說:「能用瓦塊石頭擊中賊眾的,賞千錢;能用刀箭兵刃等物擊中賊伙的,獲賞萬錢。」這樣一來,就有好幾百人應徵,李侃率領著他們登上城牆,楊女士親自給他們燒飯,供給他們飲食,不分長少,一律分配周全而平均。又讓李侃向賊喊話道:「項城縣的父老們,上下一心,為國效命,誓死不從賊,都願盡力死守家鄉,你們縱然得到我們這個城,也不足以威風誇耀,不如趕快退走;否則,你們白白犧牲,是沒有好處的!」賊兵都在竊笑,這時有飛箭射中李侃之手,李侃受傷回來。楊女士責備他說:「你不在城上,那麼他們誰還肯固守?和他們一道死在城上,不是比單獨死在家裡更好嗎?」李侃這才忍著痛,又上了城牆。項城,本是一個小縣,沒有長戟勁弩等武器,也沒有高牆深溝的險阻來保固,賊眾沒把它放在眼裡,就想一舉將它殲滅,於是率領著他的兵卒猛將,預備攀登城牆攻上來。誰知正在這時,有個守城的人,拿著並不好使的劣弓試射一矢,竟然射中了領頭的賊帥,墜下馬來死了。這個賊帥,就是李希烈的女婿。群賊眼看失勢,便都散走,項城裡的人,一無損傷。刺史把李侃的功勞呈報朝廷,詔命升為絳州太平縣令。而楊女士到如今依然健在。

人的天賦秉性、特質,為什麼會如此不同呀!婦女的德行:只要侍奉父母翁姑能夠恭敬柔順,對待姊妹妯娌能夠和睦,在晚輩兒女身上能夠展現慈愛,並且能夠守身如玉不失貞節的,就算賢淑了。至於整軍帶兵,熟悉攻守策略,發揚英勇防衛的精神,這是公卿大臣們都不易辦得到的。自從興兵戡亂以來,朝廷特別優待與表揚的那些負責守御的封疆大臣,憑著堅城深池的險固,有儲備得像山一般的糧食,隨便就地即能徵收財貨取用,穿戴著鋼盔鐵甲,背負著弓箭騎馬馳騁的,不知有多少人?其中那些說他有勇卻不能戰,說他有智謀卻不能守,說他忠於國家卻不能犧牲,捨棄了他所守御的城池而逃跑了的,這種人與其作為,早已有了不少。他們那算啥呢!像楊女士,不過一個女流之輩呀,卻很自然的做到了。所以孔子說:「仁者必有勇。」楊女士可以當之無愧了。

按:一般人的觀點,都說後世的人不及古時的人。其實賢能的在古時也很少,能說只有後世如此嗎?但是到後世已經有了的時候,他們的表現也就並不輸於古人呢。像高愍女、楊烈婦,就是古時的烈女,還有誰能勝過她們嗎?我恐怕她們的事跡湮滅不傳,所以都記敘下來,準備貢獻給史官。

【原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注1)陷汴州(河南開封),既又將盜陳州(河南淮陽),分其兵數千人抵項城(河南省東南部)縣,蓋將掠其玉帛(泛指財物),俘累(拘系)其男女,以會於陳州。

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指倉庫裡存的糧食)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有濟(有救)!」於是召胥吏(在官府中掌理案牘及供役使之吏卒)百姓於庭,楊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任期屆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許之。乃洵(曉諭大眾)曰:「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賊者,與之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楊氏親為之爨(燒火煮飯)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分配得平均而無遺漏)。使侃與賊言曰:「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為了正義而堅決守城,決不從賊)矣,皆悉力死守,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皆笑,有蜚(通「飛」)箭集於侃手,侃傷而歸。楊氏責之曰:「君不在,則誰肯固(堅守)矣?與其死於城上,不猶愈於家乎?」侃遂忍之,復登陴(城上短牆)。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逞其銳氣,想一鼓攻下)焉,率其徒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劣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其帥,希烈之婿也。賊失勢,遂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刺史上侃之功,詔遷絳州太平縣令。楊氏至茲猶存。

人之受氣於其天(老天授予人的先天稟賦),何其不同也!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於姊姒(妯娌),於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辨(治理)行列(行伍、軍隊),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難。厥自兵興,朝廷寵旌(表揚)守御之臣,憑堅城深池之險,儲蓄山積,貨財自若(所需之財物,可就地自行征取,不虞匱乏),冠胄服甲,負弓矢而馳者,不知幾人?其勇不能戰,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棄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楊氏者,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

贊曰:凡人之情,皆謂後來者不及於古之人。賢者古亦稀,獨後代耶?及其有之,與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注2)、楊烈婦者,雖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懼其行事湮滅而不傳,故皆敘之,將告於史官。

【心得體會】

本文選自《李文公集》,乃作者給當時一位助夫死守項城的英勇婦女楊氏所寫的傳記,為其代表作品之一。他在答皇甫o>書中自稱此篇與《高愍女碑》,不在班固、蔡邕之下,可見他對此文是如何自負。作者曾將此傳送史館,《唐書》曾將全文采入烈女傳中。

我想這縣令夫人楊烈婦,肯定讀過些書,你看她以「鄉土意識、祖墳所在」入手勸說,激起吏卒百姓同仇敵愾之氣,同氣連枝之情,再曉以大義、動之以利,抓住人性弱點而達到全城一心,共同抵禦賊寇的目的;並能緊盯夫婿作出最佳示範──忍傷禦敵、與城共存亡!真是巾幗不讓鬚眉,讓那些貪生怕死的守將汗顏!

這篇傳記裡最離奇的事:「弱弓決勝負、一矢定江山」,整個項城的燃眉之急、迫切危機,就這麼不費一兵一卒,不傷一人一馬的輕鬆解決啦?未免太玄了,是吧?倘若不是老天看他們團結一致,在一個罕見的,極富正義感的婦女說動之下,凝聚了一股浩然正氣而氣沖鬥牛,感動了天地,於是有意的隨手幫了一下,因此,賊兵自動退去,項城毫髮無傷,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此事擺平了!一定是這樣的,否則天底下哪有這麼巧的事?哪有那麼偶然的機緣?那些吏卒百姓,哪個受過軍事訓練?連弓箭好壞都分不清,以一個劣弓,七歪八扭的射出一矢,就命中賊帥,讓他落馬斃命,哪有那麼輕鬆的事?是整城人在楊烈婦的感召下,自助而得天助之故的!

「人之受氣於其天,何其不同也!」文中的這句話證明──「天賦本性」,人都擁有先天所賦予的本質、真性,古人早已認識到了。看來上蒼為了使人能回歸,為了讓人願意修煉,在細微處可花了不少工夫,真是用心良苦啊!楊烈婦傳的記載,顛覆了以往「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認識,無獨有偶的還有個高愍女,她們倆都是唐德宗時代的人,一個是稚齡幼女,一個是縣令夫人,但都大義凜然,置生死於不顧。古人的節操,不止男的,都令人肅然起敬與由衷讚嘆!

【作者】李翱(西元?-844?),字習之,趙郡人。他是韓愈的弟子,貞元間進士,由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仕至山南東道節度使,卒諡文。其文學思想,與韓愈之載道說同,著有《李文公集》。

【注1】李希烈,遼西人,德宗時為淮西節度使,是盤據在今河南省裡的藩鎮。唐朝自安史亂後,元氣大傷,又有吐蕃、回紇的入寇,朝廷對擁重兵而坐鎮一方的節度使,恐激起內變,一貫采姑息政策。於是這些悍將(多安史舊部)逐漸不聽中樞命令,各自為政,並互為聲援,反抗朝廷。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唐代藩鎮之亂。建中三年,有四鎮稱王獨立:盤據在今河北省北部的朱滔自稱冀王;盤據在今河北省中部的王武俊自稱趙王;盤據在今河北省南部的田悅自稱魏王;盤據在今山東省的李納自稱齊王。四鎮同盟互助,共推朱滔為盟主。德宗加李希烈為南平郡王,命其討李納。不意李希烈反與四鎮聯合,四鎮又共擁李希烈為帝,於建中四年破汴州,李希烈即僭號大楚皇帝。後為其部將李仙奇所毒殺。

【注2】李翱作有《高愍女碑》,《唐書》亦據以立傳。高愍女,乳名妹妹,其父高彥昭,為平盧節度使李正己的部將,李正己使其守濮陽(今山東濮縣,唐時屬平盧軍)。李正己陰謀獨立,於建中二年死,其子李納奏請襲父位,朝廷不許,乃擅領其眾而拒命。高彥昭即以濮陽投順中樞,歸河南都統劉玄佐。惟其家眷(妻子女共三人,女即高愍女)皆在李納處,李納遂屠其家。當時高愍女只有七歲,母親向李納派來殺她的兵士哀求,留此女性命,使充官婢,兵士已允;但是這位小姑娘卻不願活著受辱,要求同死。臨刑時向西遙拜其父,從容就義。事後德宗詔令太常議諡為「愍」。愍是「使民悲傷」的意思。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