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今昔

楊紀代


【正見網2011年05月14日】

晉・孔曄《會稽記》   

軼雲蔽曰──四明山,山峰高聳入雲,連綿不絕遮蔽天曰。

秦望──會稽的秦望山,是眾多山峰中最為傑出的,登臨此境一眼便可看見。《史記》云:秦始皇登上此山,瞭望南海。自平地至山頂有七裡之遙,山中的登山小道,孤絕危險,陡峭的山路險象環生。有記云:扳開藤蘿、捫抓山葛,然後才能前進入山哪。山頂上沒有高聳林木,應當是由於該地,地勢迥異多風之故所致。山南有礁石堆疊而成的峴山,山勢小而險,峴山裡有個大城,據說是越王無餘的舊都呢。

映發──會稽境內有名的山水勝地特多,山峰、岩崖高隆陡峻,吞雲吐霧、納氣排雲,松、栝、楓、柏等常綠喬木,一眼望去,遍地是山風無法摧折的樹幹、聳立入雲的枝條。清流挹注的絕壑以及明鏡般澄澈的幽谷,映人髮膚,纖毫畢現。

白樓--江夏太守宋輔,於重山之南的白樓亭,設立學宮,教授講學。沛國的桓儼,避禍異地,到了會稽,聽說這兒的隱逸陳業,頗有賢名,特地上門去等候拜訪。可他卻不願見,桓儼臨時有事,無奈離去,入交州前,留了一封書信,系在白樓亭的亭柱上向他作別。

略有名聲的賢達林公,曾聽孫興公與許玄度兩人,共同在白樓亭裡商量誰先往江夏太守宋輔處受教。林公一想,此事並非與己無關,聽完兩人的議論之後,說二位賢者各自擁有不同才情,將來必有可為。白樓亭在山之南,臨清流而亭影卻可倒映入深壑呢。

地名之沿革

會稽的山名,城名是如何沿革?現今由紹興地區獨享,其實會稽的地名與山名是指某一地域的山區與地點。現在引述餘姚、慈谿、鄞縣等地「縣誌」的有關記載,以饗閱者:

會稽名字來自夏禹集諸侯而得名。自然是在夏禹在茅山、防山召集會議的山名、地名。

據《說文》:「鄞」字注釋:鄞縣的古縣名為會稽縣。

據《後漢郡國志》「鄞」是章安故治,閩越地,光武更名。」這就是說:漢朝章帝與安帝時期還稱「會稽縣」,到章和元年才把會稽縣改為鄞縣、嘹縣、句章三個縣。當時的會稽縣治在鄞縣。是時隸屬於閩越地,待光武期間劉秀在位時(西元56年前)才更改縣名。

據《後漢郡國志》「鄞縣南之迥浦鄉,章帝元和元年立。」章帝元和元年是西元84-87年,鄞縣縣治設在南之迥浦鄉(現今奉化市)。

據《順帝紀》「鄞故城在嘹縣東南。」西元144前的漢順帝時期記載,鄞縣在嘹縣的東南方。由此可見,西元144年前一段時期,當時劃定會稽亦在嘹縣東南方向的區域。

據《慈谿縣誌》的沿革論記載:「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此,於是才開始有了越國的出現,春秋時,越與吳為敵,西元前473年,越滅了吳國。秦始皇滅六國時為西元前222年,並以吳越之地設置了會稽郡。統轄縣內二十有六國,開始在句章縣建立縣治。當時與句章縣毗鄰的有餘姚、鄞、嘹。而鄞是如今的奉南;嘹是如今的鄞;而余、句兩個都邑以山得名。郭璞云:余句山在餘姚南,句章北。顏師古註:句章的雲渠水,東流入海,如今舊治的西北,有句余山;姚江往東流注,自句余山流經慈、鄞、嘹,蜿蜓二百裡而出蛟門(今鎮海)。

據《鄞縣通志》「鄞之為縣,自秦始其分地,則不同於今,今之鄞,實際兼有嘹、句章三縣之一。三縣故治在今鄞境地者,其城郭遺蹟尚有,西晉初會稽郡領十縣,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

據《寧波詞典》記載: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吳王夫差戰敗越師,越淪為屬國,越王勾踐之封地東至於鄞;周元王三年西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在句無築句章城(城山渡)。

結語

鑒於以上據證,我們不難得出如下結論:

西元前222年,吳越置會稽郡,統領二十有六國,基本囊括浙江中、北部地區,是時的會稽郡治在古句章城東(現今慈城鎮)。據《史記》記載,禹東巡至苗山(今會稽山),「會諸侯於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

夏朝少康中興後,封庶子無餘於會稽,奉守禹祀,號「于越」。商、周均因循夏制。會稽山,位在浙江省中部一帶,相傳夏禹大會諸侯於此,故改名為「會稽山」。說文解字:「?,會稽山也。」段玉裁.註:「蓋大禹以前名?山,大禹以後則名會稽山,故特許以今名解釋古名也。」

會稽的今昔,除了轄地大小劃分不一、縣治屢次更易,以及因山而得名之外,已失去了晉朝時那原本淳樸的山川勝景、人物風華,和那白樓亭授課、系書亭柱的雅致流風啦,而《晉書》裡並無作者孔曄的傳記,因此生卒年月及經歷,無從得知,這是後人的憾事哪。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