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沆瀣一氣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1年06月04日】

【原文】

干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譚(3)者稱:「座主(4)門生(5)沆瀣(6)一氣。」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

【註解】

(1)干符:唐朝僖宗的年號。
(2)崔沆:唐博陵人,累遷中書舍人。
(3)譚:同「談」,言論。
(4)座主: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稱主考官為「座主」。
(5)門生: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的自稱。
(6)沆瀣:露氣。瀣,音謝。

【故事闡述】

唐僖宗干符二年,崔沆被派去任主考官。放榜後,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在科舉時代,應試及第的人,稱主考官為座主,自稱為門生。因為崔沆與崔瀣不但同姓,也都是單名,而兩人的名字沆、瀣連起來,意思正是夜間由水氣凝聚的露氣。於是當時就有人議論說∶「這位主考官與他的門生名字連起來,正好是夜間的露氣。」

後來,「沆瀣一氣」被引用為成語,比喻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本是正面意義;後多用於貶義,比喻臭味相投。

【討論】

(1)科舉時代,什麼是座主?什麼是門生?
(2)沆、瀣兩字連起來是甚麼意思?

【造句練習】

例:他們兩人一是出納一是會計,沆瀣一氣,勾結盜用公款。
例:那兄弟二人沆瀣一氣,為非作歹,魚肉鄉民,是地方上的敗類。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移花( )木→木( )成舟→舟( )勞頓→頓口( )言→言( )計從

參考答案∶

移花(接)木→木(已)成舟→舟(車)勞頓→頓口(無)言→言(聽)計從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