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2年01月09日】
【原文】
一、「老成」:
文王曰咨(1),咨女殷商。匪(2)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3),尚有典刑(4)。曾是莫聽,大命以傾。
(《詩經.大雅.盪》)
【註解】
(1)咨:音資,感嘆語氣。
(2)匪:不。
(3)老成人:此指德高望重的老者。
(4)典刑:舊的典章法規。
二、「持重」:
御史大夫韓安國(1)者,梁成安人也,後徙(2)睢陽。嘗受《韓子》、雜家說於騶田生所。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3)楚(4)反時,孝王(5)使安國及張羽(6)為將, I(7)吳兵於東界。張羽力戰,安國持重,以故吳不能過梁。吳楚已破,安國、張羽名由此顯。
(《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
【註解】
(1)韓安國:字長孺,西漢成安人。事梁孝王為中大夫,景帝時吳、楚反,敗吳兵。
(2)徙:音喜,遷移。
(3)吳:指吳王劉濞,西漢沛縣人,高祖兄劉仲之子,漢立後封吳王。
(4)楚:指楚王劉戊,西漢沛縣人,楚夷王劉郢子。
(5)孝王:梁孝王劉武,文帝第四子,景帝同母弟,封代王,後徙為淮陽王、梁王。深受竇太后寵愛,對其賞賜富可敵國。
(6)張羽:西漢人,梁孝王劉武之將。
(7) I:音汗,同「捍」,保衛。
【故事闡述】
「老成」一詞出自於《詩經.大雅.盪》。此詩是周末年由於周厲王荒淫暴虐、昏庸無道,造成民怨沸騰,國勢衰微,當時的詩人憂心周王朝恐將滅亡而作。全詩採用借古喻今的方法,以周初賢君周文王斥商紂王暴虐無道、不管民間疾苦,來諷刺勸誡厲王,要以商代滅亡的歷史為借鏡,並希望厲王能及時醒悟。
詩中強調∶文王開口長聲嘆,嘆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天對待殷商不善,而是商君捨棄祖先的良法舊制不用。雖然現在沒有經驗豐富的大臣可依賴,但還有祖先留下的典章法規可以遵行。如果再不聽忠臣勸告,國家恐怕將走向滅亡的命運。
「持重」一詞則源於《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列傳》。據載,御史大夫韓安國,是梁國成安縣人,後來遷居睢陽。韓安國曾經在騶縣田先生處學習《韓非子》、雜家的學說。後事奉梁孝王,擔任中大夫。
景帝時,吳楚等七個藩王叛變,史稱「七國之亂」,梁孝王派韓安國與張羽擔任將軍,在東線抵禦吳國軍隊。由於張羽奮力作戰,韓安國沉著應對、穩定軍心,因此吳軍無法越過梁國的防線。吳楚叛亂平息,韓安國和張羽的名聲從此顯揚。
後來,「老成」與「持重」的典源被合用為「老成持重」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個性沉著,老練穩重,處事不輕率浮躁的人。
【討論】
(1)「老成」一詞出自於《詩經.大雅.盪》,全詩主要內容為何?
(2)漢景帝時,「七國之亂」是靠誰所平定?
【造句練習】
例:他做事老成持重,從容不迫,深受老闆器重。
例:他處事態度老成持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相似成語】
老於世故;老成練達
【課後時間】
請在下面成語中挑出錯字,並寫上正確的字。
◎( )繁文褥節
◎( )帶罪立功
◎( )舉世觸目
◎( )歸根結底
參考答案∶
繁文縟節、戴罪立功、舉世矚目、歸根結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