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悟「心如止水」

山娃


【正見網2012年01月20日】

修煉人在遇到矛盾衝突、遇到心性干擾的時候,常常把能不能被干擾、被帶動用「心如止水」來形容靜心的程度。為什麼用水的動靜程度來比喻修煉人靜心的程度呢?以下是個人體悟。

自然界中,從形態上來講,水幾乎是存在狀態最不穩定的一種物質。一、水是無形的,它沒有任何固定的形狀;二、水的狀態是最不穩定的,最容易受到干擾,所以人們常用「波濤洶湧」、「暗流涌動」、「無風三尺浪」來形容水這種易動的特性。那麼,作為修煉人來講,明白修煉的意義,知道法理,當遇到矛盾衝突的時候,無論思想還是身體,就容易發生震動,就會具有敏感的反應。修煉人的這種修煉狀態與水的易動特性非常具有類比性,所以,用「心如止水」來比喻修煉人的靜心程度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那麼水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完全靜止不動呢?顯然,水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就能靜止不動。而作為修煉人所面對的就不是這麼簡單了。修煉人在修煉過程中,不可能沒有方方面面的心性考驗、干擾。一是修煉環境本身所致。二是為什麼有心性干擾呢?就是因為修煉人還有業力,還有沒修去的人心執著。在修煉過程中,正是因為還有方方面面的執著,有魔性的一面,所以才會有與之相對應的去各種業力執著的過關考驗。這是一種對應關係,是相由心生的一種表現。一個修煉人如果通過修煉,達到了很高的層次,符合了相應層次的修煉標準,把魔性的一面都修去了,按照對應關係的理,沒有這種對應了,也就不會有外部那些過關的矛盾麻煩了。哪有一個人修好了,身邊還麻煩事一大堆。所以,這個時候,達到了「心淨」,自然就能夠做到「心靜」;如果真有干擾因素,也不會被任何外部因素所帶動,因為對應關係的理決定了,自己已經沒有可觸動的執著因素了,外部因素也就不起作用了。達到了這個境界,就自然能夠做到「心如止水」。

美國電子專家巴克斯特曾經利用測謊儀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這個測謊儀用來測定判斷人是否在某件事上說了謊。一個訓練再有素的人,在說謊的時候,不管表面表現的如何鎮靜,為什麼在測謊儀面前就會暴露出真實的心跡呢?因為人的本性是符合宇宙「真、善、忍」特性的,本質上講,人是不應該說謊的。人說謊,那是受後天的觀念所支配,是魔性一面發揮作用的結果。人說謊,就是違背宇宙特性,做不好的事,這時,生命在本質上就會發生變化:德和業力發生轉化,業力增加,同時失德;人都有明白的那一面,他明白的一面就害怕。這種反應是宇宙特性的自然表現,絕不是人為的通過掩飾、通過控制情緒所能控制的了的。所以,人往往都曾經有過這樣一種體驗,就是無論大事小事,是凡人不真、說謊的時候,哪怕再微小、再細微也會在內心產生異動。

所以,修煉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不但要百分之百信法,而且要百分之百做到,不能夠有一絲一毫的僥倖,必須從心上改變,沒有任何捷徑。當修煉人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都能夠做到「真」的時候,就能夠堂堂正正,就能夠坦然的面對一切;當對所有的人、對所有的動物、哪怕是對植物物質都表現出「善」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沒有私心、能夠捨去各種慾望;當理悟了法理、看到了修煉的實質----生命的提升的時候,那麼,再面對任何痛苦冤屈的時候,就能夠坦然的做到「忍」,樂呵呵的,甚至心生喜悅之情。有了這種大善大忍之心,修煉的狀態還不就是「心如止水」嗎?

「心如止水」還有更深的涵義,就是物質本源的特徵表現。師父說:「其實,物質的本源就是水。宇宙本源之水可不是常人地球上的水。物質的本源為什麼講它是水呢?每當不同層次的最微觀物質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沒有物質了。而沒有物質之後呢,物質顆粒就不存在了。再看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發現一個看不到物質粒子存在的、那個靜靜的,通常我一般把它叫作死水,也叫本源,沒有生命的水。你扔進一塊東西,它不會有漣漪體現,聲音的振動也不會使它發生波動,完全是靜止的。而物質的最基本的組成,就是從這種水中來的。」「那麼我們講,它既然從更微觀組成了表面物質,所以我告訴大家,整個我們所能夠認識到的這個宇宙,就是由水構成的。而那種水是密度極大的,根本就是不動的水,是由它構成的。」(《舊金山法會講法》)當修煉人達到某一層修煉標準、身體同化到那一層最微觀物質的時候,就做到了不被任何因素所帶動,心靜如止水。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