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文化之一瞥

榮欣 整理


【正見網2012年09月07日】

遠在七、八千年前,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華夏先民,就從掘土、採礦、伐木等生活歷練中,認識了“玉”是“美而不朽”的石頭;它散發春陽般的光澤,富含著豐富的“精氣”,也就是“能量”。於是將美玉按照心目中陽、陰二氣運行的模式,琢磨出圓璧與方琮,甚至雕刻出神祇、祖先的模樣,刻畫上“密碼”式的符號,希望經由“制器尚象”發揮“同類感通”的法力,與天地對話。他們相信萬能的宇宙將神秘的生命力經由神靈動物的傳遞,才降生出了人類。從“萬物有靈”的思維中,發展出中國特有的“龍鳳文化”。古人通過配戴雕琢龍、鳳、虎、鷹的玉飾,彰顯自身氏族特有的神靈秉賦,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後儒家文化將玉的物理特性擬人化,將美玉詮釋為具備仁、義、智、勇、潔等“君子之德”。

中國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氣的結晶,用作人、神心靈溝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參悟生死,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是人類永恆的哲學命題,而玉則被當作能夠使人長生不死,永保青春的器物。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稱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認為吮含玉石,藉助唾液與其協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所,滋心肺,潤聲喉,養毛髮。”因而玉石不僅作為首飾、擺飾、裝飾之用,還用於養生健體。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此外玉在喪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無比神聖的宗教意義。

“玉”字的最早出現始於我國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鐘鼎文中。漢字曾造出從玉的字近500個,而用玉組詞更是無計其數,漢字中的珍寶等都與玉有關,後世流傳的“寶”字,是“玉”和“家”的合字,家中的玉就是寶。自從倉頡將玉造字為王者腰間的一點配飾,玉就和治國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傳說遠古時代黃帝分封諸侯的時候,就以玉作為他們享有權力的標誌,此後,許多帝王的“傳國璽”也都是玉做的。商朝就已經使用墨玉牙璋來傳達國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記載的周朝(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已開始用玉做工具。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國王得到一塊非常珍貴的玉石“和氏璧”(現據專家考證,和氏璧可能為綠松石質地),秦王知道後,許諾以十五座城池來交換,雖然最後被識破只是一個陰謀,但也可見當時寶玉的價值。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說的就是用自然玉石做成的器物,以及玉器的社會功能。 取之於自然,琢磨於帝王宮苑的玉製品被看作是顯示等級身份地位的象徵物,成為維繫社會統治秩序所謂“禮制”的重要構成部分。

1958年在南陽黃山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圭形玉鏟可以看作是玉器誕生的標誌。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我國第一個玉器高峰時代,即東漢時袁康所說的“玉兵時代”,他在《越絕書》中說:“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至黃帝之時,以玉為兵”。在這個時代人們使用當地所產玉石製成了大量玉器。當時有三個產玉中心:一是南方江浙一帶以良渚為文化中心;一是北方遼寧一帶以紅山文化為中心;一是西北以崑崙山和田玉為中心。據考古學家研究,這個時代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代。在這一時期出土的玉器,首先是作為巫覡祀神,溝通天地人的媒介。圓形中空的玉壁,是先民升天通靈的祭器,外方內圓的玉琮作為禮地之器,與天圓地方的原始宇宙觀念相關,象徵著天地、神靈、祖先的法力。紅山文化中的玉龍、雲形玉佩,是部落圖騰和首領權利的標誌物。

夏商時期,東部沿海的制玉工藝與西部新疆的和闐玉匯聚中原,形成玉文化一統之大觀,河南偃師二裡頭出土的玉戈、玉鉞、玉璋、玉刀,顯示出高超的開料技術和精細的雕工。商代晚期安陽殷墟墓所出的玉器,包括禮器、儀仗、工具、用具、佩飾、藝術品、雜器七大類,特別是動物形生肖玉佩,種類繁多,雙線陰刻的誇張洗鍊與自然天成的俏色手法運用,將中國上古玉作推向鼎盛。

兩週時期,隨著社會禮制的日臻完善,玉器不僅是貴族在進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喪葬等活動的國家重器,如圭、璋、壁、琮等。同時人們將玉的貞潔無暇之比附君子之美德,作為美好事物與人格的參照物。“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特別是組合玉佩,是將黃、環、珠、歙(用骨頭製成的,用來解繩結的錐子)等,以彩綬貫之,由短及長,鏘鳴清樣揚,以約束行止,諧和體貌。且這一時期的玉器紋飾多勾雲紋,粗細陰陽,勾連多變。成為上古服飾的一道亮麗之美景。玉之概念已經遠遠超出自然屬性。

春秋戰國時期,琢玉工具得到了改善,雕刻工藝也不斷提高,出現了浮雕、半浮雕和精湛的透雕技法。玉器成品常見有玉璜、玉琮、玉璧、玉鐲、玉環、玉劍飾、龍形佩、成對器形玉件等。採用的玉材多為青玉和黃玉,白玉少見,亦有採用“獨山玉”的。

兩漢王室尚玉更甚。在大力倡導孝義和後葬的社會習俗中,以期保護死者不朽的喪葬用玉的明顯增多。玉衣、玉九竅塞、玉焓、玉握等,是漢代王公貴族特有之葬具。玉衣的使用根據等級不同,有金鏤、銀鏤、銅鏤、絲鏤之分。另外,乞求神靈的保佑、祓除不祥的辟邪用玉大量出現,如玉剛牟、玉翁仲等。在漢代常見的玉佩還有稱為牒的心形玉佩喝線條流轉婀娜的“翹袖折腰”的舞人佩。貴族配劍,常以劍首蚌鉍四種玉裝飾,稱為玉具劍。玉質有青玉、黃玉、墨玉和白玉。白玉成為玉中上品。

魏、晉和南北朝時,石刻的風行使玉器製作少被重視。傳世的器物很少,但圖案清晰,十分秀麗。玉材有青玉、黃玉,白玉很少。

隋唐時期,盛世開明,經濟繁榮,絲路暢通。玉雕藝術由衰轉盛。唐玉受西域文化和佛教藝術影響,呈現出新的面貌。唐人玉帶板上多飾“蕃人進寶”“伎樂人”形像。玉飛天則是最早的佛教玉雕。其它玉佩飾也多以珍禽瑞獸為主。光潔玉潤的碾琢喝富麗華美的神韻透出玉質之美。唐代玉器出現了花鳥、人物飾紋,器物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並增加了有實用價值的杯、碗、盅等。玉器圖案大量採用纏枝花卉、瓜果鳥獸、人物飛天、蟲魚為主要題材。刀法不亂、布局均勻、細而厚重是唐代玉雕的獨特的時代風格。

宋元以後,社會出現了規模可觀的玉雕市場和官辦玉肆,開後代世俗陳設玩賞之玉先。宋代出現的宋之肖生玉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濃鬱氣息,仿古玉器多為仿漢玉器。玉器以花、鳥、獸類為主,以龍鳳呈祥圖案為多。實用品有杯、洗、帶板,陳設品主要有獸、魚。當時,盛行做古玉器。仿古器形有青銅器、佩件,如劍飾、帶板、佩飾等,玉材主要有白玉、墨玉、青玉,其中最多的是青玉和白玉。

金代傳世古玉中“春水玉”、“秋山玉”,前者鶻擒雁鵝春草間,後者虎逐群鹿秋山中,層次富於變換,雕法多樣。

元、明、清是我國玉雕工藝的繁盛時期。元代的雕工突破了宋代琢工。雕琢有粗有細,但粗獷的刀法深厚,頗有古風,細緻得出奇,獸件上雕刻的毛髮,刀法流暢,刻出的雲紋上下翻騰,氣勢磅礴。這時期出現了“凸雕法”和“透雕法”,尤其凸雕的細工碾磨技法,更是前所未有。

明代,揚州出現了大型玉器和以蘇州為中心雕琢各種精巧的玉器,又由於新疆玉材的大量入關,玉雕技法不斷提高,作坊林立、人才輩出,名作極多,在我國制玉史上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玉雕刀法出現了“三層透雕法”,鏤雕十分精細,藝術性很高。題材也多,常見有松竹梅、花果、松鹿、人物、鳥獸、纏枝花卉等。

清代,特別是十八世紀後半期,清朝征服回部,直接控制和田玉料的開採;對西南的開發也導致緬甸翠玉的輸入。由於皇室的主導,玉雕工藝達到了新的高峰。乾隆年間北京城為全國的制玉中心,並召集各路能工巧匠獻藝,出現了“俏色做法”、“半浮雕”、“透雕”等各種琢法。清代玉器雕琢得十分可愛,大小器件玲瓏精緻形像逼真。玉料選用也相當嚴格,但只要符合要求的玉材,無論是白玉、碧玉、墨玉、黃玉等都被採用。玉雕小至寸許,大至萬斤。鬼斧神工的琢玉技巧發揮到及致,山水林壑集於一處且利用玉皮俏色巧琢,匠心獨運,集歷代玉雕之大成。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珍藏的精品展現了明、清兩代玉雕精華,其中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圖”特別引人注目。小件玉器,例如台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翡翠白菜、東坡肉”等等和流傳民間的小型器件,無論山水、花卉、人物、花鳥、飛禽、走獸,都雕得活靈活現。

玉器從遠古走到今天,近八千年的發展,使玉雕具體的展現了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神傳文化的倫理綱常,中世紀以後,形神兼備的寫實手法體現在玉雕作品中,也展現出華夏子民格物致知的“求真”治學精神。“敬天格物”詮釋了我們華夏民族的特性,也體現了中華古玉深層的人文內涵。

玉石文化之玉德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也就是說玉是美好的石頭,有五德“仁、義、智、勇、潔”。這其中“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是說玉的顏色,質地,光澤溫潤柔和,滋益萬物或恩澤萬物,是玉石富有仁德的表現;義理是指玉石的紋理。“白外可以知中”即根據玉石的外部特徵可以了解它的內部情況,形容玉石表裡如一,內外一致,這是玉石富有正義感,實事求是的表現;玉智是指優質的玉石可以製作樂器,因玉質地堅硬細膩,故擊之聲音舒展清揚,散播四方,聽起來和悅,這是玉石富有智慧和遠謀的表現;玉勇是指玉石雖硬度不算太高,但韌度在自然寶玉石中居首,所以有寧折斷而不彎曲,顯堅貞不屈的勇敢精神,即使折斷也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潔是指“美玉無瑕,白玉無瑕”之美德,也指廉潔,清廉。忮即嫉恨。銳廉而不忮,指玉碎之後,斷口雖然銳利,有能力嫉恨、報復於人,或求得好處,但玉能保持廉潔而不為之。

《禮記•聘義》也記載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這是孔夫子從儒學理論的角度,“比德於玉”,把玉的物理性質同道德相聯繫,提出玉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
 
玉是高貴、純潔、友誼、吉祥、平和、美麗的象徵。自古有言“黃金有價玉無價”。如果說美而不朽是玉的特色,那麼堅貞溫潤更是玉的品性。這種品性中包含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國主義氣節;“化干戈為玉帛”的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隨和坦蕩;“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潔以及“銳廉不撓”的開拓進取。維吾爾諺語說:“寧做高山上的白玉,勿作巴依堂上的地毯”,反映了華夏民族對自由的共同熱愛和嚮往、以及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既然古人賦予了美玉那麼多人性的品格,那麼以玉喻人也就成了自然而然。

在《詩經》中有很多以玉喻人的句子,例如,《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召南•野有死麋》“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詩句與意境最為優美的是《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一個男子讚美他將娶的妻子不但容貌美麗,而且有美玉一般的內心。但被比喻成玉人的人,並不都是女子,常常也被用來指男人,嵇康風姿俊美,人們用“玉山”比喻他。後遂且“玉山”喻指偉男身姿。嵇康善飲,飲後常醉,醉酒之後搖搖晃晃常自傾倒。後遂且“玉山自倒、玉山傾倒”等形容醉酒、醉態。而一對容貌人品皆出眾的夫妻往往也被喻為“一雙璧人”。以玉喻人的詞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可見“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個多麼美好、高尚的字眼,以至於到現在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

在古代詩文中,不僅用玉來比喻美好的人物,也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如:以玉喻物的詞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組成的成語有金玉良緣、金科玉律、珠圓玉潤、拋磚引玉等,有關玉的民間傳說和故事如《和氏壁》、《弄玉吹簫》、《女媧補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愛的兒女以玉來起名,一部感人至深的《紅樓夢》,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了玩石美玉裡,對玉的喜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紮下了深深的根。

玉石文化之治玉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古人將美麗、潤澤的石頭統稱為“玉”。因此,古代所指的“玉”是廣義的,不僅包括現在的各種硬玉、軟玉,還包括水晶、瑪瑙等其它美麗的天然晶石。“玉”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幾千年的獨特而燦爛的玉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從遠古到現代,玉不僅代表著權力與財富,更是道德與精神的象徵和寄託之物。

玉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高品質和最高境界的理想。中國人把玉人格化,同時也把人格玉化,它融合了中國人推崇的堅忍、含蓄、內秀的品質。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比德於玉”的傳統,玉還被賦予“仁、義、智、勇、潔”五種德行,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因此,佩戴玉(水晶)石,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時刻提醒佩戴它的人,要注意保持君子的德行與操守,用現代的話簡單說,就是:做一個好人。

玉不鑿不成器,好的玉石只有通過能工巧匠的精心雕鑿才能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一般來說,一件玉器從材料的採集到成為一件精美的玉器都會經歷:采玉、斷玉和治玉的過程。

玉料分為原生礦和次生礦兩種。原生礦是指蘊藏於海拔4,000米雪線以上的原生礦體,大致於元代已有開礦挖掘玉料者。因山陡缺氧,開採工作十分困難,開採下來的玉料叫做“山料”。

次生礦是指從原礦體剝離成小塊之後,夏季冰雪融化成洪水,將其沖至山坡或谷底河中被採集的玉料,俗稱“水料”或“仔料”。被冰水衝下山的玉料,其料小若指甲,大如磨盤,重達千公斤者是為罕見。牧羊人也可在山坡上發現較大的仔料,但也很少有百公斤的。

古代玉匠治玉之前,先要斷玉,要聞玉香、觀玉色、摸玉理,再藉助八卦陰陽之理,即乾、坤、巽、兌、艮、震、離、坎的八個卦象來斷玉的屬性。偏於虛無就是乾,偏於陰就是坤。

明代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說:“吳中絕技,陸子岡之治玉、鮑天之治犀、周柱之治嵌鑲…….俱可上下百年無敵手。”為什麼叫做“治玉”,而不是“制玉”呢?因為“頑石無性,巧手可治。”每一塊璞玉都是有靈魂的,“玉不琢,不成器”,琢玉者理應賦予玉以新的靈魂與生命。

治玉是一門藝術,從璞玉到精美的玉器不僅需要精湛的雕刻手藝,還需要經過艱辛、精心的製作,才能創造出精品。

古代治玉技法,源於製作石器。上古時期,先民在打制、使用石器時,就逐漸發現了一些治玉的工具和技法。玉的硬度較高,必須用更高硬度的石頭才能加工,而同一座山上的石材硬度大體一致,無法使用,所以必須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所謂的“他山之石”,就是治玉的礪石。《詩經》中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概括了古代加工玉器的基本方法。切,就是把璞玉從石頭裡切割出來。[1]然後對璞玉進行構思,並且在璞玉上畫樣,因材施用是雕琢玉的一種境界。“每件璞玉都是不同的,不能如同工業生產一樣千篇一律批量生產。”因此真正的玉匠會說“治玉”是做“活”,不是做“貨”。

古時治玉用礪石,後來發明了鐵制圓盤“砣”工具。砣機發明於史前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部落,推動琢玉工藝成為獨立的手工藝。完善的鉈機叫做“高凳”或“水凳”,以木結構、鐵鉈子組成。玉工用雙足踏蹬板使鉈子旋轉,帶動蘸水金剛沙磨磋玉料而成型。所以說玉器不是用刀刻的,也不是用鑿子鏨成的,而是由玉匠用鉈機,以水和金剛沙為介質,經過“鍘、鏨、沖、壓、勾、順等工藝,一點一滴的把設想的形狀“琢磨”而出。

碾玉工序大體上可分為12道:1.搗沙、2.研漿、3.開玉、4.扎鉈、5.沖鉈、6.磨鉈、7.掏膛、8.上花、9.打鑽、10.透花、11.打眼、12.上光。一般來說,第1-3道是學徒工做的;第4-11道才是玉匠的本分;第12道則另由專業工人去做。當然,造型簡易的玉器,則毋須經歷上述全部工序。

“琢磨”之後的玉器表面比較粗燥,還需要“碾磨”,也叫“光亮”或“拋光”,就是用紫膠、木、葫蘆、牛皮及銅製的鉈子將玉器表面碾磨平整,展現出光潔、溫潤的玉石的質地,至此一件玉器大致完成。在漢代,工匠發明了一種“雙鉤碾法”的著名琢玉技法。刻紋細如遊絲,婉轉流動,沒有一絲滯跡,可見技法的高超。

參考文獻
1 開心學國學,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6月,P282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