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精選今譯:衣冠禽獸

鄭重


【正見網2013年03月31日】

【原文】

齊西王須善賈海,出入扶南林邑、頓遜群蠻中,貿遷諸寶,若毒冒、頗藜、火齊、馬腦之類,白光燁燁然。遇東風覆舟,附斷桅,浮沉久之,幸薄岸,被濕行彝陰山中。山幽不見日,常若雨將壓地。西王須自分必死,尋嵌竇絕氣,庶遺胔不為烏鳶飯。未入,猩猩自竇中出,反覆視,意若憐之者,取戎叔、雹葖、委萎諸物,指之食。西王須方餒,甘之。竇右有小洞,棲新毳(讀脆,細毛),厚尺余,甚溫,讓西王須,猩猩獨臥於外,大寒不自恤。語言雖殊,朝夕嗢咿作聲,似慰解狀。如是者,一年不懈。

忽有餘艎度山下,猩猩急挾西王須出,送之登。及登,則其友也。猩猩猶遙望,不忍去。

西王須因謂其友曰:“吾聞猩血可染瀱,經百年不蔫。是獸也盾,刺之可得鬥許,盍升岸捕之?”

其友大罵曰:“彼獸而人,汝則人而獸也!不殺何為?”囊石加頸,沉之江。

——明代宋濂《燕書》

【今譯】

齊國有個名叫西王須的人,善於做海運生意,經常出入於扶南的許多城鎮和頓遜的各族部落之中,販運各種奇珍異寶,如璋瑁、頗藜、火齊、瑪瑙等類,都是些白光熠熠的貨品。

有一天,在海上遇到一陣東風,船被打翻了,他急忙抓住了折斷的桅杆,漂浮了很久,才僥倖靠了岸,身上衣服濕漉漉的,在彝山北面的山谷裡奔走。山谷幽暗,不見陽光,常像大雨即將來臨一般。

西王須自以為必死無疑,就尋找一個山洞,準備自盡,只希望遺體不被烏鴉、老鷹啄食。剛要走進山洞,有一隻猩猩,忽然從山洞裡走了出來,反覆打量他,意思好像憐憫這個來人的樣子,然後拿了大豆、蘿蔔、谷穗等食物,比劃著名讓他吃。西王須正餓得難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

山洞的右側有個小洞,鋪墊著許多鳥的羽毛,有一尺來厚,很溫暖,猩猩便讓給了西王須去睡,猩猩自己卻睡在洞外,天氣寒冷,也不顧惜自己。它的話語雖然和人不一樣,但早晚咿咿呀呀地叫喚著,好像是在寬慰他。就這樣整整過了一年,猩猩也沒有絲毫的懈怠。

有一天,海上突然開來了一條大船,停泊在山腳下,猩猩便急急忙忙挾出西王須,送他登上船。西王須登船一瞧,船主恰巧是自己的朋友。

船開了,猩猩還在遙望著大船,不忍離去。

西王須對他的朋友說:“我聽說猩猩的血,可以染氈布,過上一百年也不會褪色。這隻猩猩長得很肥大,刺死它可以得到一鬥多血(這種血極其珍貴),為甚麼我們不登岸捕殺它呢?”

朋友聽後,大聲斥罵他說:“它是一隻野獸,卻十分像人;你雖然是個人,卻十分像只野獸呀!你這種人不殺,留著有什麼用?”於是,船上的人,用石頭拴在西王須的脖子上,然後把他裝進麻袋,推入江心,淹死了他這個衣冠禽獸。

【附言】

這則故事,辛辣地諷刺了那種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禽獸不如的人。它告誡人們,做人要講究信義,要知恩報恩,千萬不能做“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事。當今之世,中共先是利用工、農、青年學生,罷工、遊行、參軍…幫助其奪取政權;然後就將友作敵,殘酷的剝削壓迫工人、農民和學生,不准人民罷工、遊行,去爭取民主、自由,甚至進行“六四大屠殺”,以怨報德,“卸磨殺驢”,無所不用其極。中共的個個貪官,盡皆衣冠禽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