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語:才高八鬥

陳必謙 整理


【正見網2013年03月22日】

【釋義】形容人很有文才。

【例句】古代有些人,稱讚曹子建才高八鬥。

【近義;反義】才華出眾;才疏學淺

這個成語出自宋•無名氏《釋常談》。在三國時代,曹操的第三子曹植(字子建),他從小就十分聰明,才思敏捷,酷愛詩文。傳說他10歲就能寫出很好的詩,而且詞藻富麗,意境深遠,曹操在世時非常喜歡他。當時,人們都稱他為“繡虎”,視為不可多得的奇才。他是建安詩人中,最有文學成就的詩人,他哥哥曹丕嫉妒他的才能。

曹丕做了皇帝後,就對曹植進行打擊、排擠。有一次,限他即興成詩,否則要殺死他,他作成了《七步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用形像的比喻和淒婉動人的語言,表現了對兄弟間殘殺的哀怨,使曹丕無可奈何。

到了南朝,宋人謝靈運,也擅長詩文,頗有才華。雖然他很狂傲,卻非常推崇和敬仰曹植。他曾對人說:“天下之才,總共有一石,而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天下人共一鬥。”

唐代詩人李賀,被稱為“鬼才”,極富才華,可惜短命。李貨曾寫詩讚嘆道:“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鬥才。”意思是稱讚《洛神賦》是最能體現曹植文學天賦的傳世之作。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