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人物特點之我見



【正見網2015年08月05日】

三國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許多人對三國中的人物並不陌生,如曹操的奸、劉備的仁、諸葛亮的智、關羽的義、張飛的勇等。我也曾讀過《三國演義》,下面就三國中的蜀國政權中人物特點,發表一下自己的愚見。這裡不敢妄議哪一位歷史人物,只是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有言語失當、觀點錯誤之處,敬請海涵諒解,不吝指正。

一、劉備

1、劉備之仁。

劉備是“仁”字的代表,是蜀國的精神和政治領袖。劉備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寧肯失敗,也不違背仁義。典型的如攜民渡江。這種堅守仁義的精神,使他贏得了許多人心和人才,也使得他得諸葛亮之前,雖然智力上不足,卻也能屢敗不倒。同時,趙雲、魏延等一些人才都是慕劉備的仁德之名而來。劉備做事以人心為重,就是在諸葛亮看出魏延將來必反要斬其首級時,劉備也以民心和大局為重,以德相容。再如,曹丕篡位後,諸葛亮等人力主劉備稱帝,劉備堅決不允。因為在劉備看來,此時如不是與孫權有隙,本應是討伐曹丕的良機,若急於稱帝,反倒會引起議論,陷於不仁不義。但因諸葛亮以病相脅,許靖、譙周文武百官力諫,劉備怕失去眾人之心,不得已登上帝位。

2、劉備之智。

為將者可以指揮一場戰鬥,為帥者可以指揮一場戰役,為王者可以指揮一場戰爭。劉備可能不是一個很擅於指揮作戰的人,可在指揮戰爭上,他無疑是一個高手。在起兵之時,劉備作為皇族後裔,他打出扶漢的旗幟,做到了忠孝兩全。同時,他深知,若只想為將,須投靠一個強主。可若想打江山,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劉備起兵之時,勢單力薄,投袁紹、投曹操,都險些遭到殺害,最終投到較為弱勢的劉表,才得以立足,最終尋求到了諸葛亮,聽從了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戰略,漸漸成就了帝王的基業。

3、劉備是個好伯樂。

無論遇到何人,一翻話,他就能知道這個人適合干什麼,能幹到什麼成度。所以他一見到關羽、張飛,就知道他們是攻城拔寨的虎將。在公孫瓚處一見趙雲,馬上就欣賞有加。一見諸葛亮,就知道他是統領三軍的帥才。就是對諸葛亮倍加厚愛的馬謖,劉備也一眼看出其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對於人才,劉備從來不是坐門等客,而是主動尋訪。他不僅器重象黃忠、馬超等這樣的一流人才,對像黃權、劉巴這樣的二、三流人才,也都非常重視,親自登門拜訪,致使麾下人才濟濟,為三分天下準備了充分的人才資源。令劉備比較糾結的人才大概就是龐統了。龐統確實有了不起的智慧,但在劉備看來,有的計謀不能兼顧他的仁義之道,故而不被採用。

4、劉備的弱點。

劉備的主要弱點就是有時為了堅持個人的仁義而失去良機。最典型的是,劉表多次真誠以荊州相讓,劉備因其是同宗,不肯奪其基業,而堅決不接受,走了許多彎路。如果當時能以天下為重,坐守荊州,抗擊曹操可能會容易的多,也會大大減少因荊州與東吳發生爭執的可能性。

二、諸葛亮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與劉備與許多方面是互補的。如果說劉備是善於贏得人心,發現人才,那諸葛亮就是善於調兵遣將的能手了。個人覺得,諸葛亮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丞相了。後人常說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其實以諸葛亮能知後五百年的超常智慧,他是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去向的。良臣擇主而事,諸葛亮數次不見劉備的真實用心,一方面是考驗劉備的誠意,另一方面正是為了成就劉備禮賢下士、尊重人才的名聲。而劉備也深知思賢若渴的深刻內涵,能夠經受住考驗。所以劉備常說:“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

諸葛亮有著無人可及的智慧,而這種智慧的真正來源是高尚的道德。這裡可拿龐統與之相比較。諸葛亮號稱臥龍,龐統號稱鄒鳳。單就才華而言,龐統不在諸葛亮之下。龐統之所以早折,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心胸及道德修養不及諸葛亮,使其智慧受到了功利之心的蒙蔽,從而大打折扣。先說二人出山前的表現。書中說:“龐統因避亂寓居江東,魯肅曾薦之於周瑜,統未及往見”,可見龐統建功立業的功名心較重。而諸葛亮則是安於耕鋤,三顧茅廬方出。出山之時,對其弟諸葛均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諸葛亮未出山時已尋退路,足以看出諸葛亮一心向道的淡泊心志和超常的政治智慧。正是龐統的心性不及諸葛亮,在劉備與龐統進取西川之時,龐統為了搶功,不聽諸葛亮的勸告,執意從小道進取西川,在落鳳坡喪命,一代英才卻死於無名之輩手中,實在是可惜!

三、關羽

關羽是義字的代表。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猛將,他懂兵法,識大體,義薄雲天,是三國中可圈可點的人物。關羽最擅長的用兵方法是擒賊先擒王。所以關羽斬華雄、誅文丑、斫顏良、降黃忠、殺龐德、擒于禁、過五關斬六將,凡是與關羽作戰的敵將,幾乎沒有一個能全身而退。他能在千軍萬馬混戰之中,抓住機會出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敵將一舉拿下,從而快速解決戰鬥。關羽斬殺顏良後,眾人皆驚。操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從上面這段對話中也能看出關羽的用兵特點。

再如大家熟悉的關羽單刀赴會,也是成功的運用了這一戰術。酒至半酣之時,關羽右手拿刀,左手扯著魯肅,談笑風生上了小船,揚長而去,唬得魯肅諸人如痴如呆,半晌回不過神來。關羽之勇真可謂是世間罕見。

但關羽有一個弱點,就是太過自負,政治上比較幼稚,最終失掉了荊州。在龐統陣亡後,諸葛亮離開荊州前去幫助劉備,與關羽交割荊州印綬時,孔明曰:“這干係都在將軍身上。”雲長曰:“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見雲長說一個死字,心中不悅,欲待不與,其言已出。孔明曰:“若曹操引兵來到,當如之何?”雲長曰:“以力拒之。”孔明又曰:“倘曹操、孫權,齊起兵來,如之奈何?”雲長曰:“分兵拒之。”孔明曰:“若如此,荊州危矣。吾有八個字,將軍牢記,可保守荊州。”雲長問:“哪八個字?”孔明曰:“北拒曹操,東和孫權。”雲長曰:“軍師之言,當銘肺腑。”這段話可謂是精彩之致,將帥的見識高下立分。

諸葛亮為什麼一聽到“死”字就心中不悅呢?因為真正的帥才,雖然不怕失去性命,但更珍惜生命,所以才想盡一切辦法,強大自己各方面的力量,儘可能減少分化對立面,用盡智謀,以求用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勝利,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焉”,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味武力取勝,縱然能取得勝利,自己一方的損失也不容小覷。且戰爭一過,傷員及百姓的撫恤、城池的重建,將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關羽一味依靠勇力,所以在戰役取得大好形勢的時候,政治上的魯莽,使他拒絕了孫權的求婚,受到曹操孫權的兩面夾攻,最終失去了荊州。荊州一失,蜀國失去了最好的天然屏障和富庶的一個地區。更可悲的是,劉備失去自己最心愛的兄弟,頓時而失去理智,出兵伐吳,過程中又損失了張飛、黃忠等大將及幾十萬士兵,最終劉備也病死白帝城,使蜀國的元氣大傷。蜀國失去了一位政治領袖、伯樂和一批名將,最終由節節勝利走向了守勢,三足鼎立的局面進入了拉鋸戰。

這場戰役失敗的深層原因是:第一、天象的變化是滅漢,而劉備要扶漢;其次從道義上來講,劉備與關羽的兄弟之情是私,剿滅曹操是公;再者從戰略上來講,劉備伐吳違背了聯吳抗曹的大計。所以劉備伐吳失敗也是必然的,這可能也是天意要創造三足鼎立的這麼一段歷史吧。

四、張飛

張飛是勇字的代表之一。古人云:“夫戰,勇也”。人們一提張飛,就說他有勇無謀,其實不然,張飛是最能抓敵人疑心和恐懼心理制定戰術的將才了。

劉備攜民渡江,被曹兵追趕,情況十分緊急,只留張飛帶數十人斷後。張飛讓士兵將馬尾上綁上樹枝,在背後山林中騎馬奔跑,作為疑兵。自己則騎馬站在木橋之上,占據易守難攻的狹隘之處。曹兵見張兵威風凜凜,怒睜環眼,橫矛立於橋上,不覺遲疑。這時張飛不是莽撞衝上去拚命,而是用了一個激將法,提出單挑,將一對多的局面變成一對一。大吼一聲:“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兵法有雲“置之死地而後生”,張飛處在死地,一心要拚命,曹兵處在生地,當然不願冒險。而且人多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心不齊。張飛勇戰呂布之後,早已名揚天下。在恐懼心的作用下,所有的人都處於觀望狀態,不肯先上。再一看張飛背後樹木中塵土飛揚,不由生疑,更加不知所措。

這時,張飛大喝一聲:“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是何道理?”這又是一個激將法,同時給了敵人一個台階,提了一個醒,要戰即戰,不戰即退,這麼婆婆媽媽的對峙著算啥?在自尊心、恐懼心和疑心的作用下,就使敵人更加願意相信:這一定又是孔明之計。就連號稱奸雄的曹操一時也沒看出這其中的玄機。在緊急關頭,聰明的張飛自始至終都保持冷靜。他沒有說:“你們怎麼慫了,有本事你們上啊!”如果這樣說,就真的會激起敵人鬥志,張飛就真的會死於非命了。這裡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充分顯示出了張飛的大將之才,成為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以一人之力獨擋數萬精兵,除了張飛,還有何人?

五、趙雲

趙雲是忠勇的代表之一。趙雲無疑是最忠心耿耿的勇將了。在劉備的心中,早已把趙雲視為自己的親兄弟了,親近成度一點也不亞於關羽和張飛。在蜀國的五虎上將中,趙雲性格是最好的,他道德高尚,沉著穩重,有勇有謀,不亂說話,心思精細,是最好的保衛人才。所以劉備死後,將保衛劉禪的任務交給趙雲。關於趙雲最精彩的故事就是沖陣救阿鬥了。人常說:劉備摔孩子,半真半假,多含譏諷之意。其實,當時真實的情況是,劉備一路敗走,沒有幾人能生死相隨。對一個打天下的人來說,最寶貴的財富是將軍,而不是兒子。趙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而兒子是賢是愚,卻還難說。面對忠臣,此時的劉備無以回報,於是將自己的孩子扔在地上,藉以表達自己的心情,說道:“為汝這一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阿鬥是他的親生兒子,他當然不捨得摔死他。這種為人君、為人父的複雜心情,難道不正是一個仁人君子的表現嗎?

六、司馬懿

說到三國人物,不得不單提一下司馬懿。在劉備、曹操死後,最精彩的部分當是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智鬥了。這裡司馬懿最終沒被諸葛亮消滅,除了天意之外,司馬懿的智慧也不容小覷。司馬懿知道自己智慧不及諸葛亮,守有餘而攻不足。但他抓了諸葛亮的弱點,就是事必躬親,人才不足。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時,多次用激將法,司馬懿都不為所動,堅守不出。

諸葛亮沒有辦法,乃修書一封,派人送女人衣服給司馬懿,司馬懿看完,雖然心中大怒,但卻藉機採取了一個有效的心理戰術進行反攻,笑嘻嘻的說:“孔明視我為婦人耶?”他不僅不責罵來使,反而重待來使。並問:“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懿顧謂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使者回告諸葛亮後,諸葛亮長嘆一聲說:“彼深知我也!”司馬懿深深的知道,諸葛亮能力太強了,又受劉備託孤之重,急於求成,所以嘔心瀝血,事必躬親,嚴重的限制了部下能力的發展。在對外不能主動尋求足夠的人才,對內又不能充份鍛鍊發揮屬下的能力,長期下去必然會造成人才的嚴重匱乏。繁重的軍務,必然使人身心過於勞累,久不可支。

司馬懿正是抓住了諸葛亮的這個弱點,採取了消耗戰、持久戰,活活拖垮諸葛亮。對於自己的這個弱點,諸葛亮是知道的,正如他所說:“吾非不知,但受先帝託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諸葛亮深深的知道,他這麼羞辱司馬懿,司馬懿都不為所動,他再也沒有什麼辦法讓司馬懿出來交戰了,只要司馬懿在,滅魏扶漢的願望恐怕是永遠難以實現了。他想起先帝三顧之恩及託孤之重,不覺憂急攻心,一病不起,最終星落五丈原。

諸葛亮死後,蜀漢頂尖的人才,只剩一個姜維,而魏國除了司馬懿父子外,還有鍾會和鄧艾,都是一流的軍事人才,姜維最終獨木難支,以失敗而告終。諸葛亮雖然沒有完成北伐統一中原的願望,但他能幫助劉備建立蜀國政權,並能於在世時以一己之力保得蜀國不滅,已是功不可奪。他竭忠盡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也成了後世瞻仰學習的楷模。有文章說諸葛亮受劉備所累,火燒籘甲軍,因此沒有成仙。我想,若是劉備在世,心中一定會對他感到萬分的感激和無限的愧疚。

三國的故事早已成為歷史,劉備最終也沒能實現自己匡扶漢室的政治理想,但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英雄人物及他們的英雄事跡,卻世代流傳了下來,為世人所稱頌,津津樂道。也許越是在生死存亡之際和艱難困苦之時,才能更加彰顯仁義的珍貴,才能更加詮釋出“義”字的豐富內涵,從而在人類的文化中留下光輝燦爛的一筆。我想,此時他們若在大法中,若能回憶起自己的過去,一定會說:我們不負那一世,不負此一生!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