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現蜱蟲疫情 河南557人發病18人亡 山東3死

【正見新聞網2010年09月08日】

河南商城縣伏山鄉南沖村村民吳德政蜷縮在床上,這名73歲的老中醫不斷抽搐。他伸出手,像是要抓住什麼,斷斷續續地喊:“娘呀,我疼呀……”他通體高燒,咳著血、上吐下瀉,體內血小板和白細胞不斷減少。在呻吟了三四天後,多個器官功能相繼衰竭。

6月11日,吳德政死了,留下一段兒子為其拍攝的掙扎呼叫的視頻,和一大堆醫學書。臨死前,吳德政被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由蜱蟲叮咬所致。

看著父親吳德政臨終前的視頻,吳玉濤淚流滿面,他承包了商城縣余集鎮衛生院的一個門診,他後悔,若早些將父親送去信陽醫治,或許還有救。

河南累計557人病18人死

9月8日晚,河南省衛生廳通報,從2007年5月發現首例疑似無形體病例以來,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監測發現此類綜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點集中在信陽市商城縣、溮河區、光山縣和平橋區。

據了解,河南此次發現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發病時間主要集中在5-8月,發病年齡以40~70歲居多。

這些病例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特點,潛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續高熱,可達40攝氏度以上。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可伴有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

不過,商城縣基層醫院從去年至今均存在誤診。村民反映,有些醫院醫護人員並未按傳染病防治法處理該病。

山東蓬萊發現3人死亡

人民網報導,7月中旬山東蓬萊崔先生的母親上山勞動時不慎被蜱蟲叮咬,皮膚上被咬出一個小洞。在幾天後,老人開始出現發燒發熱症狀,當地的醫院按照普通發燒進行治療後,病情並沒有好轉,反倒加重不少,老人的意識也慢慢模糊,還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的狀況。

在7月18號晚上,崔先生將母親轉移到了煙臺市毓璜頂醫院就診。接診的醫生表示,這很可能是由於蜱蟲叮咬而導致的一種傳染病,他們已經接診過一些類似的病例。住院後老人的臟器出現明顯的衰竭,三天後去世。

崔先生講述說,在他們村目前只出現了他母親這一個死亡病例,但在其鄰村卻有兩位村民出現了類似的症狀,接連去世。

傳播途徑成謎

據悉,目前,國內還未分離出病原體,也不清楚它的傳播途徑,只是參考國際研究得知,蜱蟲攜帶的病毒,能侵染人體細胞,致使人體血小板、白細胞銳減,並具傳染性。

河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類患者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症狀,病因尚不明確,起初以疑似無形體病命名,無形體病會導致病人血小板和白細胞銳減,免疫系統趨於崩潰,最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2010年5月之後,中國疾控中心暫將其命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

據悉,該病的可怕之處在於,除了感染人群能診治外,疾病的病原體以及傳播途徑,至今還是個謎。

吳玉濤有個結一直未解開。他未在父親身上找到蜱蟲叮咬的痕跡,也不知道父親何時被蟲咬,“我曾問他,他說想不起來了。”另一位病人黃志菊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發病的。她說,在發病前,她一直在照顧婆婆季德芳。

今年夏天,商城縣蜱蟲暴發後,縣衛生局宣傳材料介紹,蜱蟲通常棲息於草叢與植物葉間,但材料並未提及,蜱蟲攜帶的是什麼病毒,又是如何傳播。該縣南沖村村主任楊富聽說,蜱蟲最初是動物身上攜帶的,他很想知道,為什麼今年會在人際傳播?是否蟲子有了變異?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