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1年05月02日】
這是去年12月15日,美國宇航局雨燕衛星拍攝的小行星希拉的合成圖像,可以明顯的看到小行星兩側出現的塵埃雲。此時希拉距離地球的距離約2.32億英裡(約3.73億公裡)
這是拍攝於去年12月27日的哈勃圖像,此時小行星距離地球約2.18億英裡(約3.51億公裡)。可以看到小行星周圍C字型的碎屑分布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日報導,科學家們宣稱他們發現一顆小行星擁有的不同尋常的羽狀尾是由於之前它剛和一個較小的天體發生碰撞所導致。
去年12月11日,設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裡娜巡天系統首先注意到596號小行星希拉(Scheila)的不同尋常之處。科學家們發現這顆小行星的亮度比預計的高了兩倍,並且其外側似乎還具有彗星那樣的一層發光包裹層。
通過對歷史存檔圖像的比對,科學家們斷定這一“爆發”事件發生於去年11月11日到12月3日之間。
美國宇航局很快做出反應,其下屬的“雨燕”衛星和哈勃空間望遠鏡先後對這一變化進行了觀測。
雨燕衛星項目組科學家,來自馬裡蘭大學的丹尼斯•波德維茨(Dennis Bodewits)說:“小行星之間的相撞會產生大量的岩質碎屑,大小可以是塵埃那樣的微粒,也可以是那些撞擊行星和衛星的巨石。而這是我們第一次得以在撞擊發生後數周便察覺到這種變化,此時撞擊的遺蹟還遠未消失。”
小行星一般被認為是太陽系在46億年前形成和後來的演化過程中留下的岩石碎屑。這些小天體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數量達上百萬顆,稱為“主帶小行星”。小行星希拉同樣是一顆主帶小行星,直徑大約70英裡(約合112.6公裡),每3年左右圍繞太陽公轉一圈。
哈勃空間望遠鏡分別於去年12月27日和今年1月4日對這一撞擊余跡的消散情況進行了觀測。哈勃觀測小組負責人,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大衛 •朱維特(David Jewitt)說:“對哈勃的觀測數據,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一次撞擊事件。一次以11000英裡(約合17700公裡)的時速,與一顆直徑大約100英尺 (約30米)小天體的相撞事件。”
但這並非科學家們確認的首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在此之前,P/2010 A2是首顆被確認發生過撞擊事件的小行星。和對那次事件的觀測一樣,這次哈勃的觀測也沒有直接分辨出任何撞擊產生的碎片。
天文學家一直以來都很清楚,彗星成分中含有水冰物質,當它們接近太陽時溫度上升,就會揮發並在彗星表面形成噴流。他們因此將小行星視作休眠狀態的彗星體,而它們的命運、表面形態、形狀和大小都將取決於它們和其它小行星之間的碰撞。
然而,在最近的幾年間,這一觀點開始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由於在公轉過程中距離太陽的距離存在變化,一些小行星在軌道上某些位置被發現清晰的展現出彗尾的特徵,並可以持續數月。另外一些則表現出規模更小的噴發。很顯然其內部的冰雪物質出現了暴露,這種暴露的原因,要麼是由於其內部的地質活動,要麼就是因為來自外部的撞擊。
在此次撞擊事件被發現3天之後,美國宇航局“雨燕”衛星上搭載的紫外/光學望遠鏡(UVOT)獲取了這顆小行星的多波段圖像以及光譜。
太陽紫外光會打碎包裹彗星體的氣體分子結構,如水分子會裂解成氫氣和氧氣。但在UVOT設備獲取的光譜中卻找不到一般彗星氣體中常見的成分,如氫氧根和氰。這種氣體的明顯缺失讓雨燕小組的科學家們排除了暴露的冰雪物質引發這一事件的可能性。
拍攝的高清晰圖像顯示,這顆小行星的北側附近有一團明亮的塵埃雲,而在其南側也有另外一團,只是相對較為暗弱。這一分布符合撞擊產生碎屑的模式,這些碎屑被太陽光的壓力推向後方。
綜合雨燕和哈勃小組的數據,科學家們得出一個結論,即對這些數據符合最好的解釋就是一次撞擊事件,具體而言,是一顆小天體以小於30度的角度撞擊了596號小行星希拉,並產生了一個直徑1000英尺(約305米)的隕石坑。
根據實驗室測試數據顯示,如果角度更大一些,則很難產生如所觀測到那樣的兩股分離的塵埃雲。計算還顯示這次撞擊拋射出的塵埃物質多達66萬噸,幾乎相當於兩座紐約帝國大廈的重量。
這項研究論文的合著者,同樣來自馬裡蘭大學的米歇爾•凱利(Michael Kelley)表示:“圍繞小行星希拉的塵埃雲非常巨大,其質量可能相當於馬裡蘭大學領銜實施的深度撞擊計劃產生塵埃雲質量的1萬倍。”2005年, “深度撞擊”探測器釋放的撞擊器撞向坦普爾-1號彗星,成為人來航天史上首次深空精確撞擊研究計劃。
撞擊行動允許科學家們對彗星和小行星的內部物質進行考察。坦普爾-1號彗星的撞擊濺出物中含有大量的冰雪物質,但是希拉的濺出物中沒有檢測到同樣的成分。這顯示兩者的組成成分存在很大的差異。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細論文報告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