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3年08月27日】
我出身於中醫世家,當外公行醫為人治病時,我還沒有出世。我常聽祖母和母親說,當患者治完了病時,外公經常會讓他們吃飽了飯再走。這句話我當時聽了並不以為然。現在仔細回想起來,設身處地地想一想,還真的不容易呢!每年都有青黃不接時,自己捨不得吃米飯,只是稀湯裡加一些糊糊,還意味著這得背著我那五個正在成長且需要吃飽的兄弟姐妹,不讓來客看到那幾雙羨慕的眼神……
我的老家住在浙江的一個小鎮,門口有一條在當時是主要交通運輸渠道的河,河的橋上有一盞當時唯一的航標燈。夜幕降臨後,伸手不見五指時,這盞航標燈使多少漁船安全駛過,橋上橋下的人全靠這長明燈在風雨中不滑倒。我的祖父規定家裡的用油必須在長明燈能確保的情況下,才能食用。這意味著家裡經常是用清水煮菜吃。
今天我自己繼承了家業,在國外行醫,經常也會遇到一些使自己在對醫德方面的重要性的考驗。
一天,正忙得不亦樂乎時,接到二個急診電話,二個人是同樣的急性腰扭傷。我只有一個空位子,不能兩全,只能在二者間選其一。二人中一個是經濟寬裕,無論花什麼代價今天非得來治療的患者,另一個是靠信用卡,這裡借了那裡還,下頓飯經常都沒有著落的人。
作為醫者,我不會因為貧富去選擇,男女老少,親疏美醜,在我眼裡沒有差別,一視同仁。但是現實中,那個付不起診費的是找不到別的醫生為他治療的,所以我選擇了他。
記得我祖母說:「見人有難時,一定要幫。說不定是菩薩想試試你是不是個善心人呢!」這話我從小就記在腦子裡了。
一般情況下,診所倒也太平,有時會突然有一連幾個進門後又吐又拉穢物全泄在你面前的病人。當然此時光是當醫生是不夠的,做清理的同時,要平心靜氣地安慰他,使患者不至於窘迫羞愧,那樣的話,很快患者就會好轉。
故古人說「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也就是說,醫生這個職業,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
今天我修煉了法輪大法,更明白了醫德的重要性。作為一個醫生,對得起自己的職業與上門來求醫的病人,並以修煉人的品德去影響他們、感化他們,博施濟眾。在當今大陸風行拉開肚皮要紅包的時代,需要的就是為民除疾苦,治病救人,德才具備的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