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古世界之最 河南8500年前已有絲織品

【正見新聞網2016年12月26日】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龔德才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指出根據對河南賈湖史前遺址的研究,在賈湖兩處墓葬的人體遺骸腹部土壤樣品中發現了蠶絲蛋白的殘留物,以及編織工具和骨針。表明8500年前,賈湖古人已經會製作絲綢製品。

據陸媒報導,龔德才教授說,古代的生產技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紡織技術更是如此。然而,在遺址中,卻很難發現絲織品存在的直接證據。

此前,印度學者通過顯微形態對比的方法,證明了出土的銅器表面殘留有蠶絲纖維,提出了印度在4000年前開始使用蠶絲。

而奧地利學者通過分析古埃及木乃伊捲髮中的纖維疑似物,推斷3000年前的古埃及開始使用蠶絲。

在中國也多次發現了關於蠶絲被使用的證據,如山西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約4000年前的繭殼,河南滎陽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4500年前的絲麻織物殘片,此外還發現了一些紡織工具以及與蠶和蠶絲相關的符號、圖案和裝飾品等。

但是,這次賈湖遺址蠶絲蛋白殘留物的發現,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了近4000年,證實了中國是首個發明蠶絲和利用蠶絲的國家,對於絲綢發展史的研究起到了關鍵作用,具有深遠的意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