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地下古戰道與英雄楊六郎

榮欣整理


【正見網2017年09月03日】

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巍峨雄偉、氣勢磅礴、舉世矚目,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築有一條可與其相媲美的地下長城—宋遼地下古戰道。

宋遼地下古戰道又稱宋遼邊關地道,位於保定市雄縣、廊坊市永清縣、霸州市境內的平原地帶,為宋遼邊界附近的軍事設施。雄縣境內的地道,現已查明的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地道和雄州鎮邢村大台地道。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據《雄縣誌》記載,此地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兩城相距35公裡,由於未勘查、發掘,地道長度不明。祁崗地段發掘修復了30米。邢村大台地道寬1.2—2米,高1.65米,巷道、階梯障道寬0.46—0.65米,高1.25米,現已發掘修復200餘米,可對外開放參觀。根據地道的結構、走向、出土的器物,初步認定此地道在軍事上有三個用途:一是藏、運兵;二是迅速傳遞情報;三是用聲學原理監測敵情。古地道曾出土有醬釉缸、彈丸、鐵鏃等。

古地道內部結構比較複雜,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閘門等軍事設施。古地道還有以下特徵:一、古地道中有通氣孔、燈台、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設施。二、古地道卻全部都是用磚石鋪砌而成,顯然可以供人們在裡面長期棲息;在建造方法上,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象挖地基那樣挖出深淺不一、形態不一、大小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各種坑道,然後在底上輔磚,在兩側鑲磚,在上面用磚打旋頂,最後在旋頂上填土夯實並加以偽裝。建造這樣的地道要燒很多的磚,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沒有統一的組織,單靠老百姓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古地道就像一個永備工事,經數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損壞。

經過1988年的挖掘調查認定:永清縣古地道涉及6個鄉鎮11個村,分布面積達300多平方公裡。它不僅分布面廣,而且有相當嚴密的布局。它以南關為起點,呈兩條主線分別向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延伸,猶如一隻展翅的鳳凰,一翅直指信安鎮(古淤口關),另一翅指向霸州鎮(古益津關)。洞體結構呈立體分布,最淺處據地表不足一米,深處則達五米;洞體高矮不一,寬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築材料均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磚。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古地道是古代軍民經過精心策劃、在統一組織領導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軍事工程,也是邊關禦敵的配套工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它所起的作用不遜於萬裡長城,堪稱「地下長城」。

對於修建該古戰道的目的,專家們也形成了一致的意見:為了抵禦遼軍入侵。它是宋朝政府為了抵禦遼軍組織軍民統一建造的,不是由遼國遼軍組織建造。因為遼軍主要是騎兵,以運動戰為主,無須修建地道。歷史文獻記載,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以後的宋遼對峙時期,永清屬霸州,為宋遼邊界以南的宋國領土[見顧祖禹(公元1631—1692)《讀史方輿記要》正文,卷十一北直二],遼國也不可能在別國的領土內挖掘用於防禦的地道。

那麼,當年宋朝為什麼要在宋遼邊境的永清地區開挖這種防禦性的地道呢?這還得從五代說起。在中國古代,中原的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衝突時有發生。在五代時期的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為了答謝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之後,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分界線就從長城、秦嶺一線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帶。燕雲十六州大約相當於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這一帶,北京這一帶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割讓給遼朝以後,北京以南就是500裡或800裡平川,無險可守,遼朝的騎兵在這裡可以任意馳騁縱橫。

後周是五代的最後一個王朝。後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榮於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率軍北伐,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間)、易州(今河北易縣)三州以及瓦橋(今河北雄縣)、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鎮)三關。遂以瓦橋關置雄州,以益津關置霸州,後又以淤口關置信安軍。這時永清也隨之被收復,屬霸州。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後周殿前禁軍的最高首領—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建立北宋政權之後,趙匡胤建都開封,平息了後周方鎮的武裝叛亂,發動了統一全國的戰爭。他在消滅南唐(公元978年)後死去。其弟弟趙光義繼位後繼續南北征戰。他完成了對南方的統一,並且打敗了北方的北漢政權,基本實現了統一的戰略目標。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漢滅亡以後,宋遼直接對峙。雙方實際控制線大體是東起泥沽口(今天津大沽口),西沿拒馬河流域的信安(今河北霸縣東),霸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然後向西至飛狐(今河北淶源)及靈丘(今山西靈丘)以南,直達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北)。此界線以北為遼控制的燕雲地區,以南為北宋控制區。從地形地勢上看,遼軍處於可進可退、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

宋軍消滅北漢後,隨即向遼國發起進攻,力圖全部收回燕雲十六州。遼國當然不肯放棄這塊豐美的土地,雙方在實際控制線南北展開激戰。結果,北宋傾國之力的兩次進攻均遭慘敗,陷入被動應付的局面。遼國在取得這兩次勝利後即發兵南侵,雙方又經歷了殘酷的君子館之戰和易州(今河北易縣)諸戰,互有勝負。後來,遼軍在徐河(今河北滿城、徐水境)之戰受挫後的數年中未大舉南攻,而宋朝因精銳部隊基本消耗殆盡,不得不在戰略上發生重大轉變,即放棄以武力收復幽薊的打算,將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於霸州的北部,於是永清一帶便成為雙方反覆爭奪的戰場。而今永清縣發現的古戰道是處於古戰道的最北端,位於宋國北部防線的最前沿。它由縣城城南分兩處走向:一是從永清縣城南關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縣城東南通向霸州信安鎮。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鎮都是宋軍屯兵的重鎮,前線遼軍一有動向,即可迅速將情報送達指揮部。據此即可知,永清古戰道就是北宋軍民為防禦遼軍而規劃修建的。

雄縣、霸州、永清一帶作為宋遼時期的邊關地帶,這裡戰事頻繁,加之此處為平原地區,在戰場上無天險可守,北宋名將楊延昭在此地鎮守達16年之久,寸土未失,而楊延昭屢戰屢勝,與當時所修地下戰道不無關係。

楊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楊延朗,是楊業的長子。為何他被稱作「楊六郎」呢?據說古人稱天狼星為六郎星,並認定其是將星,而楊延昭「智勇善戰」,威震遼國,因此被遼國人看成是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宋史》記載,楊延昭小時候沉默寡言,兒時,常作行軍列陣的遊戲,他的父親楊業說:「此兒像我。」每次出征,必定讓他跟從。北漢時期楊延昭便任楊武都巡檢一職,跟隨父親楊業四處征戰,遍及雁門關全線幾乎都有楊六郎城及六郎寨,因其勇敢善戰,早年名聲便已遍及全軍。

自古以來,楊家將大戰遼兵的故事就在永清縣廣為流傳。永清縣城西老君堂村西北方向有個叫「磨齒地」的地方。這裡灌木叢林茂密,其中有不少斜坡和沙崗。村裡老人講,「磨齒地」原有一片長年生長的野草,它的顏色是鮮紅的。相傳,那是穆桂英分娩時染紅的。民間傳說,穆桂英巧借這裡的複雜地形,擺了一個「迷魂陣」,遼國元帥韓昌帶著全軍將士闖入「迷魂陣」後,突見狂風大作,塵沙飛揚難辨東西;而此時宋軍號角齊鳴殺聲震天,遼兵失魂落魄,死傷慘重。縣城北10公處,有一片林木叢中凸起的沙丘,高十幾米,方圓達幾千畝,永清人把這連綿起伏的沙丘稱之為「金沙灘」。傳說,當年遼國皇帝御駕親征,曾在這裡擺下戰場。結果由於奸臣出賣,宋軍大敗,楊家將血染沙場。

永清縣後奕村有一土台,相傳此台「高數丈,廣七畝」,據縣誌記載,為「宋將楊業所築」。此台亦稱「六郎台」,宋軍曾在這裡操練人馬,以備遼軍進犯。據調查,永清縣建於宋代的55個村莊中,村名與宋遼戰事有關的村就達36個(含沿用宋朝營名,明代建村3個)。如幾個鄉中以營命名的村子有數十個,相傳正是宋軍七十二座連營。此外還有「楊官營」,據傳楊延昭曾在此地運籌帷幄;「千人目」,據傳有宋軍陣亡將士合葬於此。「目」與「墓」諧音;「寇家垡」,傳說宋景德年間宋遼交兵時,寇準隨宋軍曾在此住過;「老君堂」,村南200米處原有一廟,名老君觀,傳說佘大君率兵在此駐紮過,故取名「老君堂」;「東解口」、「西解口」。宋遼交戰時,雙方傷亡慘重,故立村後取名「血口」,後改為「解口」;「韓台」,相傳遼軍大元帥韓昌在此建台點將,故得名。

據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編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這一記載非常明確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道為楊延昭(楊六郎)所治,也與楊延昭在宋遼邊境的一段經歷相合。

高陽關、益津關、瓦橋關是河北邊防的重要關口,都曾經為楊延昭的管轄區之內。所以歷史上留有「楊六郎威震三關」的美談。在楊延昭等將領的率領下,霸州(含永清)等地的邊民同仇敵愾共御遼敵,婦女兒童都能騎馬射箭,此情此景,在北宋歐陽修在《邊戶》詩的上半首中有生動的描述:「家世為邊戶,年年常備胡。兒僮習鞍馬,婦女能彎弧。胡塵朝夕起,虜騎蔑如無,邂逅輒相射,殺傷兩長俱。「

宋遼地下古戰道所處的位置是當年楊延昭的防區之一。根據楊延昭在宋遼交戰之際鎮守河北邊防十五、六年這一歷史事實,根據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編的《霸州志》記載,不少專家斷言,宋遼地下古戰道即使不是楊延昭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參與過具體的修建。古戰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楊延昭功勳卓著,名垂千秋;古戰道和英雄楊延昭密不可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