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8年01月14日】
神經科學實驗證實,感同身受或同情心有物質基礎,體現在鏡像神經元的活動上。
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近日發布消息說,監測鏡像神經元的活動可以預測人在道德兩難情況中的決定。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神經學家拉克博尼(Marco Lacoboni)博士說:「這項研究促進我們對道德的理解。」
科學家在試驗中,觀察19名志願參與者對針刺皮膚視頻的大腦反應,一個視頻演示皮下針刺,另一個是棉簽碰到皮膚,觀察這些人的大腦核磁共振影像。
核磁共振影像顯示,相同區域神經元(鏡像神經元)出現相似活動的人更能體現對遭針刺者的同情心。
接著,科學家向志願參與者提出道德兩難的問題,發現先前鏡像神經元活動相似的人也能在道德兩難時願意選擇避免直接傷害的決定。
因此科學家認為,兩個人的鏡像神經元活動越相似,越能有相同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越能做到「感同身受」。
科學家表示,該實驗證實個人的心理感受決定了在道德兩難處境中的最後行為。
拉克博尼博士認為,該實驗可能有助於深入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但是,科學家也發現,對於道德兩難的決定和心理活動還受其他因素影響,比如認知能力等。
以前也有研究認為,人的道德核心價值觀有物質基礎。美國南加州大學(USC)2016年1月說,每個人都有一些不言而喻的價值觀,如「我從來不傷害兒童」、「我要幫助別人」等等。
這些核心價值觀與大腦的「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mode network)有關。而且這個神經網絡根植於大腦深層,而不隨著人所處的內外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但是會在需要價值觀作出判斷時而活躍起來。
但科學家表示,不清楚「預設模式網絡」的運作機制等相關問題。
南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卡普蘭(Jonas Kaplan)說:「大腦為這些默認模式網絡提供大量能量,我們不清楚其原因。」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