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學《貞觀政要》筆談(十六)

劉如


【正見網2018年12月24日】

講完為君之道,自然人們很想知道唐太宗是如何具體施政的。為此我們進入《貞觀政要》的第二篇《論政體》。從這一篇開始,孔子的教導和大量的歷史認識成為施政的依據,讀完這本書,會讓人徹底明白,日本人為何酷愛孔子的學問,並大量研讀中國的歷史,其目的是活學活用,用來決斷遇到的一切現實難題。

論帝王的本分

我們先來看《論政體》,並從其中一段君臣探討帝王本分的論述講起。魏徵引用歷史來啟悟太宗,為君者要想治理好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到帝王的本分。實際上,整篇都是君臣問答的實錄,是對當時治國大事的討論,其核心講的是君臣一體,各守本分,如何共同愛護百姓的道理,此為古人認識的政體的真正本質。現代人讀它,很快就能學會如何妥善處理婚姻家庭的問題。

以下是《論政體》的第十段,為方便閱讀,分成四段:

貞觀八年,太宗謂侍臣曰:「隋時百姓縱有財物,豈得保此?自朕有天下已來,存心撫養,無有所科差,人人皆得營生,守其資財,即朕所賜。向使朕科喚不已,雖數資賞賜,亦不如不得。」

魏徵對曰:「堯、舜在上,百姓亦云『耕田而食,鑿井而飲』,含哺鼓腹,而雲『帝何力』於其間矣。今陛下如此含養,百姓可謂日用而不知。」

又奏稱:「晉文公出田,逐獸於碭,入大澤,迷不知所出。其中有漁者,文公謂曰:『我,若君也,道將安出?我且厚賜若。』漁者曰:『臣願有獻。』文公曰:『出澤而受之。』於是送出澤。文公曰:『今子之所欲教寡人者,何也?願受之。』漁者曰:『鴻鵠保河海,厭而徙之小澤,則有矰丸之憂。黿鼉保深淵,厭而出之淺渚, 必有釣射之憂。 今君出獸碭,入至此,何行之太遠也?』文公曰:『善哉!』謂從者記漁者名。漁者曰:『君何以名?君尊天事地,敬社稷,保四國,慈愛萬民,薄賦斂,輕租稅,臣亦與焉。君不尊天,不事地,不敬社稷,不固四海,外失禮於諸侯,內逆民心,一國流亡,漁者雖有厚賜,不得保也。』遂辭不受。」

太宗曰:「卿言是也。」

詳細解讀

顯然,以上這段君臣對話主講履行好帝王的本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仁愛百姓,才能治理好國家。這段文字可以這樣理解:

貞觀八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唐太宗與身邊的大臣們討論眼前國家的治理情況,太宗對此很欣慰,於是對身邊的大臣們說:「隋朝的時候,國家動盪,君臣離心,老百姓即使擁有財物,也是枉然,豈能保得住呢?自從我平定天下以來,用心安撫和體恤百姓,沒有什麼差役攤派,每個人都能安心地維持生計,守住自己的資金財產,這些就算是我對百姓的真正賜予。如果我不停地徵收各種賦稅、徵用民力(這就是殘害百姓的苛政),即使有仁愛之心,聽聞百姓貧苦也能做到多次賞賜或者資助百姓,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不如不這樣做。」

魏徵聽了,明白太宗對百姓的用心,真正地在盡心盡力愛護百姓,替他們操心,看到百姓安居樂業,內心是欣慰的,只是遺憾百姓也許不能了解他的苦心,太宗因此有些疑慮,向大臣們吐露心聲,自己雖然沒有去施捨什麼賞賜給百姓,卻真的是一心一意在為百姓的生計考慮問題。因此魏徵非常理解太宗身為帝王的苦心,於是想安慰和鼓勵太宗不必感到遺憾,鼓勵他繼續堅持下去,並以古聖王堯舜作為例證,他們同樣都經歷過這些,因此魏徵勸慰太宗說:「即使是古聖王堯、舜在世的時候,百姓都會對堯帝舜帝說『我靠種莊稼獲得食物,靠打井取得泉水』。他們衣食豐足,感到快樂,生活安定到根本感覺不到帝王的存在,因此曾對堯、舜說『你何曾出力,有何功勞可言』。否定這一切均有帝王仁愛百姓,辛勞治理的恩賜。現在陛下如此關愛百姓,百姓日日受惠,但卻極有可能對陛下您的用心付出毫不知情。」

魏徵安慰太宗後,進一步以歷史故事勸導太宗,讓太宗明確認識到,這樣施政,正是帝王的本分,百姓是否認可,是否知道,都不重要,都應該奉行到底,因為那是身為帝王的責任和義務。於是魏徵便又向太宗上奏道:「晉文公出去打獵,在碭山這個地方追趕野獸,進入了河水交錯的地方,因此迷路不得出。後遇一打魚人,文公對他說:『我是你的國君,這路該從哪裡出去?如果你告訴我,我會重重地賞賜你。』打魚人說:『我願意帶路。』文公說:『走出這個大澤就領賞吧。』打魚人回答:『鴻鵠要是生活在洶湧澎湃的大河海洋之上,就能保全性命,如果遷徙到小河周圍,就會受到獵人弓箭的襲擊;龜鱉只要生活在深水中,就能安然無恙,如果跑到淺水灘,必然會受到打魚人的威脅。如今您在碭山追捕野獸,一直追到了這個地方,是不是走得太遠了呢?』文公聽了,大聲讚嘆:『太好了!』便命令隨行的人記下打魚人的姓名。打魚的人說:『你憑什麼叫做國君呢?是國君就應該尊奉天地,敬重社稷,保衛邊疆,愛護百姓,減輕各種徭役賦稅,那麼這樣一來,我也就自然得到益處了。國君要是不尊天事地,不祭祀社稷之神,不鞏固邊防,對外不懂禮敬諸侯,對內又違背道義喪失民心,一旦國破家亡,流離失所,我這個打魚人,即使擁有你豐厚的賞賜,也得不到保全啊。』打魚人於是堅決推辭,拒不接受文公的賞賜。」

太宗聽了魏徵講的話,明白了自己施行的仁政正是對百姓最大的恩賜,自己的認識是正確的,有了歷史的依據和憑證,同時自己並不孤單,有堯舜聖王的先例,感到莫大的寬慰,同時明白那就是帝王真正的責任,是身居此位本該做的分內之事,於是對魏徵大讚道:「說得太對了,正是這個道理。」

君既明  看臣道

讀完這段君臣對答,我們懂得了古人無論是君臣,還是百姓,都懂得做人各有本分,尤其是受過教育的君臣和儒生,都熟讀經史,說話做事有理有據,誰也無法為所欲為,大家都有一個尺度,有善惡是非的做人的標準在衡量各自的言行,因此,這裡講的帝王做人的本分,該有的樣子,才會如此明確清晰,而末世出現的昏庸帝王,比如太宗提到的隋朝末政,往往變成後世帝王的鏡子,引以為戒,並非常態。

既然帝王有做人的本分,那麼臣子呢,與帝王是何種關係,其本分又是什麼呢?在這一點上,輪到太宗來教育臣子了,其認識非常地英明。了解了君臣關係,對夫妻之道,也就自然明白了。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