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解讀:劉備白帝城託孤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19年07月24日】

劉、關、張兄弟自結義以來,巔沛流離,半生征戰,始終難得立足之地。在他們遇到諸葛亮以後,事業開始出現了巨大轉機。他們先在赤壁之戰中聯合東吳擊敗曹操,取得荊州立足。又下益州,取漢中,奠定了蜀國基業。應當說,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功勳亦不可磨滅。然而,因關羽被害,劉備盛怒之下領兵伐吳,被江東才俊陸遜在夷陵擊敗。喪親之痛及敗兵之辱的雙重打擊,使劉備一病不起,自知不久於人世。慘痛的現實,令劉備不得不對蜀國的未來做最後的安排。對劉備來講,最難的不是人事布局,而是如何使蜀國在他死後仍然保持內部團結,使蜀國的大業得到進一步的穩固發展。在那個皇位世襲的年代,他將皇位傳給劉禪,讓劉禪抗起扶漢的大旗。卻將皇權和蜀國的未來交給了諸葛亮。他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同時,他令劉禪兄弟拜諸葛亮為父,讓他們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尊重諸葛亮的意見。

有人說:劉備這麼做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看看他有沒有篡權之心?也有人說:劉備明知道諸葛亮沒有謀反之意,為了贏得諸葛亮的忠心,故意上演的一場人情大戲。非也!劉備之所以這麼做、這麼說不是為了試探,也不是為了送人情。試想,如果諸葛亮真有篡權之心,這麼說豈不是正好給了他一個謀反的藉口?更會打草驚蛇,使他表面上推辭,卻在暗地裡加緊運作。但如果諸葛亮沒有謀反之心,劉備這麼做豈不是多此一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徒增許多誤會。那麼劉備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說呢?原因有四:

1、劉、關、張、黃忠、法正等人身死之後,蜀國的頂尖人才已所剩不多。當時的情形,可以這麼說,諸葛亮在則蜀國在,諸葛亮不在則蜀國亡。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蜀國大局。

2、這麼做是為了保證劉禪和諸葛亮之間君臣和睦,避免發生內訌。劉備讓他們結為父子,從道德倫理上對他們進行約束,也使諸葛亮行使皇權變得名正言順。再說,如果真的發生內訌的話,不管結果如何,損失最大的都是劉禪,所以這對劉禪其實也是一種保護。

3、這麼做的最大目地不是試探諸葛亮,而是為了留住諸葛亮。劉備初見諸葛亮就認定他有經天緯地之才。諸葛亮出山之時對其弟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那時,劉備就認定諸葛亮是一個超然世外的智者,他對自己將來可能遇到的政治難題已然有了充分的準備。作為一個世外高人,他只想找一個發揮自己才能的舞台,對名利本身並不熱衷。那麼既然這樣,劉備為什麼還要這麼說呢?

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君臣之間更是如此。「良臣擇主而事」。如果劉禪和諸葛亮之間真的產生隔閡,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諸葛亮為了避免背負不忠的名聲,雖然不會謀反,但會選擇離開。他在未出山時常常自比管仲、樂毅。樂毅當年不就是這麼做的嗎?樂毅在外作戰,連下齊國七十二城,因受燕惠王猜忌,選擇投奔了趙國。而諸葛亮雖然不會選擇投奔吳國或魏國,但會選擇隱居。

所以劉備這麼說,一是告誡劉禪不能和諸葛亮鬧的很僵;二是打消了諸葛亮最大的顧慮,使他在道德上沒有了後顧之憂,消除了他離開蜀國的隱憂,使他不管什麼時候都能以蜀國的大局為重。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有這麼一句話:「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那意思就是說:「既然先帝認定我是一個忠臣,將自己的家事和蜀國的未來都毫無保留的託付給我,那我也要盡一個忠臣的本分,為先帝的家人和蜀國的未來竭盡全力,以不負先帝的識人之明。

4、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蜀國政權,勞苦功高。劉備讓他身居相位,卻代行皇帝之權,這也算是對諸葛亮功勞的一種補償。從某種角度上說,這也是劉備夷陵兵敗,對諸葛亮表示內心愧疚的一種外在表現。

人無完人。應當說,不論是誰,錯誤是難免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是難免的。但劉備與諸葛亮都能以道德為重,恪盡本份,相敬相知,其君臣大義歷來為世人所稱頌,分別成為明君與忠臣的典範。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君臣」。劉備有識人之明,他幸運的遇到了諸葛亮。他從諸葛亮一言一行中,清楚的看出了他的絕世才華和高尚品格,認定他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忠臣。還有一點,劉備也非常的清楚:歷史上的忠臣,他們之所以能夠流芳百世,究其原因,他們不是忠於哪一個人,而是忠於道德。同時,對於象諸葛亮這樣頂尖的人才來說,只有賦予他們最充分的信任,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他們的才能和潛力。劉備一生以仁義為本,對諸葛亮三顧茅廬,又在白帝城將家事國事衷心相托,透露出毫無保留的真誠和信任,深深打動了諸葛亮。這可能也是諸葛亮為什麼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