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解三國(18):看曹操舉義 盟軍立誓

劉如


【正見網2019年11月16日】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儘管被刻畫成奸雄,(跟周瑜一樣,分別成為對比劉備和諸葛亮的旗鼓相當的對手,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大相逕庭),但作者也不得不承認,曹操是第一個豎起忠義大旗,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賊的英雄。因此這次義舉,曹操被刻畫得非常正面,他刺殺董卓失敗後,逃到陳留,一邊發矯詔(借詔書的名義)聯繫各地諸侯,一邊招募義軍。各方義士因此迅速雲集。

儘管這次全國規模的起義,描繪了打進洛陽的兩大戰役,汜水關斬華雄和虎牢關戰呂布,劉備三人因此揚名天下,但過程中,是圍繞義的主題而逐步展開的。戰役打起來固然精彩,但整個起義的過程,才是展現古人思維方式的重點。通過曹操的這次義舉,作者旨在讓人看到天下各界義士的共同心志。這其中包括商人。

曹操舉義   展全民心志

我們知道,劉備當初為剿滅黃巾招募義兵,靠的是張飛和其他商人的仗義疏財,(當然後來東吳的周瑜也得到過魯肅的大力幫助)。等到了曹操,則有巨富衛弘,「盡出家財,置辦衣甲旗旛。」表現的是中國古代儒商「達則兼濟天下」的節操與大志,他們跟今天的商人完全不同,講的是仗義疏財,從不把金錢看重,能用錢財救助國家,才是他們看重的人生價值。這在古代是很普遍的德行,作者不管寫到三國哪一方的故事,都不忘記述富商家族的仗義之舉,代表著兵將以外,古代各界民眾面對國難時的共同心志和節操。這才是我們民族原本的樣子。

我們看以下原文: 

操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告曰:「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衛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又描述「四方送糧者,不計其數。」

所有的描述,都在告訴人們,為了國家大義,人們可以傾盡家財,糧食,和性命,在古人心中,忠義當頭,這個義,是當時人們奉行的正理,行動的準則。找到可信賴的英雄,必然不惜一切,傾盡家財。

檄文與誓約  

我們再來看曹操號召天下諸侯共興義師討伐國賊的檄文。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劉備三人,當初為了剿滅黃巾,救國安民,是三人結義,而曹操是與天下諸侯結義,只不過這個是檄文。討伐的國賊對像變成了董卓。等到聯軍匯合時,諸侯同樣立誓。

檄文發出後,從袁紹開始,袁術,孔融,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諸侯,紛紛響應,聯合曹操共十八路大軍,幾十萬人,達成了軍事聯盟,他們共同推舉袁紹為盟主,立下誓約,統一奉令。

誓約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這個誓約,與曹操的檄文主旨相同,唯一區別,就是這是誓言,表明違背者,會丟失性命,讓祖宗神明做鑑證。其報國救民的目的與背約的後果,跟劉備三人結義的誓言,何其相似。東吳的孫堅後來就是因進入洛陽後違背誓言,藏匿玉璽,生出不臣逆心,又發了毒誓,這才很快死於亂箭之下。

至此,我們就能明白,號召者,是曹操,而統一指揮的盟主,卻是袁紹,袁紹徒有虛名,好謀無斷,就是好出謀劃策,但關鍵時刻,沒有決斷的勇氣和見識。且注重家門出身,用人多疑,好信親族,註定這場起義半途而廢。但卻成全了劉備三人。因此兩大戰役,都成為他們在天下諸侯面前一舉聞名的舞台。

盟軍出師  連連慘敗

諸侯聯軍為攻入洛陽,就要先拿下汜水關,孫堅請命為先鋒,趕往關下。另一路諸侯鮑信為爭得頭功,搶先派弟弟鮑忠領兵抄近路,先與董卓派出的華雄交戰,不料被華雄手起刀落,立馬斬於刀下。孫堅又因袁術管軍糧懼怕孫堅得勢,拒絕軍糧的供應,軍心渙散,被華雄夜襲包抄,逃得性命,慘敗而歸,諸侯大驚,孫堅被譽為江東猛虎,極為勇烈,天下聞名,沒想到首次出師,就被撼動銳氣,眾諸侯無人敢應聲請命,跟華雄交戰。華雄趁勢反攻聯軍,袁術和韓馥兩路諸侯先後派上將與華雄交戰,均被華雄幾個回合,就斬於刀下。眾軍失色,一籌莫展。這才引出關羽的出場。得以展現關羽神將般的威名。但這個機會,卻來自曹操。

也就是說,曹操的號召,結成了聯盟,也是曹操的慧眼,給了關羽展露的機會。(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