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與人類:戰爭與五代疫情

林蘭 編輯


【正見網2004年04月05日】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這裡我們選登一些歷史上的瘟疫事件。

◇◇◇ ◇◇◇

五代十國,是一個分裂時代,承接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發展軌跡,戰爭頻繁,同時疫病流傳,所以五代時期的疫病大多與戰爭相連。

據史料記載,五代時期的疫病與戰爭緊密相關。粱太祖朱全忠在乾化二年(912年)五月下詔:「應兵戈之地,有暴露骸骨,委所在長吏差人專功收瘞,……凡有疫之處,委長吏檢尋醫方,於要路曉示。」(《舊五代書・梁書,太祖紀七》)。後梁建立後仍戰爭不斷,從他的詔書中可以見到,疫病的出現,與戰爭後殘敗的慘景引起環境條件惡化,是緊密相聯的。

吳國南境虔州譚全播與後梁勾結,成為吳國向南發展的釘子,吳國遂於貞明四年(918年)發動戰爭。吳軍在攻城時發生大疫,主將王祺為疫病奪去性命,仗打得十分不順利。

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占據荊南的高季興叛唐,唐明宗派李訓為將率兵攻打,恰逢雨季,唐兵大疫,劉訓也不能倖免,被迫撤軍。自保大十一年(953年)夏天開始,南唐境內出現旱災、蝗災,老百姓紛紛向北逃出國境。保大十二年三月,又發生大飢疫,災情十分嚴重。

東南沿海王氏建立的閩國,也是疫病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地區。《十國春秋》卷99記載,閩國某寺院「會有五百許僧染時疾」。有這麼多僧人染病,可以想像民間就更加不得了,這時候肯定出現過疫病大流行。

四川盆地的蜀國也是疫病到處流行的地方,王建就是患痢而死去的。後主王衍在安重霸等人鼓動下東遊,秦州節度使判官蒲禹卿上表達二千言,內中說到:「陛下少長富貴,荒色惑酒,秦州人雜羌苗,地多瘴癘,萬眾困於奔馳,郡縣疲於供億。」(《十國春秋》卷43)。

參考資料:
《三千年疫情》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