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遭精神病院迫害 法輪功學員盧秀麗離世

李潔思

【正見新聞網2021年04月21日】

上海法輪功學員盧秀麗在中共迫害法輪功的二十二多年中,約20次長達16年被非法關押在精神病院遭受迫害。2018年年末,盧秀麗被非法轉押到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被折磨致喪失記憶、精神錯亂,於2021年中國新年之際含冤離世。

明慧網報導,盧秀麗出生於1949年,今年72歲,家住在上海市普陀區子長小區。她曾身患乳腺癌,做過乳房切除手術,臉色灰暗、體乏無力。1998年,她開始修煉法輪功後,身輕體健、臉色紅潤。

連每年上門回訪她的主治醫生都稱奇,與她同期做過手術的癌症病人大都離世,她卻完全恢復健康、身心愉悅。

盧秀麗重獲新生後,逢人便講自己絕處逢生的故事,希望把法輪功的美好告訴更多的人。

在精神病院長期遭受迫害

在長達16年的時間裡,盧秀麗被普陀區中共政法委持續迫害,先後10次被綁架,被非法拘留、非法勞教;被非法關入精神病院約二十次左右,被迫服用、被注射各類精神藥物,時間長則一年多,短則四五個月,而她每此出來後,都不到一年左右,就又被普陀「610」(專門迫害法輪功的非法機構)以各種名義,繼續關入精神病院迫害。

最早大約是2005年,盧秀麗被非法關押在勞教所。連「610」人員也說她是好人,但卻把她劫持到普陀區志丹路精神病院進行所謂「治療」。

在那裡,院領導在無人的情況下與她私下說,派出所那些人才是神經病,她和其他精神病人不一樣,只要她不傳播法輪功,就把她當正常人看。

但盧秀麗不放棄給醫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屬講法輪功真相,院方命令幾個醫生強制給她注入不明藥物,導致她整個臉部腫脹,雙目不能睜開,不能看東西。

病患者的家屬同情她,藉手機給她用,她得以告訴家人自己在精神病院的遭遇。

在盧秀麗被迫害的過程中,她的家人也遭受極大的傷害。

每次他們將盧秀麗綁架到精神病院時,都逼迫她丈夫簽字,並威脅他說,不簽字,就把盧秀麗送進監獄,她所有的養老金將全部被扣除。丈夫頂不住壓力,同意把妻子送進精神病院。

盧秀麗的女兒在舉行婚禮的當天,突然得知母親被當局帶走的消息。數年後,當女兒臨產、生下兒子的當天,又傳來母親被迫害的消息。

告訴人們真相

在普陀區子長小區附近的小商販、菜市場人員、摩的司機,很多人都知道盧秀麗是法輪功學員。有的看到她就喊「法輪大法好」,有的暗地保護她;看不到她,就開始擔心她是否又「出事」了。

據盧秀麗說,有個擺地攤賣書的小販,幫助她免費發放《九評共產黨》的書籍。過一段時間後,盧秀麗再看到他時,他說:「我得福報了,我已經不用擺地攤了,我現在開了個書店,書更多了。」

還有一次,有個男士在路邊自言自語道:「要是我能把煙戒掉就好了,太痛苦了,就是戒不掉。」盧秀麗正好聽到,就告訴他,你「三退」(退出中共黨、團、隊)就行,神會幫你的。那位男士半信半疑,最後同意退了,還知道念九字真言——「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

事後,盧秀麗把這事忘了,一次走在路上,這位男士從後面追上她,說:「太神了,太神了,我真的能把煙戒掉了,謝謝你!」

盧秀麗被關在精神病院遭受迫害期間,仍幫助其他病患者。有個神經病人已經昏迷不醒,盧秀麗告訴患者的家屬要一直對著患者耳朵念「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家屬照做後,患者沒多久後就甦醒過來,後來康復並結婚生子了。

藍色港灣福利院裡的折磨

2018年年末,盧秀麗從上海普陀區精神病防治院出來,本以為可以正常生活了,卻突然被送入另一個離家相當遙遠的郊區——松江區的藍色港灣福利院。

據盧秀麗身邊的法輪功學員回憶,去那裡看她時,她已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唯一能表達的就是很想出去。

而那時,惡人已傳出話來,說法輪功學員再也不會找到盧秀麗了,直到她死去。

2019年春,盧秀麗從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出來,生活不能自理、神志不清,全然忘記發生過的事。

據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的護工表述,盧秀麗剛被送去時還挺好,能與他們正常溝通,後來越來越不正常。

儘管盧秀麗在原先的精神病醫院持續近14年的被迫服用精神藥物,直到2018年11月,她最後離開那裡時,頭腦還是清醒的,能與人正常溝通,生活也可以自理,還智慧地將自己並未獲得自由、將要被轉送入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的消息傳出來,希望得到各界人士的援助。

關心她的人們問:在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給她用了什麼藥?

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是一家私立醫院。盧秀麗與近百名精神病患者被關在一間大房間。室外有活動區域,但是整個區域都被一個大網鐵絲包圍,沒有鑰匙是鑽不出去的。

那裡的工作人員表示,只有家裡不要的人才會被關進來,到這裡就是等死,一般都不會再出去了。

2020年11月,盧秀麗的丈夫病危被送入醫院,不久後離世。而此期間,盧秀麗再次被送入松江藍色港灣福利院。

僅僅兩三個月後,約在2021年新年之際,傳出盧秀麗離世的消息。但最後見到她的人都說,她身體非常健康。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